林俊杰向hebe表白痴迷在追星的路上
我爱俊基,不知道是为什么。只知道疯狂的追随他。因为他是那么让人心疼。三年了,我已经追随他三年了,我依然很欣赏他。也许有一天我会把他遗忘,但是我会记得他带给我的快乐,还有他对我的鼓励和支持。现在我已经18岁了,我长成大人了,可我的心依然是脆弱的,有些事是永远也不能忘记的,就像俊基。过去的事已成历史。就让它随风飘去,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现在我很快乐,因为我有许多好朋友,我还有俊基,所以我很开心。最起码比过去开心。明天就是情人节了,我是单身贵族,愿俊基情人节快乐。至于我,咋样就行。最后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是选自我在07年情人节前夕写给李俊基的日记《我爱李俊基》的文章中的一段质朴的文字。至今看来,用词羞涩,句意直白,但却是“追星一族”内心感受的最恰当的表达。
谈到追星,这种风气由来已久。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习惯把这种现象叫做“风气”,但不是类似“黄赌毒”的社会恶习。对于无数学生和青年而言,追星应该是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这种习惯(风气),我自身感触良多,便也算有资格在这里跟读者分享自己的追星历程。
其实,我很少迷恋某个名人或公众人物,但对于李俊基,坦白说难挡诱惑。
1个人、6个年头、793篇日记,这些数字均可作为我对李俊基的痴迷和追随的最好的证明。
1个人:从一而终
作为粉丝,每个人都多少有所耳闻“杨丽娟事件”。她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看遍了刘德华所有的影片,唱遍了刘德华所有的歌曲,而且还日日夜夜背诵华仔影迷和歌迷组织的《华仔颂》。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筹资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迫于无奈,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
万元,于2007年3月19日来到香港。
25日,在香港观塘“华仔天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当夜他们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落脚。26日凌晨,杨丽娟和母亲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杨勤冀不见了,只留下一封遗书。随后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捞到杨勤冀的尸体。
杨勤冀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杨勤冀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
这算是一个粉丝追星的悲惨结局。
两个恋人相爱讲究“从一而终”,员工对于企业和公司要“从一而终”,下属对上级领导要“从一而终”,而作为追星的粉丝更要“从一而终、不无二心”。而杨丽娟的“从一而终”略显夸张,以至于成为“反追星一族”脱
口而出的反面教材。
现在社会的娱乐圈,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亦或是国外,明星比比皆是,每一个明星都会有很多追随者,我们称之为“粉丝”,痴迷的程度较为严重者,有另外一种叫法“铁杆粉丝”。每个明星还拥有自己的后援团,如李玉刚的粉丝团叫“钢丝”(刚丝),李宇春的粉丝团叫“玉米”(宇迷),张靓颖的粉丝团叫“凉粉”(靓粉),诸如此类...这也是区分明星粉丝与粉丝之间最好的辨别方
法。
而我便是李俊基百万粉丝团“军饭”中的一员。
对李俊基的追随中,理智和正能量时刻伴我左右。
我没有亲临一次现场观看李俊基的演唱会,也没有条件到电影院观看李俊基的最新上映电影,但是我用了全部的零花钱收藏了许多他的影集和作品,这其中包括了他的5本写真集、10部电影剧照、6部电视剧,和仅有的3首原创歌曲。
起始,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不解,一个男孩子怎么会喜欢男明星,这个问题同样困扰我很久的一段时间。在随后的时间里,从当时有限的追星途径中,我便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追星,追的不是明星,而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发泄。
与我一起追星的还有几位女同伴,三五成结伴去中学附近的书店成为了那时马路上别致的风景,在这个队伍中我显得比较娇小,没有太多疯狂的话,小步快走紧赶她们的步调去抢购李俊基最新的专辑。买回来的第一本写真集花费我半个月的生活费,在回到教室的刹那间,被同学疯抢,最后碎成几半,我将仅有保存完好的一张贴在宿舍的床头,心里庆幸“看你们还怎么来抢!”
高中的生活的确很乏味,而追星变成为我消遣和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有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和同桌在桌下小心翼翼地翻看一本叫《韩流攻略》的娱乐杂志。两人还窃窃私语:
“郭子,你看这里....”
“什么?”
我夺过杂志一看,有“军饭”征文大赛,就是李俊基全国粉丝团征文比赛,获奖者可以有机会参加他在北京的粉丝见面会,对于比赛我并不感兴趣,吸引我的是最后的奖励,这是多少个俊基粉丝都梦寐以求的啊!
得知消息后,我便向杂志的主编寄去了83元会员费,成功加入《韩流攻略》“军饭”粉丝团,并耗费5天写了一篇名为《我是军饭,我做主》的文稿投到杂志社,果然不到两个星期,我拿到了粉丝团的会员证,变成了校里第一位有证的李俊基铁杆粉丝,至此,距离见到李俊基的日子就更近了。
从那以后,我有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一定要见到李俊基。这个计划成为我发奋图强、好好学习、争取上进的最大源动力。
6个年头:痴迷变成习惯
从07年到13年,整整6六年,我时常在问自己,人生能有几个六年。我耗费了大好的青春,都在完成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这究竟是对还是错。事后,总结6年来的追星路程,收获还真是不少。
在这6年中,我把对李俊基的痴迷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早上5点起床,刷牙洗脸,一直讨厌的晨跑变成了我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边跑步边听俊基的新歌,着实是一种消遣和享受。中午休息,同学都在打球玩游戏,我在翻看订阅的每月一期的《韩流攻略》,写作、投稿,直至到杂志社刊登我的稿件,欣喜若狂的拿给女同伴欣赏,这是另一种收获的喜悦。晚上睡觉,隔壁的男同学还在为第二天的月考犯愁,而我却对着俊基的画像,祈祷、祝福,心里便少了对考试的惧怕和不自信。俨然,这一切成为了我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不多不少。
痴迷到极致的时候,我也曾做过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比如,我模仿李俊基留长发。在县级中学,男生留长发是可耻的,一定会被
贴通告点名处分。寒假开学之际,是教导处和班主任最忙的日子,因为这个时候,校里的男同学都留起
长发,染上颜,活生生一“古惑仔”,我也赶时髦花了200块去到最好的理发店进行打扮一番。做完头发后,好多人夸我像极了李俊基,心里总算宽慰些。但这一丁点儿的宽慰没有持续太久。
开学第2天,我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毫无疑问我的头发是最大的问题。出于班主任在班里同学那里知道我痴迷李俊基,二话没问,直接呵斥道:“郭纪军,你学习成绩也不错,算是班里的苗子,竟做出这些傻事!”
我不解做错了什么,“傻事?我没错!”
“你没错?还是不知道?你看看你,打扮的妖里妖气,不男不女,这像什么样子?这应该是一个三好学生的打扮吗?我放你一天假,赶紧出去剃掉!”
我十分不高兴,甚至有些恼火。
“你不就是喜欢一个什么...李俊基,他也是这样子吗?搞不懂你们这些毛孩子,追星!追星?能当饭吃?简直是下三滥、低俗!”
我情绪快到迸发了,心里怒火三丈,实在忍不住。
”低俗?这应该是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吗?”
还没等我把话讲完,班主任伸出右脚便踢了过来,我被踢倒在地。生平第一次被长辈打,还是一直关心我的班主任。我这个人对情绪掌握非常不好,一到生气至极点,身体便不舒服,全身僵硬,呼吸急促。之后,我就僵持到教务处围观很多师生,班主任看影响不好,了两个老师把我硬拉到一间密闭的房间关禁闭。
我边哭,边站,这状态持续有5个小时。
中间班主任来过一次,看我一动不动,害怕出意外,叫来班里玩儿的最好的女同学劝我,我依旧无动于衷。又过了3个小时,班主任看情况不妙,便打电话到家里,通知家长来校领人,还对母亲说要开除我,勒令我退学。
2个小时后,母亲来了,班主任与母亲在一旁说了一通,我根本不知他们在聊些什么,20分钟后,母亲拉着我走出了校门,在路上得知班主任执意开除我,让我回家调整2天,然后来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家里,母亲没有发火,而是去镇上买了些礼品,有整条的香烟、双汇火腿肠、宋河酒等,接着从亲戚家借来一辆面包车,拉着礼品和我奔向了学校家属院,一同前行的还有父亲和姑父。
路上用了不到30分钟便赶到班主任家中。班主任住的是学校分配的家属院商品房,还没到门口父亲就嘱咐我不要吭声,虚心认错。敲门后,出来开门的是班主任的儿子,跟在身后的是班主任老师,一脸神情严肃、凶神恶煞,父亲见状,好言说到:
“刘老师,我是纪军他爸爸,这孩子让您费心了,这不我们来给您赔礼道歉了,还带了些小礼品希望您收下,原谅孩子,毕竟他还小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求人办事说好话,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后悔跟班主任顶嘴。
班主任听到父亲的这番话,看了看父亲双手沉甸甸的礼品,说起了客套话:“哎呀,你说你们怎么都来了?其实也没什么,来..来,屋里坐。”
刘老师漆着热茶,说到:“纪军这孩子成绩很不错,就是那什么..李俊基给害的,学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好好学习。”
绕来绕去,还是要谈这个话题,终究还是要解决,我忍痛割爱向班主任写了保证书,不再追星,好好学习,这事情才算过去。而在我内心里,我不怪罪班主任,也不认为是李俊基导致我误入歧途。对于中学生的打扮,学校很多男同学都是如此,而这情况一发生到我这个好学生身上,就产生了变质,甚至夸大,这成为我学生生涯难以忘记的一次特殊经历。
此后,我对俊基的崇拜从习惯变成了沉默。
793篇日记:偶像情结,不是错误
经历“追星事件”后,我变得沉默寡言许多,许多时候内心极度抑郁无法人诉说,我开始写日记的习惯。
高中的前两年下来,我写完了12本笔记本,前后共计793篇日记和文章,累计共50多万字。这应该算是另外一种的习惯。
考试后取得班里前5名的好成绩,我会与俊基分享考试的喜悦。
心情压抑时无人诉苦,在日记里我讲述事情来由去向,希望俊基可以开导我。
随着文字的增多,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情绪到了低谷。压抑时还产生过轻生的念头。有一天晚上,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我旁边有一个模糊的身影,看他的轮廓像极了李俊基的模样和身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视线模糊中隐约听到他在说:
“因爱生恨,因恋着魔,我不是你的累赘,应该成为你的动力和支柱。”
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夜空里。望着满天的星辰,我悄悄地流泪了。
这样的梦后来还有好多次,在我最委屈最痛苦的时候,是这些话激励我鼓起勇气,回自信和活力。而以后我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凭借文字和日记发挥到极致,这些文章到现在还保存在我的柜子中,现在偶尔翻起默默阅读还能感受字里行间的温度。
郑愁予说,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说偶像情结并不是错误,因为每个偶像身上都有值得我们瞩目的闪光点。
在《东风破》中悲伤,在《龙拳》中奋起,并不是所有的潮流都一无是处。有人说,假如老一代艺术家是一颗小恒星,那么哪些新生代充其量是一颗流星,闪亮是刹那间的,过后,只是灰烬。姑且相信这种说法,可流星不也有它的耀眼之处吗?至少,它燃烧过!
不错,无数的男生女生为“超女超男”们疯狂,在大人眼中,这些另类幼稚的小小青年又算个什么?又有什么值得万千年轻人为之东奔西跑?也许他们更以为这无数的痴迷粉丝们只不过是一只只没有头脑的小雀,因为内心空虚和精神无处寄托而去追星。可是他们未曾想到,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主张!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的内心深处没有自己的偶像?
苏轼说,家父就是我的偶像。或许得益于偶像的熏陶,我们才能读到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人生豪迈,才能看到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真情忧伤,才能领略到他的豪放与婉约、洒脱与细腻的一个完整的人!
三毛说,曹雪芹是我的偶像。或许正是由于对偶像的崇拜与追逐,才成就了《撒哈拉的故事》,由此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奇女子在大漠中的奇情故事。
陈景润说,歌德巴赫就是我的偶像。或许缘于偶像的激励,才有了“1+1=2”的完美证明,才有了一代数学鬼才的横空出世。
牛顿说,前人都是我的偶像。正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知识铺垫,才有了“牛顿定律”的产生,才让我们听到了那句“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至理名言。
偶像情结并非一无是处。或许,正是偶像孝心的感召,让平凡的人中出现了谢延信;正是偶像拼搏精神的振奋,让我们有了航天英雄杨利伟;正是偶像对人生的执著,NBA赛场上杀出了一个姚明!
其实在这本自传中,起初构思的时候百分之十的比重都想用这些我早年的俊
基日本来填补的,可后来想,这些回忆也好,痛苦也罢,不能拿出来分享,要不会破坏这种宁静和思念。处理它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封存,然后细细品味。
当你见证了你喜欢的明星从跌倒到爬起,你见证了他平凡的一面和光耀的一面,当你看着他从幼稚变得成熟,从退缩到勇敢,你再也放不下对他的喜欢了。所以请不要说我们是只会追星的脑残,没有经历的人,又怎会明白。
爱追星的人,背后总有一段抹不去的伤,来自于家庭,来至于朋友以及社会,或者感情。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到一个精神的寄托,不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你认为追星的人没必要花钱买这些、买那些,那你就错了。你们认为她们买专辑或是写真,是浪费钱。但我宁愿少买零食,少买衣服,也要买他的专辑。因为那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你怀恋的珍品。
你会在5年后、10年后、20年后,看着这些你收藏的想着,原来我曾经这么爱他。那样,是多么美好,值得让人遐想。就像我今天在这里分享这些文字给大家,真是一种特好的方式和总结。所以从现在起,请尊重、珍惜、爱戴你身边爱追星的人吧!不要用你那看似无心的语言和动作,去刺伤她们的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