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的弟弟
作者:晓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0期
作者:晓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0期
晓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于湖北保康。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1985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收获》《花城》《作家》《钟山》《大家》《山花》《江南》《长城》《十月》等刊发表小说四百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5部,中篇小说集《重上娘山》《路边店》2部,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狗戏》《麦地上的女人》《中国爱情》《金米》《吊带衫》《麦芽糖》《我们的隐私》《暗恋者》10部。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作品与争鸣》《中华文学选刊》等刊转载30余篇,并有作品被译成英文和法文。曾获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第六届屈原文艺奖。
1
下后,老包再三考虑,还是决定给冯知三打个电话。
我们这是去给冯知三拜年。冯知三住在一个名叫油菜坡的山村,那地方非常远。经过襄阳市,我们还要到康山县,再从康山县到老垭镇,然后才能去油菜坡。不过,一到老垭镇就好了,因为冯知三的哥哥是那个镇的镇长。
初三早晨从广东东莞出发时,小皮就建议打个电话给冯知三,好让他早点儿有个准备。但我反对打电话,我说先应该保密,到时候给冯知三一个惊喜。老包当时觉得我的想法挺好的,就依了我,没给冯知三打电话。我姓唐,原名唐启琼,后来读职业高中时自己把名字改了,改成了唐糖。我有一点儿浪漫情调,总希望生活中多一些意外和激动。
冯知三是我们在东莞打工结交的朋友。其实我们和冯知三一样,都不是东莞人,老包家在河南,小皮来自贵州,我是个湖南妹子。我们四个人都在东莞下面的一个包装箱厂打工,开始是同事,后来就成了朋友。
我们那个厂生产各种各样的包装箱子,大到包装高档电器的,小到包装蔬菜水果的,应有尽有。包装箱就好比人的衣裳,不管多么差的产品,只要一包装就好看了,就值钱了。这是一个包装时代,我们厂的包装箱总是供不应求。
春节期间,厂里业务更加繁忙,厂方就号召民工们留在厂里过年。过年加班,干一天活可以拿三天的工资。老包和小皮都主动留下了,他们把老婆孩子都带在身边,在哪里过年都一样。我原本是打算回家陪父母的,后来买不到火车票,也留了下来。冯知三一开始也决定留在厂里,可他父亲腊月中旬突然病了,就只好回了湖北老家。
冯知三年前离开东莞时,老包约上小皮和我,在一家小酒馆请冯知三吃了一顿饭,算是为他饯行。我们四个人都喝多了。送冯知三去长途汽车站坐车时,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在站台上分手的时候,冯知三红着眼圈对我们三个人说,过年之后欢迎你们去我家做客!我们听了都很感动,三个人竟异口同声地说,好啊,我们正月间去给你拜年!
当时,我们说的都是客气话。谁也没想到,大家即兴说的一句客气话居然变成了现实。我们三个人没想到,冯知三恐怕更没想到。
因为留厂加班的人特别多,几大单业务在大年初一就完成了,厂里决定从正月初二开始休息。初一的晚上,老包把小皮和我喊到一起聚了一下。我们又喝了酒。平时小聚都是四个人,这次没有冯知三,我们都感到少了什么,有点儿不习惯。快结束时,我突然喷着酒气说,我们去湖北给冯知三拜年吧!没想到,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了老包和小皮的赞同。第二天
一早,我们三个人便踏上了这条漫长的拜年之路。
我们是在下午五点钟左右到襄阳的。进入市区之前,老包建议在郊外吃晚饭。在一家农家菜馆吃饭时,小皮又提出给冯知三打电话。他说,我们大老远跑去给他拜年,如果不先通知他,要是我们去了他正好不在家怎么办?我马上反问他,大过年的,他不在家会跑哪里去?老包琢磨一下说,小皮说的也有道理,万一冯知三也出门给别人拜年去了呢?我嘟哝着说,哪会这么巧?
虽然我还是不赞成给冯知三打电话,但到底打不打,最后还得听老包的。老包在我们几个中岁数最大,在厂里又是车间主任,所以一路上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不过,究竟给冯知三打不打电话,老包没有在吃饭时当场定夺,说还要再好好想一想。到宾馆安顿下来后,老包才对我们说,还是给冯知三打个电话吧。
老包说完,分别看了看小皮和我。因为老包采纳了小皮的意见,所以小皮显得很高兴,脸上还露出一丝淡淡的得意。我嘛,心里肯定有些不舒服。因为这个电话一打,我们和冯知三见面时就不那么刺激了。但是,老包已经拍板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电话是老包亲自打的,用的是他自己的手机。老包拨电话时,小皮和我都在场,分别站在老包的左右两侧。电话很快拨通了,冯知三一下子听出了老包的声音。
老包你好吗?我想死你了!冯知三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叫了起来。他的声音很大,我和小皮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也想你啊!唐糖和小皮都很想你!老包一边说,一边给我和小皮挤了挤眼睛。
冯知三用更大的声音说,是吗?我也想唐糖和小皮呀!你要是见到他们,一定代我问他们好!
老包这时又给我和小皮挤了一下眼睛。我以为老包会说我和小皮正在他身边,也许还会让我俩也跟冯知三说上几句,但老包没有这样。他停了一会儿又对冯知三说,我们三个人好想去给你拜年呀,可又担心去了你不在家。要是去了碰不上你的人,那我们该多扫兴!
我开始没想到老包会对冯知三这样说,顿时觉得他是个人才,心里的那点儿不快一下子就没有了。我马上给老包翘了个大姆指,还对他多情地笑了一下。
冯知三很快在那边说,怎么会碰不到我呢?我一天到晚都待在家里,就是出门也只是在村里转转,偶尔到镇上逛一下。
老包突然提高嗓门说,好啊!既然你说不出门,那我们就真去给你拜年啦!
冯知三也提高嗓门说,你们来吧,如果真来了,我让我哥哥派车去康山县城迎接,然后在老垭镇设宴款待你们!
杨坤弟弟 冯知三说最后一句话的声音实在是大,像打炸雷,差点儿把我们的耳膜都震破了。老包吓一跳,慌忙把手机从耳门上拖开了。这个冯知三,一说到他哥哥就来劲!老包挂了电话说。小皮马上说,谁叫他哥哥是镇长呢!我也跟着说,到底是镇长的弟弟,说话这么大的口气,又是派车又是设宴!
老包正要把手机放进口袋,猛地拍了一下脑门说,哎呀,刚才忘了让冯知三代我们问他哥哥好!小皮说,是该让他代问一下的,也怪我,忘了提醒你!我把两眼一眨说,要不,再打过去补一句?老包想了想说,算了,这手机的漫游费贵得很。再说,过两天就要见到他哥哥了,到时候当面给镇长问好。
2
次日上午八点,我们就从襄阳出发了,中午一点到了康山。按说,我们当天就可以赶到老垭镇。可按原计划,我们还要在康山县城参观一条街,所以就留在这地方过夜了。
我们要参观的街,叫茶叶一条街,是冯知三告诉我们的。听冯知三说,这条街上有一百多家卖茶叶的店铺,卖的大都是产自老垭镇的茶叶。实话实说,我们三个人这次远行,除了给冯知三拜年,还想附带办个事情,就是了解一下这里的茶叶市场。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今后还打算做点儿茶叶生意。
进城以后,我们先到一家便宜的旅社住下来,接着又去摊子上吃了点儿东西。吃完,我们没回旅社,直接去了茶叶一条街。
要说起来,我们能和冯知三成为朋友,还与茶叶有关。冯知三去包装箱厂,比我们三个人要晚半年,当时我们三个人已经是朋友了。我至今还记得冯知三刚进厂时的那个样子,又瘦又黑,穿一件皱巴巴的西服,见了人缩头缩脑的,一看就是个从大山里出来的人。老实说,我们当初都瞧不起他。
冯知三一开始当搬运工,每天扛着一两百斤的纸壳子上车下车,压得连头都抬不起来。虽说干的是苦力活,工资却不高,一个月才一千二百块钱。冯知三那会儿一个朋友也没有,除了上班,没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别人下班后都有朋友,要么三人一,要么五人一伙,一道吃饭,一道逛街,一道打牌。只有冯知三孤零零的,像一只孤雁。
我当时在组装车间办公室打杂,头衔是办公室副主任,除了上传下达,还兼着做收发工作。有一天,快递公司送来一个包裹,收件人是冯知三。下班后,我通知冯知三到办公室领包裹,那是我第一次与他打交道。我问他,包裹里寄的是什么?冯知三说,茶叶。我又问,谁给你寄的?冯知三说,我哥哥。当时是清明节前后,我问冯知三,寄的是新茶吗?他说,是的,清明茶。冯知三和我说话时显得有点儿猥琐,脸泛红,不敢正眼看我。他领了包裹就慌着走了。
冯知三收到茶叶后自己没舍得喝,当天就送给了老包。老包是组装车间的主任,冯知三也归他管。老包不吸烟,就是爱茶,平时手里总是捧个茶杯。收到茶叶的当天晚上,老包把我和小皮叫到了他住的地方。小皮是组装车间的货车司机,与老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我们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
那晚我和小皮一进门,老包就说,我请你们来喝清明茶!小皮也一向爱喝茶,一听说有清明茶喝,马上高兴得叫起来。我对茶说不上有什么偏爱,但有空也喜欢喝一点儿。老包很快把茶泡上了,我们围坐在茶几边细细品赏。没喝上几口,老包和小皮就陶醉了,眯着眼睛说,好茶呀,好茶!我也觉得茶不错,喝在嘴里连舌头都是清爽的。
喝完第一道茶,小皮问老包,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好的茶?老包有点儿得意地说,冯知三送的。其实我一进门就知道了这茶的来历,但我没说。小皮愣了一会儿说,冯知三居然有这么好的茶,真是没看出来呀!老包说,人不可貌相,冯知三的哥哥是镇长呢!小皮愣得更厉害了,睁圆眼睛问,什么,他哥哥是镇长?老包说,是的,这茶就是他的镇长哥哥寄来的。我也禁不住愣了一下,用羡慕的口气说,没想到,冯知三还是镇长的弟弟啊!
康山县城只有三条街。我们了十几分钟,就把茶叶一条街到了。这条街不宽,只能算条小巷子,巷道里铺着鹅卵石,两边的店铺都是木头的,看上去有点儿仿估的味道。正如冯知三所说,这条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是卖茶的,许多铺面上都挂着一个黄布做的幌子,上面写着老垭茶。冯知三曾经告诉我们,老垭的茶叶在康山县最有名。看来他没说假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