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区环境创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朱敏 李曼 黄路恒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0年第12期
表演游戲是幼儿模仿文学或艺术作品中的角、情节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具有独特的价值。表演游戏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和品质的提升,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学习品质的发展等。
幼儿的学习就是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表演游戏区环境是幼儿表演游戏得以开展的物质前提,良好的表演区游戏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提升幼儿的游戏质量。
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表演区环境创设的问题,研究者对我区部分园所表演区环节进行了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形式,以区域内幼儿园的园长、幼儿教师以及班级表演区为调查对象,努力出幼儿园表演区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提升建议。
怎么制作空间 一、表演区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表演区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支持开展表演游戏的空间
幼儿园表演区是幼儿表演游戏的物质环境,充足、有序、合理的表演游戏空间能够提升幼儿游戏质量,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反之就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在调查中,研究者发现77.40%的班级未设置表演区,只有6.00%的班级有独立的表演区,大多数幼儿园缺乏支持开展表演游戏的空间。
2.表演游戏场景设置缺乏幼儿主体性
由图2可见,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班级表演区的场景设置86.90%是由教师完成的,7.10%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只有6.00%是由幼儿自主创设的。由此可见,幼儿参与表演区场景设置不够深入,表演游戏区场景设置缺乏真正的幼儿主体性。
(二)表演区材料投放存在问题
1.道具制作以教师为主体,幼儿和家长参与较少
由图3可见,90.5%的表演区道具是由教师制作和购买的,而幼儿参与制作极少。由此可见,教师仍旧是表演游戏区道具制作的主导力量,承担着制作区域游戏道具的重要任务,相比较,本来是表演区游戏的主人、表演区游戏环境创设主力军的幼儿并未充分发挥主体地位。
2.以投放高结构的成品材料为主,且类型单一
通过现场观察班级表演区和访谈教师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园表演区所投放的道具都是成品——高结构材料,如服饰、头饰、CD、魔法棒、音响、扩音器、书籍类等,只有少数幼儿园投放了自制材料和自然材料,而半成品、自制材料、自然材料投放不足。而且,材
料投放类型比较单一。有的幼儿园集中投放服饰类、头饰类材料,缺乏音乐类和自然类材料;有的幼儿园集中投放绘本材料、音乐类材料,缺乏服饰道具材料。
3.缺乏材料取放和使用引导规则
幼儿园区角材料数量大、种类多,幼儿游戏前后如何取放、使用、管理区域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幼儿不能有序取放、使用材料则会造成区角材料混乱,从而影响游戏的开展。表演区亦如此。材料的取放和使用需要引导规则,幼儿才能有序取放材料,正确使用材料。研究者在幼儿园班级表演区观察发现,大多数幼儿园表演区都缺乏材料取放和使用引导规则,只有少数班级在相应材料的下方贴了实物照片,方便幼儿取放,而如何使用材料以及使用规则几乎完全没有。
4.材料更换频率较低,且存在忽略幼儿游戏需要的现象
由图4可知,区域幼儿园表演游戏材料更换周期为3个月以上的居多,其次是1~3个月,最后是1~3周。通过进一步对教师就“班级表演区道具换新和调整的时机”访谈后发现,班级表演区的材料和道具主要是根据表演剧目和季节的变化来更换的,较少有幼儿园能够根
据幼儿游戏需要对材料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幼儿园班级表演游戏区材料更换频率较低,且材料更换和调整时,教师常常站在成人的角度,刻意突出美化因子,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幼儿游戏的需要。
(三)表演区墙饰存在的问题
1.墙饰内容脱离幼儿游戏实际需要
环境创设和开发是一项促进幼儿发展的“隐形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墙饰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表演区墙饰亦影响着幼儿表演游戏,适宜的表演区墙饰能够激发幼儿表演的灵感和兴趣。调查发现,大多数班级表演区墙饰内容都脱离幼儿游戏实际需要,甚至可以说和表演游戏的主题、角等毫无关系,只是随意地布置了些许好看的图画,这自然无法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更不能支持幼儿游戏。
2.墙饰内容固化,更换频率低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班级表演区墙饰基本不怎么变化,除非表演区墙饰损坏才会更换。但是表演区游戏主题在不断更换,幼儿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也在随之更新,这就出现了游
戏环境与游戏内容不匹配的问题、不适应的问题,游戏环境难以真正起到支持和促进幼儿深入游戏和发展。
三、提升表演区环境创设质量的建议
(一)提升空间环境设计质量
1.合理规划表演游戏区的位置和空间大小,保证幼儿游戏的开展
游戏空间是幼儿游戏的基础物质环境,规划合理的游戏空间能够推动幼儿的发展。因此,班级最好提供固定的表演游戏区,或者设置一些可供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空间(可以是临时设立的,或改造其他区域,或与其他区域公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区域共用,将其他区域临时开辟为表演游戏区域。例如,针对部分幼儿园硬件条件有限,场地不足,班级可以尝试利用同一区域开展角游戏或表演游戏。
第二,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环境条件,设置临时、活动的表演游戏区域。例如,一天之内,幼儿园可设置1~2次区域活动,所有区域同时开放,并设置有1~2个角表演区。教师
可以充分利用班级所有的空间,综合规划班级活动室、寝室,甚至可以合理利用卫生间、走廊等地方创设区域,以改变幼儿多、空间不足的困境,满足幼儿表演区域活动和游戏的需要。
第三,调整区域活动时间。每天开展2次固定的区域活动时间,一次是创造性游戏区活动,一次是自主性学习区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两种区域活动相互干扰,又可以避免幼儿过分热衷创造性游戏区活动而冷待相对安静的自主性学习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灵活调整班级布置,把自主性学习区改变为创造性游戏区(表演游戏区)。
2.連接表演区与其他各个区,便于不同区域之间幼儿互动
合理安排表演区与其他区的空间距离,将不同性质的游戏安排在不同的区域,还要注意互补性质的游戏的安排。
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布置表演游戏空间,让他们根据表演故事内容以及自己改编的故事情节,自主选择表演场所,打破场地限制,努力扩大表演区,构造出不同的表演舞台,从而提升表演区游戏质量。
3.彩搭配协调、合理,具有艺术气息
首先,表演游戏区环境创设要在美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活动主题开展活动,这既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和丰富,也能充分激活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经验,借此开展相应的表演游戏,深化主题活动经验。例如,新年到来之前,师幼在表演区创设了以红为主的“过新年”主题背景,摆放了幼儿制作的红的新年装饰物,并投放了《新年好》《新年快乐》等主题音乐,营造出了欢乐过新年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对美好新年的期盼。
其次,表演区域的环境创设还要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协调。例如,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将花、草、树木等春天的元素融入表演区,再把对歌曲《春天》《春居》《柳树姑娘》《春天在哪里》和《小蝌蚪妈妈》《三只蝴蝶》等的学习延伸到表演区,能有效促进幼儿学习。
再次,表演区环境创设还应当考虑整体彩和谐、搭配等。由于表演区呈现的内容复杂,服装、道具—般比较多,如果过分追求颜鲜艳夺目、材料丰富,不利于幼儿专注、持续游戏。艺术氛围浓厚,整体彩搭配和谐,能够激发游戏兴趣,给予幼儿美的熏陶,支持幼儿“静心”游戏。
(二)材料投放建议
1.保证材料的数量及种类
表演区材料投放要注意高结构、低结构材料的比例合适,既能满足幼儿对形象生动的需要,又能给予幼儿自主制作以及以物代物的游戏空间。例如,在表演游戏中,我们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成品的表演服装道具等高结构材料,使他们能快速利用这些材料装扮好自己,及时进入演出角。但是,如果仅仅提供高结构材料,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尤其是中、大班幼儿,他们会很快厌倦重复的情节和角,失去深入游戏的动力。因此,我们还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既能激发表演情趣,又能给予幼儿创新、想象装扮的空间。表演区材料要做到丰富,但是不宜为了丰富而丰富。中、大班表演区应当至少有两种以上故事表演材料供幼儿选择,应能够同时满足5~8名幼儿同时表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