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案例
1、小处不可随便
传说有人把于右任先生写的“不可随处小便”重新组合装裱,于是就有了“小处不可随便”的典故。其实,“小处不可随便”是中 国人自古以来的一条处世原则。古语道:“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不踬于山,或踬于堞。”告诫人们时时提防被小土绊倒,这或许是“小处不可随便”的最古老的典故。
不光是中国,外国人也有差不多的观念。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小处随便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甚至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18世纪的法国公爵奥古斯丁。178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到巴黎戏剧院看戏,全声起立鼓掌。放荡不羁的奥古斯丁为了引起王后的注意,面向王后吹了两声很响的口哨。当时吹口哨被视为严重的调戏行为,国王大怒,把奥古斯丁投入监狱。而奥古斯丁入狱后似乎就被遗忘了,即不审讯,也不判刑,就日复一日地关着。后因时局变化,也曾有过再次出狱的机会,但阴差阳错,终究还是无人问津。直到1863年老态龙钟的奥古斯丁才被释放,当时已经72岁。两声口哨换来50年的牢狱之灾,实在是天大的代价。
与此相反,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小处端正的人往往能取得人们的信任。法国有个银行大王,名字叫恰科。但他年纪轻时并不顺利,52次应聘均遭拒绝。第53次他又来到了那家最好的银行,礼貌地说完再见,转过身,低头往外走去。忽然,他看见地上有一枚大头针,横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他知道大头针虽小,弄不好也能对人千万伤害,就弯把它捡了起来。第二天,他出乎意料地接到了这家银行的录用通知书。原来,他捡大头针的行为被董事长看见了。从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中,董事长发现了他品格中的闪光的东西。这样精细的人是很适合做银行职员的。于是,董事长改变注意决定聘用他。恰科也因此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走向了成功之路。
思考题
你是怎样理解“小处不可随便”这个问题的?
2、礼节的差距
我站在四个陌生人身的后,在电梯里上升,看衣着和言谈,很容易判断出四个人的组合模式是:两个是总公司的高层领导,一个是分公司领导而另一个是女秘书。
这个分公司的领导衣着得体,空藏青日式小腰身西装和米长裤,风衣搭在小臂上,他同时说着地产的上海话和流利的英语,分别与身旁的上司秘秘书小低语,我只默默看在眼里,有这样一在被外来文化同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上海人,他们早就已经不是我们这所城市的异类,而是司空见惯的了。
可是出人意料的,我最后对这个男人非常失望。
他们的楼层到了,电梯门开。他立刻很有风度地伸出手去,用自己的胳膊挡住门,好让他的上司先他而过,而不至于被门夹到。可是他竟然把他的女同事落在了后面,她险些撞到门上,幸好反应敏捷,飞快地闪了出去,她的“啊哟”的惊呼声在即将关合的门的缝隙中飘进了我的耳朵。
我觉得这番影像惨不忍睹,从而便为我们所接受着的本文化熏陶悲哀了起来。洪欣风波后首现身
带着这颗悲哀的心,我走入了自己的办公室。
褪下外套的时候,我发现原先挂外套的那个墙头,已经被另一件衣服抢占了。那是件咖啡呢料男式长大衣,式样似乎已经过时,比较难看,想不起来曾经见过谁穿过,因而也就猜不
出是谁的。我于是有些不高兴,以为是那位同事要抢我的风水宝地,在思量中,还是把外套挂了上去,靠在那件陌生大衣的外面。渐渐才知道,那件大衣属于一位从总公司过来的短期出差的人,大家叫他小王,他后来也感觉自己已经不小心侵犯了别人的地方,于是,以后的每一次,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马我的衣服拿下来,把自己的挂进去,再把我的重新挂到上面,然后,还仔细地整理一下我的衣领,却不在意自己的衣领被压倒。我坐在远处,偷偷看他做这些事情。慢慢地就对他羡慕了起来。他走的那天,和大家道别,就穿着那件我一度认为过时而难看的大衣,大衣居然被他穿得很有形,绝对是下一年的时尚款式。
思考题:
以上妆容在的使用上是否恰当?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松下幸之助重视礼仪
松下幸之助长期率先垂范,要求员工懂礼貌、讲礼节
日本的著名企业家松下之助从前不修边幅,企业也不注重形象,因此企业发展缓慢。一天,理发时,理发师不客气地批评他不注重仪表,说:“你是公司的代表,却这样不注重衣冠,别
人会怎么想,连人都这样邋遢,他的公司会好吗?”从此松下幸之助一改过去的习惯,开始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仪表仪态,生意也随之兴旺起来,现在,松下电器的种类产品享誉天下,与松下幸之助长期率先垂范,要求员工懂礼貌、讲礼节是分不开的。
思考题:
为什么说在当今社会中企业的形象和员工的形象有重要的关系呢?
4、服装美与个性
列夫·托尔泰《安娜·卡列尼娜》有这样一段情节:在安娜和渥伦斯基相识的舞会上,安娜穿着全黑的天鹅长裙,长裙上镶威尼斯花边,闪亮的边饰把黑点缀得既美丽安详,又神秘幽深,这同安娜那张富有个性的脸庞十分相称,当安娜出现在舞会的门口,吸引了在声所有人的视线,吉蒂看到安娜的装束后,也强烈地感受到安娜比自己美。安娜的黑长裙在轻淡柔曼的裙海中显得高贵典雅,与众不同,也与安娜藐视世俗的个性融为一体。
又如:一位性格活泼的姑娘,身穿全体的裘皮大衣在路边与他人手舞足蹈地高声谈笑,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尽管裘皮大衣高雅华贵,但与姑娘的性格极不相称,给人一种“张扬、毛躁”
的感觉。
思考题:
服装美的最高境界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5、程冰如遭遇尴尬
2002年,著名表演家艺术程冰如在香港遭遇了着装带给他的窘境。那次境遇让程冰如改变了一成不变的老观念:穿衣服确实不能忽视场合。当时,正在香港的某影星获悉程冰如也到了香港,邀请他出席胞兄的画展,并嘱咐他一定去帮忙“捧场”。程冰如到展厅的时间不早不晚,展厅里的人熙熙攘攘,程冰如深深的感到人们的装束无不得体异常,而自己的一身打扮实在有失体面。
程冰如加快起当时的情景还感慨不已:“我身边的几位老总穿得都很到位:精制西装,风度翩翩,头发抹的光亮整齐,整齐得能看出柱子在头发上划过的一绺绺痕迹。那们明星一头短发,上衣的两个大尖领,像两把刀一样伸向两肩,腴白的脖子上是金光闪闪的小珠子项链。胡慧中身穿明艳的晚礼服,黑套头衫,显得那么帅气,那么干练。我呢,尽管西服料子不
错,也合体,只是在香港穿了一个星期没离身,裤线早没了,上衣的兜盖不知怎么的反了向了,兜口老是张着,领带呢,恰巧又忘了戴。”
程冰如说最发怵的头和脚。头发乱,因为他从不来抹油,习惯于早上起床后用柱子随便扒两下就算完事。“当时,根据头发都各自为政地在头上横躺竖卧,尤其是脑后‘旋儿’旁边的那一绺,高高地矗着,不照镜子都能‘心知肚明’。脚下一双皮革更显得寒酸,因为我穿着它已经走了整整一个星期。不亮不说,整个都走了形,像两个大鲶鱼头套在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