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的大前提:词有定类,类有定用
一、定义: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
二、词类活用的种类:
(一)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定义(认定的标准):动词谓语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由宾语发出。
例如:
1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使秦国军队撤退。
2、(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押送他们的尉官气愤。
3、走蒙恬。--使蒙恬逃走。
4、焉用亡郑以陪邻。--哪用得着使郑国灭亡来扩大邻国。
5、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於楚,以求知罃。--使楚国公子谷臣(活人)与连尹襄老的尸体回到楚国,来换取(被对方俘虏的)知罃。
联通手机上网设置6、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輗和軏都是使车与牛马连接在一起的关键零件),将靠什么来使车行走呢?
7、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学生们擂起鼓来(使鼓鸣起来)去讨伐他是可以的。
8、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临事退缩,所以使他进(鼓励他前进,听见该做的事就去做);仲由喜欢争强好胜,超过别人,所以使他后退一点(听见该做的事也先问问父兄再说)。
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远方的人如果不归顺服从我们,就有加强文教德化工作以便把远方的人吸引来(使他们来)。
10、弗杀(重耳),而反晋国,必惧楚师。(国语·晋语四)--反晋国,使他回到晋国;必惧楚师,必定会使楚国军队害怕。
11、我能起死人(吕氏春秋·别类)。--使死人站起来。
12、献公亡虢(谷梁传僖公2年)。--献公使虢国灭亡。
13、大惊韩市人(史记·刺客列)。
--(聂政的态度)使韩国市场上的人们非常吃惊。
14、項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我使他活下来(他犯了杀人罪,我救了他)。
15、(朱)买臣深怨,常欲死之。(《汉书·朱买臣传》)--常常想要让他(张汤)死。
16、殷勤郑重,欲必觉悟陛下。(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使陛下觉悟。
17、告之以直不改,必痛之而後畏。——一定要使他痛苦(揍他一顿)然后他才会害怕。
18、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之)。……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不能使他病。
19、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之)。——烧而使他逃走
由于是使宾语(一般是人的)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所以虽然这个动作本身是不及物动词,也就可以帶宾语了。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有的要读破,有的又不读破)
例如:
1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sì)之。--使他(灵辄)吃。(给他吃)
2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
--孟尝君身边的人因为孟尝君认为冯谖低贱,于是用很粗劣的饭食来给冯谖吃。
3 、晋侯饮(yìn)赵盾酒。--晋侯请赵盾喝酒。
4郑秀文宣布怀孕、季氏饮(yìn)大夫酒。(左传襄公28年)
5、驪姬与犬肉,犬斃;饮(yìn)小臣酒,亦斃。(国语·晋语)--驪姬(申生后母)把(
太子申生进献的被她下了毒的)肉给狗吃,狗吃了以后倒下了;又把(被她放了毒的)酒给身边的小太监喝,小太监也被毒死倒下了。
6、尝人,人死;食(sì)狗,狗死。(吕氏春秋)--使人尝,人被毒死了;让狗吃,狗被毒死了。
7、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ì)之,见(xiàn)其二子焉。
8、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sì)人,治人者食(sì)於人,天下之通义也。--食人:使别人吃(也就是“供养别人”);食於人:被人供养。
9、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sì)之,蚕而衣(ì)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西汉晁错《论贵粟疏》)——并非是英明的国君能够种地来使百姓有饭吃,也并非他能养蚕取丝给百姓衣服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取得衣食的资源。
--以上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要改变读音(读破),但有的又不读破,例如:
10、天汉四年春正月,(武帝)朝诸侯王於甘泉宫。
11、苏武骂卫律曰:“……单于信女,使决人生死,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汉书·苏武传》)--单于相信你,让你审判这件关系到人生死的案子,你不以公平的态度主持公正,反而想使汉朝与匈奴这两个主子相斗。
12、单于……欲因此时降武。(同上)--想趁此机会使苏武投降。
(三)动词直接作状语
所谓动词直接作状语,是说两个动词紧相挨着,前一动词并不与后面的宾语发生关系,而仅仅是起修饰后面的另一个动词的作用,表示后一动作发生时的情态。例如
1.(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史记·李将军列传)--活捉
2.[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争着割让土地讨好秦国。
3.成语:坐观成败。
(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一般来说,在理解和翻译时要保留原来的名词,而根据上下文添加上一个适当的动词。例如:
1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左传·齐晋鞌之战)--(綦毋张上韩厥车后)站在(韩厥的)左边或者右边,(韩厥)都用手肘去推他(让在站在自己身后)。
2 晋灵公不君。--不像一个国君。
3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孟尝君奇怪冯谖回来得如此迅速,穿戴好衣帽后接见冯谖。
4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如何制作gif动态图就把鄂侯做成了肉干。
5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吕马童迎面碰见项羽,就对(同行的王翳)指着介绍说:“这就是项王。”
6 夫子式而听之。--孔子用扶轼的姿势听着那妇女在墓前哭。
7 曹子手剑而从之。--曹子手拿着剑跟随着他。
8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并非会游泳。
9 左右欲刃相如。--秦王身边的人打算杀了蔺相如。
10、秦师遂东。--秦国的军队就向东进发了。
11、勇士入其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公羊传宣公6天津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年)--(去刺杀赵盾的)勇士进入赵家大门,却无人守大门;进入内室,也无人守入内室的闺门。
--成语:“假途灭虢/唇亡齿寒”即出於此。
13、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史记·淮阴侯列传)--在彭城建都。
14、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者:当诸侯的人。
15、城朔方城。——在朔方筑城。
16、驴不胜怒,蹄之。——用蹄踢虎。
17、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于是面对山峰,下近遗爱寺建造了草堂。(腋寺:把寺夹在腋下,也就是“让它在所建草堂之下”的意思。)
注意:以下例子中的“约“则不是活用而属于词的兼类:
1 于是约车治装。(齐策)--捆绑(动词:套车)
2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动词:约束
3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项羽本纪)--动词:约定
4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形容词:简约
5 于是从敗约散,争割地而赂秦。--名词:盟约
(二)名词用作使动
1 将该名词理解为一个动词,也就是添加一个适当的动词;
2 该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由宾语发出。
例如:
1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使他在那里当王
2 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荀子·王制)--夺得民心的使诸侯当臣属,夺得盟国的人使诸侯成为朋友。
3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会合诸侯而使异姓的被灭亡的国家又重新建国。
4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到东面(的齐国)去,那么秦国必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
三江5 朝廷录其忠,赠朝奉郎,官其二子。(宋史·李涓传)--使他的两个孩子当官。
6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22年)--我见到了申叔,这位先生就是人们所说的(就好像)能使死者复生、能使枯骨长肉的人。
(三)名词用作意动
名词的意动用法的意思是说,把宾语看成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不仅仅把自己的双亲当作双亲,不仅仅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
3 (雲)友风而子雨。--雲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孩子。
4 毋金玉尔音。(诗经·小雅·白驹)--不要把你的话当作金玉一样(宝贵、稀少)。
5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把我当作客人。
6 “晋人及姜戎敗秦於淆”,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33年)——原文称秦(而不称秦人)是为什么?是把秦视为夷狄(一样的野蛮国家)。
7 不拊爱子其民。(战国策·齐策)--把自己的百姓当作孩子。
8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同)--人们不仅仅把自己的双亲当作双亲,不仅仅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
9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把珠玉当作宝贝的,灾祸一定降临到他的身上。
10、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張耳陈余列传)--把自己的丈夫当作庸奴。
11、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齐武安侯列传)--当我去世以后,人们都会把他当成魚肉(来随意欺负)了。
12、况吾与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13、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諭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这是把我们当作臣妾,这是把我们当作(汉奸)刘豫一样。
1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诗把感情当作树根,把语言当作树苗,把声音(的高低抑扬变化)当作花,把意义当作果实。
15、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8年)--把她当作夫人吧,我可以不把她当作夫人吗?
16、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没有把国君当作国君的心思。
17、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沂蒙山小调原唱把当年的军阀豪强看成粪土一般。
(四)名词直接作状语
凡在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作主语的,就是作状语。作状语时往往带有一定的附加意义。可细分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