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思变求新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访“韧性生长·2020思翔创新实践案例”年度人物曾宪川
■ 天强TACTER
曾宪川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从业多年,“创新引领”“主动求变”始终是曾宪川职业生涯的关键词。他带领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省院”)从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翻开了公司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他强调改革与发展同步、可持续与高质量并行,将体制改革与战略落地有效互动、同步实施。在新形势、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下,他与时俱进、主动作为,转变思维逻辑,促进管理革新,引领广东省院发挥多专业综合优势,走出了一条有力度、有气度、有温度的创新变革升级之路。
问:请您谈谈获得“2020思翔
创新实践案例”年度人物的感受。
曾宪川:
非常荣幸能够当选“2020思翔创新实践案例”年度人物。我理解的“创新实践”,应该是理论创
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存、互动。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形成后
又会对新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活动发展,我们要不断深化
理解、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
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进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
识,到发展规律,到解决问题的
“源头活水”,惟有此,才是成功的
“创新实践”
。我注意到今年思翔创新实践案
例研究聚焦“韧性生长”,旨在为勘察
设计企业发展把脉问策,这一点我非
常认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韧性生长”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化
主题,需要在各种类型爬坡过坎的
“创
43
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广东省院今年顺利完成事业单位转制为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国有出资人变更为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年广东省院疫情常态化防控到位、生产经
营持续稳定增长,目前正有序推进混
合所有制改革,后续将推动上市。我很
期待广东省院未来的“韧性生长”创新
实践,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新的思路。
问:在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区
域布局方面,广东省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策略?“十四五”时期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曾宪川: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广东省院是广东
本土成长起来的省级综合设计院,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驻支援经济特区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明显的主场优势和先发优势。自1952年成立以来,广东省院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建设领域客户一站式提供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规划设计等技术解决方案,创造发展机遇、保护人居环境、改善民众生活。得益于此,广东省院在谋划大湾
区区域布局方面主打深耕战略,成功
打造出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邮轮母港、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市政给排
水、环保处理、城市设计、乡村规划等大批高品质项目,在业内尤其是广东省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一是紧跟广东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地方各级
部门的具体行动计划,以珠三角为中心,辐射粤东、西、北地区,精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双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覆盖工程全领
域的一站式专业技术支持,助力广东
打造“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格2019年至今,广东省院新
签总承包合同近16亿元,布局工程建设全产业链条取得了良好开端。
局;二是发挥大建筑、大市政等核心优势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细分领域,精准整合资源,提升差异化竞争力,以业绩反哺促进经营增长。如在机场航站楼领域,广东省院服务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项目近22年,从T 1、T 2到
T 3,从配合设计到主导设计,广东省
院始终坚持“创新理念、精湛设计、周
到服务、周全管控”,最终向全世界呈现了兼具本土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便捷、高效、绿、智慧、人文”机场航
站楼,赢得了建设者和使用者的高度评价。白云机场项目也为广东省院陆续承接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深圳机场、珠海机场等项目打下了坚实根
基;三是开展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多专业立体经营,依托设计端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口碑,将建筑、市政、规划、勘察、咨询等领域的技术、品牌优势转化为一体化技术服务优势,向策划、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等全产业链
平台化发展,注重体系化建设和布局。2019年至今,广东省院新签总承包合
同近16亿元,布局工程建设全产业链条取得了良好开端。
2020年是广东省院转企改制的
改革元年,利用这个窗口期,借助上级单位恒健控股公司资本赋能,融入恒健一盘棋共享“生态圈”,广东省院
正努力从传统综合设计院向工程建
设科技集团转型。对于即将到来的
“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院将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广
东省委“1+1+9”的工作部署,正确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立足长
远、着眼当前,聚焦主业、创新驱动,加大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塑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做
强、做优、做
大。目前,广东省院的“十四五”发展规
划正在编制中,其中,继续发挥好主场
44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构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优势和先发优势,主动抢抓粤港澳大
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
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仍将是一个主要战略方向。这里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是要准市场位置。行业产能过剩
的局面在“十四五”时期不会有实质
性改变,高规格的“双区”建设必然会
吸引国内外大批设计企业进驻,加之市场规模扩张已转向补短板、更新改
造和品质提升,可想而知“双区”内的
竞争将异常激烈,细分到不同国土空间区域、不同规模城市、不同子行业、不同政策扶持领域,市场增长将呈现分化加剧的趋势。广东省院必须准
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作为、顺势勇为,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价值提升、协同发展,才能脱颖而出;二是要用好股东资源。
“双区”驱动叠加效应下,产融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政府也正在积极引导技术与资本融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引入战略投资,扩展服务领域和经营规模。广东省
院国有出资人广东恒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产融结合平台。依托恒健强大的国有资本、资金和影响力优势,广东省院后续在开拓新业务时,将主动与恒健的基金投资业务和资本运营
业务协同,打造升维竞争力;三是要提升能力。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实施人才强企战
略、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知识管理。早在5年前,住建部就
发布了
《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针对勘察设计企业提出了
“强化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智慧企业建设”的目标,将知识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发展高度。5年时间过去了,大部
分企业对知识管理仍存在认识不知、
推动不力等问题。广东省院尽管曾获
“2019中国最具创新力知识型组织(MIKE )大奖”,但在知识管理“沉淀、共
享、学习、利用、创新”5个重要环节中,仍停留在共享阶段。为此,广东省院将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以开发知识资本为核心,构建好知识管理体系,赋能创
新发展。
问:当前,“后城市化时代”“后
工业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特征
日益凸显,您认为,“十四五”时期建筑设计行业将面临哪些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建筑设计企业
该如何应对?
曾宪川: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构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当
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城市引领城市发展,城市带动区域发
展新模式;都市圈产业聚象和增长极的培育进入新阶段,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导致产
业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若干城市和大城市集区。
从行业政策层面来看,当前大力推
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
45
建筑师负责制三项改革试点,是从不同维度来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难点、痛点,以提高工程建设品质,
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三项改革试
点的推动下,勘察设计行业业务结构
将发生改变,设计业务占比将逐步下
滑,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业务比重将逐步增大,加之资质改革后
以中央建筑企业为代表的大型施工企业正在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传统勘察设计企业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将被压缩。长此以往,以少数大型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型企业为辅
的市场竞争格局或将形成。未来路向何方行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市场定位、品牌影响力等权衡利弊,谋定后动。
从内部管理层面来看,2021年将
全面执行新的收入准则,以控制权转
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为规范主体与客户
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建立了新的收入确认模型。根据准则,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当反映主体向客户转让
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模式,收入的金额应当反映主体因向客户转让该商品和服务而预计有权获得的对价金额。同
时,
准则对于收入确认的每个环节所
可持续发展目标。当然,改革需要稳步
发展作为基础,因此,谋划好
“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乃重中之重。在业务布局方面,广东省院将从区域、专业两个维度进行思考。
一是持续深耕“双区”。不断巩固加
大主场优势和先发优势,准市场位置,用好股东资源,做好知识管理,持续为城乡建设、治理提供创新技术解决方案,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建设、补发展不平衡建设。温升豪宥胜
二是强化和深入全国化重点区域
布局。紧跟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
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改善人
居环境。
三是做好传统业务“加减法”。通过
资源配套、资金投入和内部政策扶持,不断巩固提升建筑、市政、规划的技术、品牌优势,打造新一批高品质的明
星项目,打造
“原创设计+科技创新+智慧建造”新硬核技术,同时逐步退出规模小、价值低的传统业务细分领域。四是办好新兴业务“大事”。在现有
设计优势基础上向产业链上下游、重点是上游延伸,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周期综合服务,以技术创新驱动、高
质量供给对接工程建设新需求,发挥
“技术”“资本”的紧密协同优势,开拓
工程总承包业务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探索港口码头、高速公路、大型桥
隧业务和工程投资业务,集中力量办大事。
问:展望“十四五”,您有怎样
的期许?
曾宪川:
期望广东省院在“十四五”时期能顺利完成转型升级的各项目
标,做好“下海”前的最终准备,成功上
市,成为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建设科技集团。
需要进行的判断和估计也作出了规
范。尽管执行新收入准则将给勘察设
计企业增加大量收入确认、财务调整的工作,但能倒逼企业规范收入核算
和成本归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建议尽早谋划、顺势而为。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以云计算、
物联网、5G 、人工智能、高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勘察设计企业亟须利用数字化技术推
动转变业务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竞争力。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兴起,数字化的颠
覆性有可能迅速重塑现有市场格局。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竞争者利用复杂的分析工具收集数据、处理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时,我们还坚持依托自己的项目业绩、追随自己的
经验直觉,孰胜孰负一目了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动加快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传统勘察设计企业必须付诸行动
的必选题。
问:“十四五”时期,广东省
院的发展有怎样的新定位?将如何做好业务布局?
曾宪川:
正如前面所说,广东省院正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拟引入
2-3家具有较强互补性和协同性的战
略投资者,同步实施员工持股,后续将
推动上市,这些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如果用中国传统造船工序
(做龙骨、打墩、做底梁、做边梁、安装绞板、做水拉、做边拉、上护板、填缝、安
装设备、下水)来比喻的话,广东省院
这艘大船在“十四五”期间的主要工作
任务是下水前的“填缝”和“安装设备”环节。“填缝”即补齐短板和理顺机制,
“安装设备”即做强长板和恒健资本赋能,过程中要把握好治标和治本相统一、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更要把握好
“快”“慢”节奏、“稳”“进”尺度,实现“韧性生长”,方能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