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敏:把天台海艾做成大健康产业的奇女子
作者:
来源:《中国商人》2018年第11
       
        从千亩海艾天然种植基地开始,她从源头突破中医死于中药的行业隐痛;苦寻业内高人,她以科技研发为抓手改写了传统艾灸的产品形态与推广模式。
        在佛宗道源的天台山区,她把天台海艾进行产品化开发、规模化发展的大健康产业,跟当地众发家致富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跟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一脉相承,从而走出了一条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创新之路。
        她,就是郑丽敏——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赞为郑姑种艾故事中的奇女子。
        在佛宗道源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浙江天台山,至今流传着活佛济公、仙人吕洞宾,桐柏宫的开创者葛玄,以及葛洪、鲍姑等仙佛圣人的故事。
        如果你到了南屏乡、三合镇和上裘村一带,人们还热衷于给你讲述一个郑姑种艾的故事。这个故事跟他们发家致富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跟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一脉相承。
        据了解,当地村民种植的海艾每亩产值高达2000-4000元,以天台海艾基地近千亩的种植面积论,每年可创收200-400万元。
        这还只是种植环节的收益。当海艾中的异龙脑等珍稀成分经深度分离、萃取提纯为海艾肩颈保养精油海艾女士保养精油海艾保养精油海艾推拿精油艾元贴以及艾元足浴包艾元手工皂海艾茶海艾纯露等倍受欢迎的养生保健产品后,其创造的附加值就更可观了。
        艾,就是艾草。当代人日益推崇的传统中医艾灸中用到的艾绒,就来自这灵性的植物。作为四大名艾之一,浙江天台山的海艾,就这样被当地人口口相传的奇女子做成了一个天然、有机,可持续发展的大健康产业。
        这位把小艾草做成大产业的奇女子,就是浙江艾元臻妙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丽敏。她的梦想是把天台海艾做成百年大健康产业,把公司发展成为艾草养生精油行业领导者,让人们随时随地艾灸就用艾元臻妙的系列产品,让天下人人健康长寿。
        学医梦再三受挫 身体曾胖到让人郁闷 居然用艾灸疗法成功瘦身
        世间草木生灵,不离适者生存的规律,尤其那些大用之物,更是生生不息。
        天台山海艾就是此种大用之物。
        相传吕洞宾为救百姓于疾苦,在凤凰山畔始播海艾。此后,海艾便从天台山大瀑布的海眼周围,繁衍到了有着天台母亲河之称的始丰溪两岸。
        据《海岳名言》记载,1600多年以前的晋代,开创桐柏宫的高道葛玄有一重孙名叫葛洪。他后来也成为一位有名的高道,世人称他抱朴子
        葛洪的妻子名叫鲍姑。葛洪在广东罗浮山修道的时候,鲍姑在罗浮山种植艾草,为人治病。她所种的艾,被人誉为鲍姑艾。鲍姑不但是种艾的高手,还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首创艾灸疗法的名医。为了替百姓治病,她在一次上山采药时不慎坠落山崖,英年早逝,葛洪闻讯悲痛欲绝。
        葛玄得知此事,差人到广东将他接回天台山。
        葛洪住进葛玄创建的福圣观,将他从罗浮山带来的鲍姑艾,种植在海眼周围的山坡上,造福天台百姓,流传为一段不朽的佳话。
        沧海桑田,历史车轮又运转了1600余年。
        继广东罗浮山的鲍姑种艾之后,天台山出了个郑姑种艾
        郑姑,真名叫郑丽敏,出生在天台南山翠东古道边一个小山村里。因为天台山佛宗道源,郑丽敏从小耳濡目染。爷爷郑思靠着一副铜匠担谋生,他走村串户到处寻访道院,与道士结交为友。一来二往,郑思从道院中觅得许多秘方,识得无数草药。
        郑丽敏的父亲郑立撑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素爱易经,兼通医理,从阴阳五行到田间草药均有所了解。
        成长于耕读之家的郑丽敏,从小很,甚至有些木讷。郑氏家风严格,母亲以要求她在家读书习字为荣。幼年的郑丽敏更喜欢看《山海经》、《红楼梦》之类的杂书,其中有很多养生方子和神仙治病救人的故事,她很向往。郑丽敏上学后偏科很厉害,数学从没及格过,语文成绩倒是很好。
        16岁那年,郑丽敏由于数学成绩差没考上高中,恰好县里开办一所预备兵役学校,父亲就对她说:敏,你去试试,我看你很可能是一块当女兵的料。
        果不其然,一试就中。
        3年后,郑丽敏从预备兵役学校毕业。那时招女兵的名额很少,郑丽敏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还是被刷了下来。
        郑丽敏四顾茫然,扪心自问:我已经长大成人,面对社会,此生该何去何从?
        深夜,她躺在窄小的木板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始终被两个字占据着:学医,学医
        一个连兵都当不上的乡村小女子,到哪里去学医呢?
        过了几个月,一位朋友告诉她,县里的圣达公司正在招人,约她一起去试试。郑丽敏觉得圣达公司虽然是生产保健品的公司,肯定有联系的,于是欣然前往。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回郑丽敏眼看就要如愿以偿,却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入职这家公司。当时她希望自己更苗条,吃了一些市场上的减肥产品,没想到越减越肥还落下一身病。结婚生女儿后,她越发
胖得厉害。几年前那个身材苗条、人见人爱的郑丽敏,现在是走平路都要气喘吁吁,一天到晚无精打采,混混沌沌。
        她想自己是一定得了什么大病,住院、打针、吃药,试过多种方案均告无效。
        “我才30岁不到,一生还长着呢,难道就这样算了?郑丽敏还是不甘心,常去一些寺庙道观里解闷。
        看见道长为村民扎针、推拿、正骨、艾灸,疗效显著,郑丽敏再次萌发了学医的念头。她听从道长的建议,买来中医药大学的教材、《黄帝内经》等一大堆医书,日夜苦读。
        父亲也从家里拿给她几本残破发黄的《赤脚医生手册》和中医古方的书,她就根据医书中的辨证之法和一些验方,给自己开方尝试,吃了许多苦药,效果还是不佳。她转而用《赤脚医生手册》中的针灸办法,为自己针灸、拔罐、放血。郑丽敏女儿常说:妈妈,你对自己真狠啊!如此千方百计自我调治后,身体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天,父亲和母亲又来看她。父亲对她说:陈坤老婆是谁敏啊,我想起你爷爷对我说过的一件事。你爷爷当年曾经跟一个道士学过一种叫艾灸的办法,治好许多人的病。
        坐在一旁的母亲也插话了:你父亲说得有道理,艾是好东西。老百姓干活淋了雨,喝点艾茶、艾酒或者用艾汤洗浴就会好,你试试吧。郑丽敏听后,又去请教道长,道长说:艾灸是高道葛洪的妻子鲍姑发明的,很是灵验。依我看,你身体发胖、喘气、乏力,也许是湿气太重的缘故。艾能怯邪、怯湿,且艾灸是外用,也没多大副作用,你可以试试。
        听了父母和道长的建议,想起自己学过的医学知识,郑丽敏眼睛一亮:艾灸,肯定值得一试!
        当时天台没有艾条卖,她就托人从北京邮购。艾灸几个疗程后,她也没吃什么药,却一天天瘦下去,走路有劲,也不气喘和头晕了。神奇的艾,重新还她一个苗条、姣美的女儿身。
        认识她的人都很好奇:丽敏,你到底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郑丽敏将实情一一道来。此后很多同学、朋友都把她当作养生导师,向她请教艾灸的知识和方法。凡有所求,她都无偿服务。在郑丽敏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许多跟她一样患有肥胖症的朋友都通过艾灸成功瘦身,郑丽敏对艾灸这一古老的疗法充满信心。为了造福更多的人,她决心开办一家艾灸馆
        传统艾灸不方便 易烫伤,烟味大 如何让艾灸更适合当代人
        时光飞逝,郑丽敏的女儿渐渐长大了。机缘巧合的是,某天郑丽敏在道观里结识了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的一位研究员刘教授。刘教授是满清皇家御医的第七代传人,她一眼看中了郑丽敏的女儿,主动提出如果孩子长大想学医,她愿意收孩子为关门弟子。俩人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郑丽敏曾向刘教授提起自己开办艾灸馆的打算,请她担任技术顾问。刘教授不赞成,她从产业经营角度对郑丽敏说:你开艾灸馆,在经济效益上可能不理想。因为人们普遍缺乏艾灸知识,目前大众的养生意识还很淡薄。
        刘教授的建议是基于对当时社会和市场状况的深度研判,但是郑丽敏不甘心。自从听说鲍姑的故事以后,她总是念念不忘鲍姑,念念不忘艾灸。一听到有关艾的产品都买来试用,听到哪里有好的艾灸医师,就跑去请教和体验。
        郑丽敏想不通这个项目的逻辑,特地去拜访道长。
        道长听了郑丽敏的打算,鼓励她说:你有这个想法很好啊。艾灸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治
疗方法,艾灸不但要讲究灸法熟练、准确,还要有上好的艾绒,如此方能事半功倍。
        郑丽敏急切问道:师父,哪里能到上好的艾草?
        道长笑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离鸣鹤观不远的山坡上,就有一种叫做海艾的艾草,当年还是葛洪亲手种植的呢。
        道长还告诉郑丽敏,鲍姑的艾灸方法记载于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之中。
        访问道长回来,郑丽敏从古籍中发现:海艾不但是古老名艾,而且历史悠久。
        她立即托朋友买到一本《肘后备急方》。翻开一看,倍感惊喜:全书共有针灸验方109条,其中有关艾灸的就占了99条。照着《肘后备急方》的方法,郑丽敏在自己身上试验,因为缺少长期实践,疗效并不明显。此外,好多朋友在艾灸過程中也向她反馈感觉艾灸不方便,容易烫伤,烟味又大,都问她能不能生产更加便捷的艾灸产品。
        朋友的询问打开了郑丽敏的思路:是啊,现代人生活节奏这么快,必须寻一种更加便捷的方法,才能让艾灸这种古老的疗法传承下去,推广开来。
        郑丽敏又开始了苦苦的探索,报纸、书本、电视、朋友、熟人……凡是有关艾灸的蛛丝马迹,她都不肯轻易放过。
        有一天,她又打开《本草纲目》,看到湖北省有一种蕲艾,立即前往考察。
        到了湖北蕲春县,她大吃一惊:艾草竟然是当地主导产业,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全县上下合力打造艾草产业,家家户户种艾、制艾。
        在湖北考察的日子里,郑丽敏早出晚归,跑市场,去政府,访农户 ,终于了解到湖北中医药大学有位卢金清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地研发艾草产品,是艾草研究领域的权威,也是县政府聘请的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