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复习注疏.zl
第七课 句法(上)
1、 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形
(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这种名词状语是通过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种行为来比喻句子主语的行为状态。这种名词状语可以翻译成“像……那样地”。
例:“庶民子来”;“人立而啼”;“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这种名词状语是通过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来比喻实施者对待受事者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行为的方式。可译为“像对待…一样地”。
至上励合刘洲成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按)…来”。
例:“晋、楚不务德而兵征”;“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江南火耕水耨”。
情人节发朋友圈的句子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地方)、“向(往)…”。
例:“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秦焚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5)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夜缒而出”;“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每一);“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往日)。
2、及物动词作谓语中心语(述语)能带宾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一般不能带宾语;名词的句法功能一般是主语、宾语或定语,而不作谓语中心语。这是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
3、特殊述宾关系的种类:
1使动关系。即客观上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或某种变化,可加上“使”“让”来理解,译作兼语句。例“破人之与破於人,臣人之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名词与宾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形容词与宾语);“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及物动词与宾语);“晋侯饮赵盾酒”(单及物动词带双宾);“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单及物动词
带单宾)。
(2)意动关系。即句子的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具有什么性质,可以加上“认为”“以为”或“把…当作…”来理解。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名词充当谓语中心语);“不徥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
3)服务关系。指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服务的,可以用“替…或“为…”来理解。例:“晋解张御郤克”;“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请以赵之十五城为秦王寿”。
4)与事关系。使宾语所表示的人得到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加“给”来理解。例:“宋百牢我”;“以其兄之子妻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5)目标关系。表示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某种行为是对谁或向谁而发,可加“对”“向”来理解。例:“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孳孳求奸,不如礼贤”。
6)工具关系。即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工具,可以按“用…”来理解。例:“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7)原因关系。即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按“因为…”来理解。例: “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4宾语前置
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①当“弗”“勿”“不”“毋(无)”“未”“莫”这几个否定词与及物动词搭配的时候,该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果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总是分布在动词之后,而如果宾语时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往往分布在动词的前面、否定词的后面。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②当指示代词宾语前置加标记助词“之”时,总是位于否定词之前。例:“吾斯之未能信”;“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
2)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大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许子奚为不自织”;“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王者孰谓?”
3)代词“是”“此”“斯”作宾语前置。
①作动词宾语直接前置。例:“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唯”;“唯你是问”。
②用“之”标记。例:“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其斯之谓与”。
③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4)其他宾语前置。
①用“之”“是”“斯”“兹”“焉”“彼”等做标记。例:“其我之谓也”;“岂不谷是为?”;“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②作介词“以”或“与”的宾语前置。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鸟兽不可
与同”。
5、介词短语的位置。介词短语即介词及其宾语构成的短语,不同的介词短语的具体分布位置主要不取决于介词短语与谓语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而取决于介词的不同。(例略)
6、数量词修饰名词的分布位置。数量词可在名词前也可在名词后。例:“王宾文武丁伐十人”;“俘人十有六人”。
7通假字:
(1)音同音近是通假的必备条件。这里的字音是指通假现象出现时的读音。
(2)除了音同音近,还需确有其证。就是说在古籍中能到若干相同证据,以证明某字通假情况属实。
第八课 句法(下)
1、古代汉语中不同类的体词谓语句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也”字的用于不用有差异。
2、体词谓语句是指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充当句子谓语的句子。它与通常所说的判断句不是一个概念,它包括判断句,也包括说明、描写、列举和表示原因等体词作谓语的句子。
3、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的语义类型:
1)表示判断。主谓间可加“是”字理解,句末多“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子诚齐人也”;“此则寡人之罪也”。
吴亦凡现任女友2)表示比况。主谓间可加“如”“像”“好比是”等理解。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夫鲁,齐晋之唇”。
3)表示说明或列举。主谓间可加“数”“归”“是”“有”等理解。例:“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
4)表示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种特征的描写。翻译时加动词,句末无“也”。例:“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赵薇 我小燕子回来了
5)表示数量。例:“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6还珠之鸿燕传书)表示原因或条件。可译为“是…的原因”、“依靠(凭借)…”。例:“乱政亟行,所以败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夫战,勇气也”。
4、句子的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同时谓语所表示行为是对受事主语有消极影响的行为或者是出乎意料的行为,这样的句子叫做被动句
5、被动句的种类:
1)施事成分不出现的被动句。主语表示受事者,施事者不出现,又称之为意念被动句。例:
“事两君者不容”;“项羽是以兵大败”。
2)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①、动词+于+施事者。例:“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②、见+动词。例:“乐羊以有功见疑”;“请勿见笑”;“请勿见怪”。
③、见+动词+于+施事者。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④、为+施事者+动词。例:“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不为酒困”。
⑤、为+施事者+所+动词。例:“楚遂削弱,为秦所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被+动词。例:“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6、古代汉语比较句有三种:等比、差比和极比。
7、等比:等比也可称比况,表示两种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两种形式:
中国十大品牌内衣1)谓语中心语由“同”“异”“齐”“侪”“拟”“侔”“比”“殊”“一”“等”等充当,比较对象用“于”或“与”引出。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
2)谓语中心语由“如”“若”“似”“犹”充当。例:“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差比:差比表示两种事物相比较,一种事物甚于或不及另一种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被比较的对象,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其中比较内容一般由形容词表示,充当谓语中心语。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吾与徐公孰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9、极比:极比表示特定范围内的事物没有甚于选定的比较对象的。极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否定形式,另一种是反问形式。
1)否定形式。可以翻译成“没有……能比得上……”。例:“祸莫大于不知足”;“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反问形式。可以翻译成“哪里能比……”或“哪里比得上……”。例:“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若之力奚若我哉!”;“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
10强调: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引起交际对象对某一部分信息的特别注意或重视而采取一定的手段使相关的语言成分得到凸显。
11、古代汉语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进行强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位。即用改变句子成分的分布位置的手段来实现语用上的强调。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倒装”。① 谓语易位。例:“甚矣,汝之不惠”;“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② 状语易位。例:“吾日三省吾身”;“ 公怒,鞭师曹三百”;“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③ 宾语的临时易位。例:“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2)加助词“之”。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3)加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例:“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维三代尚矣!”;“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12省略:为了表达的简洁和经济,而将某些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成分省略掉。
13、省略的四种情形,即语境省略、常识省略、风格省略和修辞省略:
1)语境省略。省略在上文中已经出现的成分或下文中将要出现的成分的情况,是最常见的省略方式。如“孟子见梁襄王,( )出,( )语人曰……”中括号里都承上省略了主语“孟
子”;“ 竖子不足与( )谋”介词“与”后省略了宾语“竖子”;“ 且告以族,不( )以名”中“不”后省略了谓语“告”;“ 夏后氏五十( )而贡,殷人七十( )而助,周人百亩而彻”括号了探下省略了中心语“亩”;“ 毋妄言,( )族矣!”中括号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设的分句“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