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思考题
总绪论
谈谈你对文学史研究基本方法的认识
①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也就是说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②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重视文学对读者的特别感染能力。
③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过程
④文学的演进本来就是和整个文化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家往往兼为史学家、哲学家、书法家、画家等,他们的作品往往渗透着深刻的文学内涵,有了文化的视角,文学史研究才有深入
绪论
一、试述先秦文学的形态。
首先,文史哲不分,先秦有些文学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其次,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在楚地民风、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最后,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指实。
二、简述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情况。
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一个由巫到史,到贵族、到士阶层的演变过程。(1分)夏商到周初,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今天所见的甲骨卜辞,《周易》卦爻辞,都是出自巫觋之手;(1分)周王朝建立后,史官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当今保存下来的先秦史传文学作品,主要出自史官之手;(1分)西周时期,文化由贵族垄断,贵族是西周、春秋时期文学的主要作者,《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贵族所作。(1分)春秋末期至战国,文化知识由贵族转到了士的手中,这时期的说理散文,即主要出自士的手中。(1分)
三、谈谈先秦文化对先秦文学发展演变的促进作用。
先秦文学大致上可以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夏商之时,文化以宗教为主,所以夏商文化往往与宗教有关。同时,巫史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周初分封制的推行,礼乐文化成为
主流,所以周代文化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春秋战国的文学家还关注政治,构想理想社会,史学和说理散文长足发展。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思想界活跃,各派人物纷纷著书立说,阐述政见,百家争鸣。产生了不同前代的、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
二、解释:
1.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
2.神话的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发展谱系。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世神话 、 始祖神话 、 洪水神话 、 战争神话 、 发明创造神话 。
四、简答
1.《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体现在什么方面?
(1)保存神话最多且相当古老,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2)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象。(3)《山海经》神话看似零散,却有某种“系统性”。书中的神话形象按其神权的大小,表现出一定的尊卑次序。
2.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①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后生爱民意识。③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明星裸体照3.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 《诗经》
一、背诵和熟读篇目:《关雎》、《伯兮》、《氓》、《君子于役》、《溱洧》、《伐檀》、《硕鼠》、《蒹葭》、《七月》、《东山》、《采薇》、《生民》
二、解释:
1.风雅颂:《诗经》的体制可以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
如果爱情可以看天气决定可能比较舒缓。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歌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吧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客房部工作总结
3.四家诗:《诗经》到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诗、齐诗、韩诗和古文毛诗,后世称其为“四家诗”。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4.毛诗:是西汉鲁人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的古文《诗》,也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五百多年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 《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 “ 诗三百 ” ,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4.《诗经》十五 “国风”,共 160 篇。
5.《诗经》中的“雅”分 大雅 和 小雅 ,前者有 31 篇,后者有 74 篇,共 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 周 颂、 鲁 颂、 商 颂,它们分别有 31 篇、 4 篇和 5 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鲁诗 、 齐诗 、 韩诗 、 毛诗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申培 、 辕固 、 韩婴 和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毛诗” ,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 毛亨 传,东汉 郑玄 笺,唐 孔颖达 疏。《诗集传》是南宋 朱熹 注的。
9.《诗经》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它们是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 农事 、 燕飨 、 怨刺 、 战争徭役 和 婚姻爱情 。
10.《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赋 、 比 、 兴 ,它们和 风 、 雅 、 颂 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 ”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也 ”。
11.《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
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生民》 、 《公刘》 、 《绵》 、 《皇矣》 和 《大明》 5篇。
四、简答
1.《诗经》包括了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订的一些消息。《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燕飨中的乐歌等。这些作品的编集成书,汉人认为经过孔子的删定。也可能是周王朝乐官在《诗经》的编辑和成书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概在公元前六世纪,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2.《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试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如《大雅?生民》;(2)农事诗,如《豳风?七月》;(3)战争徭役诗,如《小雅?采薇》、《王风?君子于役》;(4)政治美刺诗,如《大雅?崧高》、《魏风?硕鼠》;(5)燕飨诗,如《小雅?鹿鸣》;(6)婚恋诗,如《卫风?氓》、《秦风?蒹葭》。
3.《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其中一篇的内容。
《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生民》、 《公刘》 、《绵》、《皇矣》和《大明》5篇,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生民》写始祖后稷的神异诞生和他对农业的贡献。
4.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
梁思浩被打采薇末章将叙写景、记实、议论、抒情结合起来,通过兴与赋的完美结合,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到生命流逝的体验,对战争的否定,感人至深。(2分)
其中前面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既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通过今与夕、春与冬不同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的生命在战争中流逝的感伤。可谓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发人深省。(3分)
5.分析《君子于役》写景的特点。
《王风?君子于役》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黄昏时候,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似的写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
6.分析《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全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巧妙地将事件过程和弃妇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的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到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
果断坚决的性格。
7. 分析《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运用了比兴手法。用桑叶的盛于衰比喻女子容貌的衰与婚姻变化。同时,也是写桑这一自然的景物来引起议论,写出了弃妇从结婚到被弃的过程。“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也运用了比兴手法,“鸠“比喻配偶或恋爱者,整句比喻了女子不应过分的沉溺于爱情之中,而应有理智。
五)论述
1.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
①《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张一山和谁长得像
②赋比兴是诗歌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③采用“四言二拍”的句式,节奏感强。
④多用重章叠句的章法结构,表现了动作的进程或情感变化。
⑤在语言方面,多用连绵词、叠词来摹声绘形和多种多样的押韵方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2.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由此肇端而形成。
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诗经》所创立的比兴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3.分析《关雎》的艺术特。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①《关雎》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之心。后三章,想着若和她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作者热烈奔放的感情,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大胆的追求和对自己情人的热切思念,洋溢着痛苦而快乐的情调。
②一、二、四、五章的前两句均用了“兴”的手法,先写“鸠”、“荇菜”,再写男子女子爱恋的发展,生动的表现男子对倾慕女子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4.分析《蒹葭》的艺术特。
诗歌是先起兴后再以赋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