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中国移动的客户10086,服务专员会用甜美的嗓音告诉你:“手机上网,每KB流量收费0.01元。”如果你对KB没概念,再追问一句,还是那个甜美的嗓音也会告诉你:“1KB=512个汉字,1MB=1024KB,1GB=1024MB。”
你首先想到的是一种节约手机上网费用的方法: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套餐。5元/月包30M,10元/月包70M,20元/月包150M,100元/月包2G……没错,如果你选择了手机上网,流量套餐必不可少,然而,它又真的能帮你省钱吗?
被风潮吸引,尝试手机上网,月底发现,多了几元十几元的流量费用。
为省话费,办理了5元30M的流量套餐,上网多了,原来的套餐也就渐渐不够用了;套餐升级,从每月5元30M,到10元70M,再到20元150M,此时,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习惯。
手机通讯从2G到3G的进化中,更换了智能手机,众多功能都要依赖无线网络,于是原来以M为单位的套餐显得单薄了,100元2G的套餐,那不是必要,而是必需的选择……
手机上网流量控制关于套餐,还有一些潜规则。以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一款月租费为12元的资费套餐为例,套餐内含有20M的GPRS流量,然而你在月终时,却很可能发现,尽管上网流量没有超出20M,却依然有0.01元/KB的流量计费。原因在于,这些包含在手机资费套餐内的流量,仅限于在本地使用,漫游时则需要单独计费。而这些附加条款,在你办理资费套餐时难免不被忽视。
流量黑洞
关于流量,手机上网用户并非没有对运营商发起过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指责在于一点:运营商有对套餐流量使用预警的责任。
这场斗争,手机上网用户们有些意外地赢了。现在,各运营商们都会在用户手机上网流量即将用完时给予短信提醒,网上营业厅上,也可以查询到当前的流量使用情况。
可有了提醒,却依然不能避免流量超支。那是因为,关于流量,总有那么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
潜规则一:流量数据延时统计。收到流量即将超出套餐限制的提醒,即关闭了手机上网功能,结果查询话费时,发现仍多出了166M。目前系统对手机上网流量的统计,有延时的可能,而原因是“技术问题”。
潜规则二:自动更新偷跑流量。智能手机可以下载众多的应用软件,而这些应用程序中,很多带有自动更新功能。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更新,流量就这样偷偷溜走。
潜规则三:你不知道的计费通道。有多少手机网民知道,中国移动除了GPRS和WLAN网络通道外,还另外有一个CSD网络通道17266拨号上网?CSD通道是手机上网技术发展早期的一种网络模式,至今一直与GPRS并存。在GPRS网络覆盖不全或无法连接时,用户继
续使用手机上网业务,手机终端便自动从GPRS网络跳到CSD通道,通过17266拨号方式连接移动互联网,从而产生17266费用。与GPRS上网以流量计费不同,17266拨号上网以上网时间计费,每分钟0.15元。这一费用不包含在任何上网套餐内。尤其对于没有关闭手机网络习惯的用户而言,一旦无意中进行了拨号上网,这种以时长计费的方式无疑是费用的杀手。
潜规则四:免费服务“附加”流量。针对手机上网,运营商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附加服务。“手机冲浪”便是很多2G用户都使用过的服务,它其实是一种模拟浏览器,使普通使用WAP的上网手机即可访问互联网站点。这一服务免申请,不收费,只需通过“冲浪”页面上的链接,便可访问相关互联网网站。
(骆冰摘自《商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