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种子生理成熟 种子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2种子形态成熟 种子完成了种胚的发育过程,结束了营养物质积累,种子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特征。
3种子发芽势  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4种子休眠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成熟或种子存在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休眠
5种子被迫休眠 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若能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种子就能很快萌发。这种处于被迫情况下的种子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或叫浅休眠。如杨、榆、桑、栎类、油松等种子。
6种子生理休眠  种子成熟后,即使有了适宜发芽的条件,也不能很快萌发或发芽很少,这种情况称为生理休眠,或称深休眠。如红松、白皮松、杜松、椴树等种子。 通常所说的种子休眠,实际上是指生理休眠。
7营养繁殖苗 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
8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指树种特性与栽培地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树(要求的条件)与地(提供的条件)的吻合程度尽可能高]
9引种驯化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使野生树变成栽培树,外地树成为本地树的经济活动。
10土壤酸化处理 是指对偏碱性土壤进行处理,使ph降低的方法。
11树木结实间隔期  结实大小年现象。两个相邻大年(丰年)间隔的时间称为结实间隔期
12种子千粒重  千粒重(one thousand-seed weight)是指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以克表示。
13种子发芽率  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age 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4种子寿命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15扦插繁殖  取植株营养器官一部分,插入疏松湿润的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扦插繁殖(Cutting)是营养繁殖的一种。
16嫁接亲和力  亲和力:砧木嫁接上接穗后,愈合和生长的能力。亲和力强,嫁接易于成活,生活正常;反之,亲和力差,成活困难或不能成活,即便成活,但以后生长较差,产生不亲和现象。
17叶面施肥  用机械的方法将按一定的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雾到叶面上。
18种子安全含水量  安全含水量:种子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含水量。
19种子普通干藏:(梓树、紫薇、紫荆、腊梅、山梅花等)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麻袋、箱、桶等容器中,再放入阴凉而干燥(相对湿度50%以下)的室内。
20种子湿藏法  将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贮藏在湿润、低温、通气的条件下。
21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也称无性繁殖(clone,即克隆),它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作材料进行的繁殖。根据所用的具体材料不同可分为扦插(插条、插根、插叶)、嫁接、压条(高压、低压)、埋条、埋根、分株(蘖)、组织培养等。
22苗木活力 苗木被栽植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成活和生长的能力。
23回缩修剪 将多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有促进生长和抑制生长的双重作用。
24短截修剪  短截、短剪,把一年生枝条剪去部分,目的刺激剪口下的侧芽萌发,抽发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枝开花。
25长期假植 起苗后至翌春栽植前,整个冬季苗木根系都处于用土埋盖的条件下,称越冬假植或长期假植
26短期假植 临时假值:起苗后或栽植前的短期假植称为临时假植。
二、填空
1、大型园林苗圃生产用地区划,一般应包括(7个)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
引种驯化区、)其它:温室、大棚、标本区、温床等
2、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4个)1).种皮结构  2).种子化学成分 
3).种子成熟度4).种实含水量高→生命活动强  低→生命活动弱
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因(4)    1.温度  2.空气相对湿度  3.通气条件4.生物因子(虫、微生物等)     
3、种子催芽的主要方法有(5个)①低温层积催芽②变温层积催芽③水浸催芽:④机械损伤法:机械方法捣(磨)破种皮。⑤其它方法催芽:浓硫酸、碱液、洗衣粉(草木灰)。
4、影响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 4个)  (一)植物遗传性 (二)母树及枝条年龄(三)枝条着生位置及生长情况(四)插条长度与留叶数 (五)环境因子 
5、根据形成的部位不同,可将插条的生根类型分为 ?和?两种。(一)皮部生根类型:形
成层与髓射线交界处薄壁细胞(杨、柳、槐等) 或木质部射线细胞(水杉)分裂→根原始体→不定根。                                                                                                                                                                                                                                                                   
(二)愈伤组织生根:伤口薄壁细胞分裂→愈伤组织→根原始体→不定根。如国梧桐、加杨等。
6、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
7、影响嫁接成活的因子主要是  3个)
()亲和力(二)植物的生理特性(三)砧木、接穗的年龄与发育状况(四)外界环境条件
8、苗圃耕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 平地、耕地、耙地、镇压、中耕         
9、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整个生命周期生长快慢呈————曲线。(一)胚胎期:种子成熟→发芽;
(二)幼年期:发芽→首次开花结实;
(三)青年期:首次开花结实的3—5年;
(四)壮年期:青年期结束→结实能力显著下降;
(五)衰老期:结实能力显著下降→植株自然死亡。整个生命周期生长快慢呈‘s’曲线
10、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受(5个)因素的影响 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
11、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4个)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变: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12、在混交林中,树种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可简单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1生理生态作用    2)生化作用    3)机械作用    4)生物作用            
13、树种混交类型可分为  4个)+主、主+伴、主+灌、主++           
14、为提高苗木栽值成活率,定植时需对树木进行处理,其措施主要有 5个)冠根修剪、树木定植、树体裹干、固定支撑、搭架遮荫
13、园林树木的修剪方法包括(7个)(一)截(二)回缩(三)截干(四)摘心与剪梢(五)疏(六)抹芽和除蘖(七)其它修剪方法 伤、变、放
14、大树移植栽植后养护措施包括 6个) 支撑、裹干、水肥、搭棚遮阴、树盘处理、树体防护
15、在无土岩石地栽植树木时,通常要进行立地条件改造,主要措施有(3个方面)  客土改良:局部打碎式爆破后填入客土。 斯特比拉纸浆喷布、水泥基质喷射       
16、屋顶花园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有 3个)1)地毯式(2)落式(3)庭院式
17、园林树木短期修剪根据修剪强度分为 4个)1).轻短剪(剪去枝条总长的1/5-1/4
2).中短剪(剪去枝条总长的屋顶花园植物1/3-1/2
3).重短剪(剪去枝条总长的2/3-3/4
4).极重短剪(仅保留基部2-3个芽)
18、按照园林苗圃育苗种类可划分为专类苗圃、综合性苗圃
19、常见的播种方法有__条播_、点播___和__撒播_三种。
20、土壤追肥的施用方法有_土壤追肥:干施(撒施、条施)、湿施、叶面追肥(根外追肥)三种。
三、单项选择
    1、园林苗圃生产用地面积一般应占总面积的___。
    A6070%        B6575%
C7080%        D7585%
    2、建立母树林时,所选林分周围___范围内应没有同树种的劣等林分。
    A50m    B100m    C150m    D200m
3、下列适宜于采用湿藏法的是___。
A、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      B、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
C、不具有深休眠的种子      D、呼吸作用微弱的种子
4、进行种子净度测定时,下列属于废种子的是__。
A、完整的、发育正常的种子   
B、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和不能识别的空粒
C、严重损伤的种子和无种皮的裸粒种子D、不属于被检验的其他植物种子
5、与夹杂物比重不同的中小粒种子,其净种方法适于__。
    A、风选    B、筛选    C、水选    D、粒选
6、进行发芽试验,一般植物适宜的温度为___。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7、从播种到幼苗出土的时期为___。
A、出苗期    B、幼苗期    C、速生期  D、苗木硬化期
8、播种后应立即覆土,覆土的厚度一般应为种子直径的___倍。
    A12    B23    C34    D45
9、对降水丰富、土壤潮湿的地区,苗床宜采用___。
    A、高床    B、低床    C、平床    D、垄作
10、大树移植的最佳时期是   
A、晴天  B、阴天      C、雨天      D、夜间
11、裸根移植适用于胸径小于      cm的落叶树种。
A5cm以下                  B5—10cm     
C10—15cm                D15—20cm
12、选择适宜的栽植小环境以及人为改造栽培小环境,使引种栽植地与引种相适应称为       
    A、顺应性引种驯化        B、保护性引种驯化
    C、改造性引种驯化        D、强迫性引种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