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守井人”刘严:以红精神护清水北送
作者:冯杰 罗丹 张博伦
来源:《党员生活·下》2021年第11期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们对汉江的感情格外特殊,很多人称呼这条江为“外婆河”。相比黄河、长江润泽华夏、万里奔流,汉江更平静、更温润、更亲和地滋养着江边世代生活的百姓,一如人们对“外婆”的记忆。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清流一路北上,发挥出更大作用。作为水源地之一的湖北十堰地区,全市350多万人民在党建引领下为保护水源质量、库区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成为十堰市上下的集体共识。几年间,十堰各个地
冯清个人资料
方涌现出一批批红“守井人”,他们用一腔热血诠释着这份时代担当,为“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奉献力量。
        刘严,中共党员,十堰市郧阳区公安分局五峰派出所所长,同时也是辖区40多公里汉江段的河湖警长。他日夜巡河值守、打击非法捕捞、宣传护河政策、保护沿河环境,2020年被十堰市委授予“最美守井人”称号。冬日将近,记者溯汉江而上,来到十堰郧阳五峰乡,走进这位“守井人”的生活。
        用“脚”扎下篱笆
        虽近立冬,但汉江水量依然丰沛,在最宽处,犹有长江的恢弘气度。早晨七八点,雾洒江面,斜阳映照出“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江面上水流缓缓,却难见一舟。刘严说:“渔船都上了岸,现在很少有私人船只了。”刘严一边介绍一边缓缓开着车,观察着江面的情况,正式开始了他一天的巡河工作
        刘严巡河有时开车,有时走路,5人一组,巡视江面。对非法捕捞、非法垂钓者进行制止和劝离,时常还要收拾江边遗留的垃圾。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巡河是他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刘严生长于十堰丹江口市,童年记忆中满是汉江的影子,得知家乡被确定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后心中莫名自豪。“这是对家乡环境的认可,以后便能与北方同胞尤其是首都人民共饮一江水了。”刘严甚是激动。
        2011年,大学毕业的刘严进入了公安队伍,被分配至十堰市郧阳区柳陂派出所。除了侦办案件、维护治安等常规工作外,当地的警察也经常参与到打击污染、非法采砂等涉水案件中去。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的理念在全市贯彻和推广,尤其是2019年开始的“十年禁渔”更是把“守井”推向新高度。巡河便在此时成为了刘严的常规工作之一,守井的相关工作也占到他全部工作量的30%以上。
        “五峰乡的这段汉江里盛产翘嘴鲌和鳜鱼等高档鱼种,护渔的压力很大。”刘严说,“在夏季,我们的要求是24小时巡守,分批次联合护渔志愿者不间断巡河,防止非法捕捞。”
        本以为巡河只是辛苦、枯燥的普通差事,可实际情况不止如此。
        去年4月,派出所接到众举报,称江面上有疑似非法捕捞。接到报警后,刘严迅速组
织力量到渔船活动区域蹲守。
        此时的江风依然寒冷,但刘严和同事却隐蔽在草丛里一动不动,时间久了,牙齿和腿肚子都在打颤。但整整一夜却没有动静,大家都有些想放弃,刘严不停给大家鼓劲,终于在天刚破晓时,发现了停靠岸边准备卸货的犯罪嫌疑人权某和熊某。
        看到目标出现,疲倦一扫而空,大家纷纷扑向船只。看到突然出现的警察,权某惊慌之余还想反抗。他居然拿起电鱼用的电棒捅向抓住船舷的一名民警。民警的面颊鲜血直流,但抓住船舷的手却依然牢固,刘严飞身上前按下了权某。“真是万幸,那个电棒没有通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回想当时,刘严仍心有余悸。
        43公里沿河公路、15个沿河村庄,哪里有桥梁、哪里是沟渠,刘严再熟悉不过,他用脚步为辖区汉江的生态环境扎起了一道篱笆。
        用“心”磨炼本领
        当好一名“守井人”,除了坚持与辛劳,更要用心。自“守井”成为一种使命,刘严便不断在这件事上花心思、想实招。
        要想护好这口“井”,必须了解它。为掌握全区河湖管理的最新资料,刘严决定调研全部河道。全区拥有市级河湖6条、区级河流43条、乡村河道更多达93条,调研工作谈何容易。有人劝他:“做这个事太费劲了,之前的资料又不是不能用。”刘严却一定要拿到最新信息。
        2017年,刘严与另外几位同事爬山沟、涉险滩,走街串巷,能开车的开车,不能开车的走路,把郧阳区这100多条河道第一手的资料全部掌握在手、熟记于心。
        4个月时间,刘严没怎么回过家。风吹日晒下,这个90后的小伙子苍老了许多,但通过这次调研,刘严不仅对河道情况如数家珍,还发现了各类问题。他积极向各级部门报送涉水要情专报12次,整改安全隐患70余处,解决涉水问题30余件。
        在工作期间,刘严也注意思考水域保护管理的新模式。他牵头制定的《郧阳区公安分局实施河湖警长制工作方案》,实现了每条河流湖泊都有民警执勤,都有警长负责的“守井”新模式,并推行开来,沿用至今。
        在打击非法捕捞上,刘严与同事应用现代化手段成功破获了7.23重大系列非法捕捞案,提炼出了全新的技战法并在全省推广。
        在汉江五峰段,有一段水域曾被称为汉江翘嘴鲌的天堂,而多年的过度捕捞,让这种鱼逐渐消失了踪迹。刘严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自从当上了这条河段的警长,刘严就不停想着办法打击非法捕捞。
        偶然一天,一名非法售卖野生翘嘴鲌的鱼贩被抓获。细心的刘严忽然想到可以从鱼贩这里反向追踪盗捕者。通过电话记录、交易记录查,再对比其他盗捕案件,刘严发现凌晨2点到4点是盗捕嫌疑人和鱼贩之间交易的高峰期。
        通过技术手段,刘严和同事发现,有14人在這一时间段频繁交易,且数额较大,其中一些人还有非法电鱼的记录。
        通过侦查,刘严锁定了这几人的活动区域。此刻已是盛夏,天气酷暑难耐,江边蚊虫更是密密麻麻。但刘严和同事却在草丛里连续蹲守了几个晚上,蚊虫蛇蝎早已见怪不怪。“想着能把这些盗捕者抓住,让这些鱼种再回到汉江,就值得!”刘严很坚定。
        2020年7月23日晚,天气炎热,刘严知道这是盗捕的“好时机”。果然,凌晨时分,两艘渔船随着沉闷的马达声出现在刘严的视线里。月光下,渔船上约摸有十多人,拖着刚打的渔获寻岸下船。他们手中还拿着刚使用过的电棒,其瞬间电压足够致死,情况比预想的危险。
        而船只刚刚靠岸,刘严与其他同事立刻冲上前去。强光手电四下照射,警笛到处响起,犯罪嫌疑人束手就擒。
        此一举,彻底端掉了这个涉及湖北、陕西两省共计15人的非法捕捞团伙。50多起非法捕捞案因该团伙落网一举告破。
        五峰出了个“刘神探”,刘严因破获此案在当地出了名。自此,刘严管辖的这段江面基本杜绝了非法捕捞。
        用“情”为民解难
        守井护河,守护的不仅是这一片山水,也是守护一方百姓的幸福生活,既要有“法”更要有“情”。
        五峰乡红椿沟村的杨树林(化名),祖辈生活在汉江边,他的家建在江边公路旁的山坡上。他的父亲一生行船,杨树林也有着一手操舟捕鱼的手艺。一直以来,下江捕鱼是杨树林补贴家用的一个主要来源。
        “山离不了个耙耙,水离不了个划划。”杨树林告诉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从祖宗传下的话。可突然要禁渔,还是十年,他当时根本就想不通。“我也没偷没抢,怎么就不行了呢?”于是,杨树林走上非法捕鱼的道路,之后被刘严抓获,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然而,刘严对杨树林这类的非法捕鱼者格外“关心”,他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什么是南水北调,为什么要保护汉江,禁渔到底是为了谁。杨树林回家后,刘严帮忙联系相关部门,为杨树林争取到护渔志愿者的工作,每天巡河护河,按月发放生活补助。
        如今的杨树林,从曾经的非法捕捞者变成了村中的专职护渔员,并成为村小组组长。
        退渔禁捕,村民需要让渔船上岸,切割后处理。有的村民刚做好的船,马上就要当废铁卖掉,心中着实不甘。
        五峰乡大树垭村村民兰老汉对于渔船上岸的政策一度非常不满。“谁动我的碗,我就砸谁的锅。”对前来执行政策的工作人员,兰老汉统统都轰出了门。
        得知此事后,刘严主动上门,一开始老人不配合,但看到这个执着的年轻人态度友善,又来了很多次,终于肯让刘严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