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分手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审核者
授课时间
2018.05.18
课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言实词,能准确翻译全文。 
(2)复述、表演文中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以读解文,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教学重点
1、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理解课文。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教学难点
1、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2、掌握辩论的一些技巧。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这个地方是哪里?(学生看屏幕上的卫星地图,回答)对,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所在的地方——凤阳县大庙中学。在我们的南面一公里多的地方,大家看有一条河流,我们叫它什么?(学生回答)对,它叫濠河,我们这里是濠河的上游,顺着濠河往下游走,我们就会一直到达淮河。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有一个城镇叫什么?(学生回答)对,叫临淮镇,我们现在将要学习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记载的故事就发生在临淮镇胡府村附近的濠河岸边。
二、整体感知课文。(8分钟)
1、学生听读课文。(1分钟)
教师播放多媒体朗读音频,学生听读课文。
芒果怎么催熟2、朗读课文(2分钟)
1)学生1人朗读课文。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生字词注音、释义。(2分钟)
1)濠(háo)梁:濠水上的桥。
2)鲦(tiáo)鱼:一种白小鱼。在凤阳县当地俗称“子”、“大子”、“鲦”。
3)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4)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5)安:怎么<安知鱼之乐>;在哪里<‘汝安知鱼乐’云者>
6)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单杠4练习子固非鱼也>
4简介惠子1分钟)
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
5、学生对照课文逐句翻译,疏通文意。(2分钟)
学生1-2人翻译课文。
三、学生熟读课文,理清双方对话思路,并根据对话要点复述文中的故事。(3分钟)(板书)
庄子:“鱼之乐”      ——发出感叹   
惠子:“安知鱼之乐”    ——首先发难
庄子:“安知我不知”     ——反唇相讥 机智巧妙
惠子:“子不知鱼,全矣”  ——逻辑判断
庄子:“循其本”      ——回转话题
学生1-2人复述故事。教师评价。
四、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庄子和惠子的对话。尽量用现代白话进行表演,尽量还原对话的原意,尽可能还原对话的语气。3分钟)
(教师补充开场白)两千三百多年前,在一个晴朗而又温暖的天气里,在美丽的濠河边,伴着清风,和着鸟鸣,一鲦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合作探究课文内容。(20分钟)
1、本文记载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记载了庄子惠子在濠河边游玩时关于河中的鲦鱼是“”还是“不乐”的一场辩论。(加粗字板书)
2、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明确:一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言上的巧妙和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3、根据二人的辩论,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明确:(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庄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鱼之乐”,他回答“从濠上知道”,实际上是答非所问,偷换概念。)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4、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如果你是庄子,你会怎么说?
(学生分组辩论)
教师小结: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还可以说:你不是我,当然不知我,更不知我有知鱼的本领;你没有知人、知鱼的本领,不等于我也会像你一样,我虽然不是鱼,但我却有知鱼的本领,我一开始就告诉了你,“鲦鱼出游从容”,我们都知道,鲦鱼是极容易受到惊吓的,但它们在水中却游动得从容不迫、无拘无束、悠闲自在,行动是心情的外在表现,比如欢笑说明快乐,痛哭说明悲伤,人和鱼虽不同类,但道理相同,我就是通过鲦鱼从容的表现知道它们是快乐的。
5、辩论不分输赢,庄子和惠子其实也不分上下,他们的答话各有所长,各有各的智慧,他们的智慧都体现在哪呢?
庄子:超然物外、重主观感受   
惠子:求真务实,重逻辑推理(加粗字板书)
这场看似激烈的辩论实际上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是在自说自话。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很大不同,其逻辑出发点是相悖的。惠施靠逻辑、靠分析、靠推理、靠思辨等方法去探求理性的真理;而庄子却靠直觉、靠感悟、靠想象、靠启迪等方法去体味感性的真理。惟有首尾两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我知之濠上也是真正的直觉与感悟。
6、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但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7、我们先把这场千古争辩放一放,来关注一下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他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明确:因为庄子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所以在他看来,那濠水里的游鱼是快乐的。
    其实,鱼是否快乐,不在于鱼,而在于人;人的内心快乐,则一切都快乐,人的内心痛苦,则一切皆痛苦。庄子睹鱼而乐,乐在庄子本人。外物变化只是现象,内心的感受则为真知,所以身是根,心是本体,这是庄子作为旷世高人的境界。
庄子说过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天人合一。本文即宣扬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板书: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8、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应该怎样学习庄子和惠子的智慧?
应该既不失惠子的理性,又不忘庄子的感性。在今天高楼大厦林立,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离我们渐远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的精神的回归,让我们开启庄子之门,让生活中多一些意趣。
六、根据课文对话思路,试着背诵课文。(5分钟)
学生试背课文。
七、拓展延伸。(4分钟)
1、凤阳地名的演变。
古为淮夷之地,钟离子国、钟离县(治临淮关)、钟离郡(治临淮关)、豪州(治临淮关)、濠州、临濠府(治临淮关)、中立县、中都、临淮县、中立府、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即今府城),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2、濠州八景:棋盘晚照、花坞春晴、升仙桥迹、广教风铃、濠梁观鱼庄台梦蝶、凤池秋月、水濂清韵。
3、凤阳八景:
1)古凤阳八景:谯楼归市、九华屏障、龙兴晚钟、明陵风雨、蚌埠珠流、濠梁观鱼钓台春涨、浮桥烟锁
2)新凤阳八景:谯楼归市、九华屏障、龙兴晚钟、明陵风雨、韭山仙境、濠梁观鱼钓台春涨、浮桥烟锁
4、八景中与庄子有关的是:
1)濠梁观鱼
据《临淮县志》载:濠梁在城西南七里 濠梁又称九虹桥,在原濠州城西南7里处濠水之上,有石绝水,谓之濠梁。在今临淮镇胡府村境内。元时于此修桥九梁,因名九虹桥。明《中都志》云:“古之濠梁即此也,庄子惠子尝观鱼于此。”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濠州七绝》之一《观鱼台》有诗如下: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若信万殊同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昔日之梁早已不存,观鱼台废为遗址。
2)钓台春涨:
钓台又称庄惠钓鱼台,位于临淮关镇南老塘湖中,原为濠河岸边一个高岗。相传庄子惠子曾在此垂钓。濠河东濠水有二源,东出濠塘山,西出镆邪山,由于春季雨水多,二水合流至此,湾洼地积涝成湖,数里之内,水天一,唯钓台孤兀于水中。今钓台遗址已不可寻。
3)庄台梦蝶: 
  庄台指庄子墓,又称庄子台、逍遥台,位于原濠州城东门内,开元寺后部。庄子生前常居濠上,开元寺西梦蝶坊,相传为庄周寓居之地。《中都志》梦蝶坊大唐官府怎么加点条:庄子云,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蝶也,俄而觉,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梦为周欤?周尝寓此故以名坊。世传庄周死后葬在开元寺后,唐开元中,濠州防御史梁延嗣因遗冢垒土为台,取其书篇名《逍遥游》中“逍遥”二字命名,宋苏轼有《逍遥台》诗,故有庄台梦蝶一景之说。
  历代文人,多来此凭吊抒怀,留下不少诗篇。明永乐进士,邑人郭震有《庄台梦蝶》诗:“台锁风霜不记秋,先生高致孰能俦。谈玄不起威王聘,独善难分黔首忧。栩栩庄周俄梦蝶,蘧蘧蝴蝶梦庄周。庄周蝴蝶俱成梦,都付吴山楚水头。”
  庄台和梦蝶坊遗址,在今临淮关镇东面,城里村东北。
八、小结:高考考几门1分钟)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快乐,而是我们的心里没有阳光,所以感受不到快乐。庄子在看到游动的鲦鱼时,看到的是鱼的自由自在,心生感念,物我合一,觉得鱼是快乐的。其实是因为此刻的庄子他自己的内心是自由的、愉悦的。如果我们每时每刻,内心都是自由的、愉悦的,那么,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同样充满了情趣、充满快乐吗?只要内心拥有诗意,生活就有诗意。
让我们的心充满诗意吧,这样的生活才是美满的。
教后 修改
作业设计
1、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积累拓展三”中第34小题。
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鱼之乐”      ——发出感叹   
惠子:“安知鱼之乐”    ——首先发难
庄子:“安知我不知”     ——反唇相讥 机智巧妙
惠子:“子不知鱼,全矣”  ——逻辑判断
庄子:“循其本”      ——回转话题
                小女花不弃莫若菲结局不乐
庄子——————鲦鱼——————惠子
  主观感受        逻辑推理
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