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生平、思想主张。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4.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庄子的语言特,理解两则故事阐述的寓意。
【教学准备】家法惩罚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庄子及其《庄子》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背诵课文,把握鲲鹏的形象,想象庄子笔下雄奇瑰丽的浪漫景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独白:
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
板书课题:21 《庄子》二则
8月14日情人节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老子齐名,两人并称为“老庄”。庄
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庄子》一书。
(2)课本知识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1:作品简介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预设2:庄子思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但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主张通过“坐忘”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在美学上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见解来阐发美的起源与本质以及美感等问题。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
(3)写作背景会计机构负责人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这一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廖效浓读一读生字词。
《北冥有鱼》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听朗读,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预设: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一下课文部分内容吧。
师生疏通:
预设: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红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在刚刚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预设: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振翅奋飞时,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一下课文部分内容吧。
师生疏通: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红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在刚刚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预设:
【译文】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飞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一下课文部分内容吧。
师生疏通:
望岳译文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红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在刚刚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预设:【译文】天湛蓝,是它真正的颜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并简单概括层意。
教师:三层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
学生: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
学生:作者仰望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朗读课文,勾画分析归纳)
学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硕大无比
学生:水击三千里力大无穷
成龙批评年轻演员学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存高远
学生:去以六月息者也善借长风
教师:同学们,“野马”“尘埃”借助什么运动?庄子为什么要写它们的运动?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野马”“尘埃”借助气息运动。
教师追问:庄子为什么要写它们的运动?
学生:这是在解释大鹏为什么要借助大风的力量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并飞向南海。细微如“野马”“尘埃”尚且需要生物的气息吹动,又何况背部有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