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京剧《锁麟囊》中薛湘灵人物表演手段
作者:段晓羚
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04
        一、程砚秋其人与表演创作习惯
        程砚秋先生唱腔曲折幽咽,他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极具特的似断若续、刚柔
并济的程派唱腔,其唱法以深厚气息联动音腔共鸣,听来深邃空灵、婉转悲怆,所以程氏历来以擅演悲剧著称。同时,他在唱腔编写上严守音律格式,又在艺术创作上大胆革新创造,使得音韵合规合矩但又跌宕起伏;人物鲜活立体,令人见之难忘。程派剧作风格之独树一帜、程砚秋本人艺术造诣之深远卓越,可见一斑。
        程派戏曲形成了其特殊的艺术特,这体现了创始人程砚秋本人的审美趣味和创作习惯。坊间有传闻称,在中华戏校,金仲荪笑问程砚秋:阁下要将程腔,唱到何种境界呢?程先生面不动容,以《前赤壁赋》作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从此可以看出,程氏是有极高的音腔美学追求的,所谱之调定要适合于腔,所唱之腔定要适合于情。因此,程派表演艺术流传至今,每每令人感到朱唇未启音先至未成曲调先有情,正是程砚秋先生追求腔、曲、情三者合一的缘故。
        京剧是极为全面的表演科学,要求演员唱、念、作、舞样样精通并糅合一体,成为一项丰富的艺术形式。但是,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很多剧目留存表演得并不完善,甚至很多剧目词曲结合不畅、与剧情和逻辑并不匹配,这无疑是将表演和剧情相剥
离的一种体现。而程砚秋先生的戏剧艺术,则更多地尊重舞台表演的创作逻辑,将自身的表演与戏剧剧情相融合,节奏安排严格遵照故事逻辑,使得表演声情并茂、人物立体丰富。同时,程氏表演和戏剧创排注重贴近生活实际,使剧作价值观贴合当下社会认知,这是程派艺术先进性的体现。
        程砚秋在五十年代所写的入党的思想报告中写到:如田汉先生数日前的来信所讲说,我有孤僻偏激之性,说得对极了,我确是有这样性情的……可能叫人常指责,多难为情呢……”所谓孤僻偏激之性,结合程氏一生来看,更多的是一种清高自抑的孤独和坚持,人艺难分,故其作品多哀恸凄凉、高深莫测。但是,除了悲剧以外,程砚秋擅演的剧目也有以婉转温暖、悲天悯人著称的,《锁麟囊》正是这样的一部戏。
        二、不朽的《锁麟囊》,不朽的程派
        如前所述,京剧是极其全面的艺术,从编剧、唱腔设计、舞台调度到表演(作工)、唱念,都需要细细打磨,并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为的是取得最好的舞台效果。《锁麟囊》是1937年,由翁偶虹编剧、程砚秋编写唱腔的剧目,剧本创作的过程也是唱腔产生的过程。该剧创作极为新颖,句式不拒传统,节奏抑扬顿挫,程氏因字行曲,唱腔错落有致,并通过这
一系列的艺术技巧,最终构造出了薛湘灵这个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锁麟囊》讲述的是登州一富家女子薛湘灵,自幼骄纵但不失善良,出嫁时恰逢暴雨,便同花轿随从躲入春秋亭中。恰逢贫家女子赵守贞也于同日出嫁,遂一同在春秋亭中避雨。赵守贞因家贫而备受冷眼,在亭中悲从中来,啼哭不已。薛湘灵问清缘由,便将随身装有金银珍宝的锁麟囊赠与赵氏。雨停后各自上路,湘灵并未留下姓名。六年后,登州水灾,薛周两家逃难,湘灵于乱中与家人失散,误到莱州,为生计来到卢员外家,给卢员外的小儿子当保姆。一日,湘灵正陪卢员外之子在花园嬉戏,却不慎闯入朱楼之中,窥见楼上供奉锁麟囊,方知卢员外之妻正是当日受赠锁麟囊的赵守贞,遂两人相认,义结金兰,随后湘灵寻得家人,一家团聚。
        本剧结构紧密、节奏有度,唱腔表演均属上乘之作,思想厚度也颇具禅意,不囿于程式化表演,将人间情感表演到极致,达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与文化境界。《锁》剧也是程砚秋本人认为最能概括其艺术成就的戏。其中,薛湘灵一角作为全剧主角,其表演方式和控场节奏决定着整出戏的输出方式和最终效果。
        本剧开头,由配角之语引出主角,嫁妆反复挑选依然不满意,薛湘灵给观众的初步印象
是一个娇生惯养、难以伺候的富家女子,并带出本剧线索性物事——寓意早生贵子的锁麟囊。后薛在春秋亭将锁麟囊赠与赵守珍,春秋亭一折,从故事结构上成为本剧的第一情节点,从人物性格上表现出薛湘灵虽然骄纵,但乐善好施,从赠囊却不露面这一点可以看出,她帮助他人是出于善良的秉性,而不是另有目的。
        程砚秋先生的艺术思想兼顾戏剧规律和舞台美学,表演手法细致,表现形式完整,贴近生活实际,因此能够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名家。其所开创的程派艺术声情美永,而不朽的《锁麟囊》则正是程派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程派价值的直观体现。
        《锁》剧中,春秋亭一折的结构性意义如前所述,而其中西皮二六一段,虽只有几句余,却广为流传,成为学程、听程的重要段落,盖因其能够见微知著、一窥本剧表演方式全豹之故而。
        三、春秋亭之西皮二六
        “车继铃个人简介春秋亭一折,在剧中安排的极为巧妙,二女出嫁本是风和日丽,却突然天降暴雨,将一贫一富平等地摆在一左一右,对比格外鲜明,差距令人伤怀。
        本段落唱词如下: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度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划泪拋?此时却又明白了。
        在这段表演中,演员和场面所配合的表演是:武场给板,随着鼓点渐渐深入,演员慢慢打开花轿的帘子。随后开口演唱,下面逐句分析这段二六的表演方式。
        首句词:春秋亭外风雨暴。本句交代环境背景,同时承启上下文所用。单凭词句无法判断本句的感情彩,所以要结合唱腔,感受到本句所将要开启的段落是比较温婉舒缓、略有悲伤的。所以,这一句应该是奠定这段二六乃至后面第一段流水的感情基调,唱这句时,演员坐在花轿里,(也有出花轿略有走动的),要以身段表情配合唱腔带来的感情。
        第二句词:何处悲声破寂寥。本句直接破题,在上句奠定基调、固化结构以后,极为有效率地直接点明了本段要诉说的内容:赵氏困顿哭泣,湘灵因此助人。唱这句时,演员不能单纯平静叙述,而是要流露出疑问的情绪,同时,京剧中唱悲声之类的唱段,往往会出现该角的同理之心,即以悲声唱悲伤。
        第三句、第四句词: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度鹊桥。作用等同于第一句,属于交代作用,但第一句是交代大环境,第三、四句是交代小环境。京剧是非常写意的艺术,在舞美方面不会太费笔墨,往往靠唱词念白交代,所以本句既交代了环境状态(亭内两顶花轿),又交代了人物状态(赵守贞同日出嫁)。而且本句中,隔帘只见一花轿之间,用的是不同的辙口,后面的窈窕辙对前面的依稀辙起到了递进和强化作用。
        第五句、第六句詞: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划泪拋?这两句在人物的情感逻辑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薛湘灵听闻哭泣之声掀起轿帘查看,发现乃是另一顶花轿内有悲苦之人,她因其内心善良而对陌生女子关心发问,结构上照应下文的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莫不是夫郎丑难协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鹊巢。其人性的立体鲜活从此开始。
        末句词:此时却又明白了。本句是纯粹的结构性语句,用以连接二六段和下面流水段,也是精彩剧情的垫脚之句。二六段中已经交代清楚,薛湘灵看到吉日良辰有人痛哭失声,心下诧异,但是,本段落却并未让人物在一开始就急于询问原因,而是因目睹他人大喜之日悲伤痛哭而有了人生慨叹,得出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结论,进而反思了自己的挑剔任性,也为后面的休恋逝水,早悟兰因埋下伏笔。这是本剧在节奏上的高明之处,也是创作者思想的深刻之处。
        本段唱词追求艺术化和生活化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艺术的审美支持和自然现状之间的相互融合,使人物立得住,故事逻辑顺畅,引起观众的真实情感反应、融入剧情。优美的声腔设计、珠玑玉琢的唱词,与程派特完美结合在一起,使这段二六被广为流传、争相学唱;而它上承下启的结构性作用、渲染性格的情感性作用、有续有变的逻辑性作用,也使它成为剧中树立人物形象、奠定感情基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锁麟囊》是一部永垂不朽,百看不厌,永不衰败的不朽著作,这一段二六的唱腔极为优美、跌宕起伏、如泣如诉、三日绕梁。 当然,若是求全责备,我认为艺术无有尽善尽美之作。比如这段春秋亭,在情感逻辑方面,人物性格的良善显露稍显突然,若能在前文有所暗示则更会顺畅流利;再比如,赠囊之举只成为本剧结构上的情节点,而并未成为其后剧情的触发点,略有遗憾。但是,《锁麟囊》明珠熠熠,瑾瑜其芒,实为京剧史乃至近代戏剧史上的不朽佳作,它给我们留下的美学感受和艺术启发,依然历久弥新。如程先生砚秋所言:一切
戏剧都有要求提高人类生活目标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