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 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最甜最暖心的情话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
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静。
庄子的虚静论是人格美达到极至的前提,是精神最高理想境界的描述。作为主体的人,一但虚静,可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这正是一种人格完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无心而为,无为而治,众美从之,人格在高度的完善中,具有了无穷的力量。庄子的以气为底蕴的虚静观,构成了这样一种虚实相互转化的美学思想,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自由之美
庄子美学中的自由之美,就是对审美主体理想人格的发掘与张扬。在《逍遥游》中,庄子就明确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他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精神和理想人格就是要求审美主体不仅能像姑射山的神人那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更像神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即能够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为的束缚,从而使真我达到一种无挂无碍、“以游无穷”的境界。除“神人”外,在《庄子》中还多次出现“至人”、“圣人”、“真人”、“大宗师”等,在精神实质上他们都是和“神人”是一致的。庄子所追求的
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是“道”的境界。庄子以“道”为本,以回归自然为人生的追求,以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为人格美理想,表现了追求自然美、自由美和反传统的审美倾向。
《秋水》篇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勿失,是谓反其真。’”这种“以人灭天”的做法,使生命本性失去了自由,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美可言。在这里,庄子已经意识到了美是自然生命之情本身的合规律的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正如王向峰先生所说:“庄子美学是主体自由的美学。”[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庄子美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美学,它执著于对人类个体生命自由境界的探寻。在庄子看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任情适性,求得自我生命的自由发展,摆脱、超越外在的客体存在和内在的各种对人的束缚和羁绊,发挥自我,认识自我,以达到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可见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大解放、大自由的人。按照庄子的设计,这些“至人”、“真人”、“圣人”、“神人”摆脱了生命的各种困境,解除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各种矛盾,解除了内在的与外在的、物质的与精神的各种羁绊与束缚,人类个体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到了大解脱、大解放。庄子的这种生命美学的思想是先秦中国古典美学发展所达到的最高点。
二、庄子美学的特征
演员请就位(一)超越性
庄子美学的超越性是内在的精神的超越。它要求“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慎于内,闭于外”,并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奋斗以实现自我。其超越包含了对感性形、知性观念的两重超越。我的烦恼作文300字
庄子对感性形式的美基本持摒斥态度,要求超越。他认为人若沉溺于感性形式美中,人就为物所役,不得自由。因此他在《德充符》篇中突出“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主题,描绘了兀者王骀、叔山无趾、哀骀它等像,他们虽然以相貌奇丑而惊骇天下,却赢得了世人的广泛尊敬。由此可见,在庄子看来,与内在的德相比较,外在的貌其实无足轻重。
庄子所说的德是超越知性层次的,不同于儒家之说。庄子一般否定儒家提倡的道德之美,认为现实伦理规范是建立在人的本真生存的基础上的。在《知北游》中他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可见庄子认为儒家的伦理规范不仅是个体生存的枷锁,同时还成为社会丑恶势力的工具,因此他在《胠箧》篇中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在这种意义上,他们主张退仁义、摒礼乐,实属顺理成章。
经过对感性形、知性观念的两重超越,个体便达到“吾丧我”或“无己”、“无功”、“无名”的状态,即摆脱了一切精神羁绊,达到无所待而逍遥游的境地。感性的事物无限多样,知性观念的错杂矛盾,通过对它们的超越,主体的心灵已空明澄澈,面前的世界便是齐一的了。因此庄子的理想人格便具有超越精神,他们超越了生死的困惑、世俗的困扰,摆脱了世俗之我、名利之我,扬弃了假我、小我,成就了真我、大我。庄子以审美的“逍遥游”的超越开拓着人生的自由之境,使人的生命得到全面的解放和高度的自由,使人的价值得到最高的肯定。在这逍遥游的审美活动中,人仿佛融入了那种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和谐至乐境界,感受到物我两忘、超凡脱俗、无所负累的真正自由,进入无限和永恒的审美境界之中。陈鼓应说:“至人所通向的大我,非生理我、非家庭我,亦非社会我,乃是宇宙我。这个我,即是大于天地境界的我,即与万物相感通、相融合的我。这个我,即是宇宙的大我。”十大最污日本动漫
(二)内指性
《逍遥游》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仿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在庄子看来,处于极为无道的时代里,士人所能祈求的仅仅是免遭刑罚而已,只有不为世用、世无可用才能保全自己。其内指性显而易见。
既要无用,就该无为。无为而尊者是天道,有为而累者是人道。庄子学派视名利如粪土,《列御寇》中描述了庄子宁可靠编织草鞋为生,而以王侯给予的利禄为“舔痔”所得,并视入仕为送于太庙作牺牲品。《秋水》讲述了一个故事:惠子疑庄子欲代之为相,庄子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他贬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实现而要求无为复朴。同时他在《庚桑》篇中指出:“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通过坚持在现实社会实践中无为,放弃这二十四种欲望、情绪等,以达到内在精神活动的无不为。
三、庄子美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王力宏追求李云迪庄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石之一,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一代代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同时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又通过古代士人的文学艺术作品体现出来,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汪涵的前妻
在对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格塑造方面,主要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庄子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社会批判精神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庄子不仅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和细微的洞察,而且对现实进行了无情而尖锐的批判。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道家不但反对儒家,也同样反对封建制度。”[4]庄子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在先秦诸子中尤为突出,他的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的本质及其对人性的压抑,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难能可贵的是,庄子的社会批判总是同人类的生存和人民的苦难密切相连,是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而不是从个人或某个集团、阶层、派别的利益出发进行思考和批判,因而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和普遍的价值意义。受庄子批判精神的影响,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释私论》、《管蔡论》等都是充满着反抗意义和批判精神的重要的散文名著。特别是嵇康的作品处处体现了不与统治者为伍的弃世逍遥气节,对儒家的名教和当时虚伪的政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陶渊明、李白、苏轼的诗词中也都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对个性解放的自由追求。二是庄子学说中所充满的独立人格的意识。庄子的独立人格意识,是对人自身的关注,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重视,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庄子对文明抱有特殊的警觉,提醒世人不要在文明的发展中,日益丧失人的自然本性和纯真品格。庄子主张发挥每一个人自然天放的个性和富于创造的才能,这是对个体价
值和独立人格的充分肯定。当然,庄子主张个体的解放,并不是让人恣意妄为,随心所欲,而是要顺应自然之道,把顺道与顺性自然结合在一起,做到“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5]。庄子把真实朴素、自然天成视为美,这一审美追求已深深渗透进中国人的血液中。人格之美在于朴素、自然、真实,如果失去了这些因素,就等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庄子反复告诫人们不要扭曲本真的人格。这些理念对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形成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