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打花巴掌》教学反思
银川市金凤区实验小学  马瑾
《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这首歌曲从结构上看是一段体,五声商调式。旋律欢快,流畅,整首歌曲情绪热烈,活泼,有节奏感,曲调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教材中同学之间边拍手边歌唱,表现了同学们团结友爱,快乐游戏的情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我想游戏定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的基本理念。我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游戏、律动、唱歌、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拍一个巴掌打一个地名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爱玩,喜欢做游戏,这一课的主题就是童趣。所以课题导入我从拍手游戏进入,让学生跟小伙伴一起玩拍手玩游戏,以引起他们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说出《打花巴掌》说唱风格的特点,通过微课形式,学生们了解了北京儿歌特点。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说词部分教学,环节:“学生自己试读(教师指导生字及附点)——教师泛读(两种声音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分辨好听的声音及情绪并运用到教学中)——讲解什么是‘打
花巴掌’——学生创编花巴掌——学生游戏《打花巴掌》”整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围绕游戏让孩子融入到快乐的音乐游戏中;二是教唱环节,通过“欣赏——律动——听唱教学——采花游戏”环节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欢快,以及北京儿歌“儿化音”的特点,整个环节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最后的教学延伸是创编歌词,让学生领会什么叫押韵,并根据押韵的规律进行歌词创编,学生都很积极主动的思考创编,例如:五月五——来跳舞、过端午;六月六——吃石榴、看杨柳;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
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以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有感情地表演了《打花巴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