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部长吉良奈津子观后感影评
01
【大法准备换水果,备忘录里好多当初思路没理清楚觉得写不够好没发的东西短评放不下也不想再加工就直接放长评啦。】
记着E9是跳着看了,E10弃了。当初还给了五星呢后来崩了之后改了评分连状态都不知道怎么改。现在有点想再减一星不过还算了吧。
非常非常心痛,觉得大概不会崩以后下一集立马急转直下,各种直男癌,以此为教训以后追剧都长了个心眼。
这剧每回到最后都是大写的FLAG也是服气
EP4的case感觉很赞高木和女主那条线开始渐渐明朗起来周围人居然都有这个感觉虽然感觉身边随便一个人都会是坑
EP5 “再迷茫再不知所措也绝不动摇” 高木关于白的那段诠释特别喜欢“我的风格是什么” 虽然看似已经能独当一面但原来早就遇到瓶颈了啊水族馆里的白衣少年敲美也还是只有某人才能够化解
“你可不要离婚啊” 这潜台词是个路人都听得懂只有她不会往心上去吧看到了这会儿就特别心疼高木QAQ 要是老公稍微正常点的是个好人的话
他可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啊
EP6 “我是来带吉良小走的” 啥都不说了从第一回就在等上车到底啥时候啊QAQ
02
吐的昏天黑地的于是这几天在家工作,一边写邮件一边半听半看了这部剧。
Natsuko已经是事业有成了,为什么请个保姆还那么内疚还要先求丈夫同意?同理的,她理所应当被认为要照顾小孩,接送幼儿园,做饭收拾。丈夫偶尔做一次就是大发恩典的样子。这是在证明日本家庭主妇文化的根深蒂固吗?我以为这个年代已经不这样了。那是如果natsuko都是这么一个艰难又内疚的状况,或许日本的家庭分工并没有与我想象的先进程度持平。
这么想来,我司的日本员工们全员都是没有孩子的38-45岁女性。每个人都特别努力工作-我曾经以为是大家一定要在工作和孩子之间选一个,因为选了career路线,所以才没有孩子。但是我问她们的时候她们也没有这么觉得。但是看完这部剧我觉得还是有这么一个二选一的抉择的,但是我司的日本女性们似乎并没有特别地认为这是个抉择,自然滴就到了40岁,没有再能要孩子的机会。或许否认这个抉择的
存在会让自己好受一些吧。
我司的日本总部产假是一年,很好奇三年是政府规定的还是剧里公司的特殊规定。公司社长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员工,连续怀孕,拿了两年的带薪产假,然后休完了就辞职了。感觉社长心里很不爽,但是这也是我的计划啊。不过作为纽约部,能休两个月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没啥担忧的。
看其他的评论说营业部里各种大家相亲相爱看得很无聊,但是我倒是真心觉得这正确反映了日企的文化。大家真的跟家族一样,掏心掏肺的,没什么私下的时间。动不动就加班到深夜或者周末,而且每个人都要出席。“大家”的概念非常强,作为部长更是觉得担负了手下人的信任和人生。真的把什么事情都看得非常的重,每个人都是如此,我自己稍不注意也就被吸了进去。在纽约部完全不用那么上心,但是想到日本部的同僚们,在家工作两天都是愧疚得不行(在家工作对日本部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待遇),尽管没人care还是抄送了每天的工作进度给日本组。将心比心吧。
说到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我在决定要孩子之前就计划了要住家保姆,能outsource给保姆和housekeeper的事情,我真心觉得没必要做。natsuko 累得那样,回家后叹着气还要收拾丈夫在厨房的一片狼藉。为什么不请家政呢???以夫妇两个人的工资,请人来打扫这是no brainer啊???
还有觉得壮太差不多也该独立一点了,动不动就妈妈,一分钟自己呆着都不行。可能是头三年被惯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美国的小朋友都做得更好一些。
还有关于natsuko不想要婆婆帮忙这件事情,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不用那么内疚。我真的无法理解国内大家要妈妈婆婆帮忙照顾小孩的都是怎么处理婆媳/妈妈问题的。我觉得就算挣得不多,所有的paycheck都用来供保姆都是
划算的好决定。小孩子总会长大,失去的那几年的工作经验对长期的个人升值的负面影响远远比几年的paycheck要大得多,这么想就自然滴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保姆贵就放弃工作自己养。
03
一直想看真正对广告行业正确描写的影视,朋友推荐了此剧,说自己是外行,要么我看看。
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和对菜菜子的好感,打开了许久不会看的日剧看了2集。然后就是如题的感受。
这部戏旨在讲述生育后的职场女性的励志故事。继续继承日剧的热血套路。这些不是今天我要吐槽的重点。要吐槽的点在于,做职业背景的题材,真的不能靠yy,否则就是贻笑大方。
她作为话题营销打公司温情牌算是合理的解释。接下来,女主上岗了,专务和下属有几句话说得很有时代感:你离开的三年,广告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码广告已经盛行,不再是传统广告的天下了。
当时我看见这几句台词的时候,只想点赞,是的,这是做过行业调查的,这就是目前全世界的广告业界面临的从传统广告转向数码广告的时代啊!这个精彩的开头让我有了期待看下去,然后看第一个case就觉得不对劲了,故事发展并没有描述女主是如何适应数码广告时代的需求,进行人生的扫雷,而是开始着手做老本行——拍CM,也就是广告片。实际上这是最传统的广告手法,好吧,拍片就拍片吧,比稿也正常,最后比稿胜利的一方为什么要恶狠狠地告诉女主,客户只是利用他们来压价而已,拜托,竞争对手赢了还当面告诉你他为什么赢了,是不是有点太没有城府了??是脑残么?
第一个case完了之后,接着第二个case才是漏洞百出,简单来说是公司有另外一个营业组和女主所在的废柴营业开发组实力悬殊,然而另外一个营业组把持着一个化妆品大客户,并且把做活动的大权放在了现任CD高木的手上。而女主却争取了另外一个化妆品小品牌。这2个品牌都要在一个活动里面展出。
好了,到了这里我必须很严厉地问,编剧你是不是在鬼扯?
1.剧里的广告公司动辄就提客户的预算是几十个亿,所以是一家大型广告代理公司,这么大的代理公司难道不懂,同一家公司是不可以接竞品的嘛???什么是不可以接竞品,简单的说,就是接了雅思兰黛就不可以接欧莱雅。这是大广告代理公司的职业操守。
2.一个公司分几个营业组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几个营业组互相敌对,接了竞品互相怼对方争营业额这种事好么??我发现好多影视剧都对广告公司或者品牌市场部有严重错误理解,认为自己希望看
见的宫斗就是来自于几个营业组之间对客户的争抢和互相的敌对,请理解,老板不是白痴,有人力不是拿来这样玩的,老板的宗旨只有一个,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客户,资源应该互相配合使用,还几个组人力争一个客户,或者互相怼?除非他吃饱了要故意亡江山。
3.大客户和CD吃饭,直接把工作委托给了CD,女主的废柴组却没有创意人员,于是女主还派人过去意图刺探CD方的情报。广告公司的工作是创意和营业互相配合的,好像这个废柴组根本不需要创意帮她一起做案子,好吧就当女主是创意出身,这种活动就她亲自上阵好了。啊我已经自己脑补了不用解释了。
柏木由纪下海
4.活动现场,大品牌请大的kol化妆师过来场面很盛大,小牌子居然就这样孤零零地等着客户光临。这是啥活动,一点诱导客户的现代手段都没有?网络报名也没有?最后又只好开启了人肉上阵秀诚意拉客的老套日剧套路,感动得客户哗哗地,最后还是天真的小在推特上推送活动消息,真的好有数码广告的感觉哦~~~拜托你不是网红的话谁会看啊?这样欺负观众的智商真的好意思吗?
好了,我看了2集已经把硬伤都看完了,本来想这只是一部休闲日剧,当偶像剧看看算了,然而还是恨不得告诉所有观众,编剧无知害死人,不要再yy 一个公司里存在组和组之间争强一个case 的幼稚宫斗戏码了。
以上,希望,做戏如做人,要诚实,要认真,否则我,好吧,这种偶像剧也不少我一个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