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鲁迅和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有岛武郎处于同一时代,并且鲁迅早期在翻译有岛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其思想的诸多影响这一点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之中也有所体现。但是,鲁迅的文学追求比有岛武郎的更富有深刻内涵,其笔下的文学作品以及其刻画的文学人物形象更具有代表社会现实的意义与力量。也可以说鲁迅在吸收了白桦派文学之后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超越与发展,这也是鲁迅与有岛的文学归宿最终走向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两人的文学创作观念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帮助当今学者更好的了解“五四时期”对于中国文人的磨炼与激励。
【关键词】 鲁迅 有岛武郎 创作观念 “五四运动” 异同点
鲁迅早年于1902年至1909年留学日本的这段时期,其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比如对于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认识以及弃医从文的抉择。特别是“幻灯事件”这一经历,使他深刻领悟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人们的思想,只有文学才能拯救人们麻木不仁的灵魂,因此,毅然走
向了文学的道路。竹内好先生曾在《鲁迅与日本文学》一书中提及到:“鲁迅所引进的是日本文学的支流,主要的是有岛武郎和厨川白村。”这句话更足以证明鲁迅对有岛作品的赏识。此外,鲁迅还汉译了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阿未之死》等小说及著作,说明鲁迅对有岛的诸多文学作品非常熟悉,甚至可能还受到了有岛创作思想与观念的一定影响。本文将通过对鲁迅与有岛武郎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观念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尝试探讨日本白桦派文学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促进作用以及五四新文学的后续超越与发展。
一、鲁迅与有岛文学经历的相似之处
鲁迅与其弟周作人曾合译了《现代日本短片小说集》,虽然鲁迅不像其弟弟一样专门对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投入了满腔热情进行钻研,成为了研究日本的专家。但鲁迅一生所追求的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的民主精神与同样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彩的白桦派文学不谋而合,冥冥之中形成了一条连接双方的“线”,由于这条“线”的作用使得白桦派文学家们对鲁迅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他既看重他们的创作,又十分看重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文艺思想。其中,白桦派的代表人物有岛武郎被鲁迅界定为资产阶级作家中的一个觉醒者。
有岛武郎于1878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大藏省官僚家庭(封建武士家庭),早年曾在札幌农校就学,1903年到美国留学,归国后任教札幌农业大学,1916年因生父及妻子之死的震撼,正式加入笔耕行列,陆续发表了《一个女人》、《该隐的后裔》等不朽杰作。鲁迅先生的经历与有岛武郎大致相似且两人处于同一时代,鲁迅于1881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早年学医,曾留学日木,后弃医从文,这也是二者早期文学思想十分相近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迅谈及有岛武郎的创作态度和要求时,认为有岛在其《四件事》中已有说明,即“因为寂寞,所以创作”,“因为爱着,所以创作”,“因为欲爱,所以创作”,“因为欲鞭策自己的生活,所以创作”。这既是有岛的创作观念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鲁迅早期的文学思想动向,其中,“因为寂寞,所以创作”这一创作态度,很好地反映了两人在选择走向文学道路的相通之处。
青年的有岛武郎曾在北海道受到新渡户稻造和内村鉴三的影响加入了札幌独立教会,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但是他越压抑自己的性欲力求过着如上帝一般纯洁神圣的生活,就越为这种拼命压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行为所感到苦闷。他自己也曾说过:“背负着性的要求与生的怀疑的沉重的包袱”,这种“圣经与性欲”的二元对立与冲突使其不知道该如何去调和自身内心炽热的情感,因而感到苦恼,这种苦恼所催生的寂寞使有岛的基督教信仰发生了动
摇,他开始广泛阅读大量的文学书籍,希望通过对文学艺术的汲取与沉迷,以此来宣泄其内心的寂寥与痛苦,为日后开启艺术创作生涯奠定了文学根基。
鲁迅的寂寞主要是在于青年时期有着满腔爱国热情立志报国,希望能把广大人民从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境地中解放出来,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但他的梦想在当时正处于灰暗封建的旧中国社会中遭遇了无情的打击和破灭。他亲眼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广大人民仍然过着非人的苦难生活,这使他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苦恼、寂寞中聊以度日。不过,鲁迅在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的叙述中谈到:“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很有限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 。”因此,两人都选择了用艺术创作来驱除寂寞所带来的苦恼。
由于鲁迅和有岛武郎最终都选择成为坚定的文学者的渊源,都有不满当今社会现实,祈求能从当前不满意的困境之中脱离出来,获得新的选择的因素,且都表达了一定的反抗意识,这使得这两位文学家的文学作品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常常表达了对身边弱者的体谅、关怀与理解之心。他们运用笔耕的力量发出了那个時代的最强音,呐喊着人性之中最本真的一面。
二、鲁迅文学在五四时期的超越发展
鲁迅在译介日本白桦派文学的过程中,受到了其提倡人的个性、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的诸多影响,不断坚定自身的革命文学立场,追求“立人”思想,更关注人的精神,五四文坛择取日本文学的着眼点也在“人”上面。
柏木由纪下海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运动,也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运动”。鲁迅先生虽然没有亲身参与“五四运动”,但他的文章无疑对当时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这次运动起到了先锋的推动作用。这场运动的最终结果是成功的,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虽然说鲁迅对于这场运动起到的是先导和启蒙的作用,但是这场运动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其实也给予了他莫大的信心与支持,让他更深刻认识到人民众在革命中所发挥的重要力量,想把革命的文学进行下去就不能忽视或脱离众阶级。虽然在“五四”以后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之中,鲁迅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但由于具有先前取得成功的经验使得他在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正
科学的世界观之后,他便成为这种世界观的坚定不移的信奉者,并且比许多人更有成效地把这个世界观应用到他的革命实践当中去。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短短的十年时间,他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里的光辉的业绩,证实了他是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坚持无产阶级思想的最伟大、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反观有岛氏,他认为工人运动的高涨,劳工阶级的觉悟与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引导是无缘的。这样,他就切断了先进的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联系,人为地把自己始终排斥在劳工运动之外,对自己的前途只能是感到绝望和虚无。虽然鲁迅曾受到过有岛思想观念的影响,他曾说:“ 现在的文学家是读书人,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工人 农民的思想,仍然是读书人的思想,必须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但是,鲁迅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很快克服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相信知识分子是能够写出代表工农解放的“平民文学”的,从而把先进知识分子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一员,归于工人阶级的范畴,这一点认识,正是鲁迅超越有岛的关键。
鲁迅在五四时期其创作观念不断得到发展与深化,使他不仅仅像有岛那样,用创作来改造“旧我”,渴求新我,而是试图用创作来改造形成“旧我”的社会现实,相比之下鲁迅文学更具
有革命的精神,着眼点更关注全局,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犹如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使鲁迅的文学作品在黑暗的封建环境中仍然能够焕发出别样的光辉,指引着时代青年的方向,共同向光明美好的未来前行。
三、鲁迅与有岛武郎的文学归宿
有岛与鲁迅的创作态度和要求的形成都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两人作品中不乏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例如,鲁迅的《伤逝》与有岛武郎的代表作《一个女人》,都表达了现代女性反抗封建势力,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观;有岛在其小说《与幼小者》中表达了“幼者本位”的思想,他写道:“幼小者呵,将不幸而又幸福的你们的父母的祝福带在胸中,上人世的行旅去。前途是辽远的,而且也昏暗。但是不要怕。在无畏者的面前就有路 。”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也是基于对孩子(青少年)的爱 ,在其杂文中表达对孩子的挚爱,向束缚人性的社会发出呼喊:“救救孩子!”。确实,日本白桦派的人道主义是中国现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白桦派作家思想与创作的阶段性、多面性和矛盾性,笼统地谈鲁迅等中国文人受到他们的影响,这样可能会对我们系统、科学地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的特质造成一定的阻碍。
文学可以说是表达作家思想的工具,鲁迅在翻译有岛的作品时也是如此,他其实是有选择的去进行汉译,主要是翻译了自己认可并且表达了自身观念的部分。在翻译被称作是最能体现有岛创作观念的经典之作——《爱不惜夺》之时,鲁迅却只翻译了“余录”部分《生艺术的胎》,而对其正文部分既不翻译也不做任何评论。实际上,《爱不惜夺》的核心思想是“爱不是给予的本能,爱是一种强烈的掠夺力 量 ”,“爱是自我猎取,是不惜抢夺的东西 ”,表达了以自我为中心,以本能为动力的掠夺之爱的强烈主张,这其实与鲁迅所提倡的无私的、具有牺牲精神的奉献之爱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在《爱不惜夺》中,有岛武郎还把人的生活分为“习性的生活”、“理智的生活”、“本能的生活”三个阶段,并认为只有“本能的生活”才是最理想、最极致的一元的生活,这样的主张与鲁迅的思想更是云泥之别,不仅如此,有岛武郎还把“本能”进一步解释为的本能。虽然有岛试图通过创作寻求解脱困境的出路,表达了对周遭的不满且富有一定的反抗旧社会的先进性,但是他的创作追求却始终局限在了一种对自我的救赎,一种人性本能的解放,其思想的狭隘性与矛盾性导致创作源泉的枯竭使他继续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彷徨,最终与自己的情人在轻井泽的别墅双双自缢,从此一颗文学巨星无奈地陨落。
相反,鲁迅自觉地献身人民解放事业,为人民而呼喊战斗,特别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日
益激烈的社会政治斗争,不断地加深了鲁迅对现实问题的认识。1926年的北京“三一八”事件和“五卅”惨案的后续经过,使鲁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阶级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性质的认定不尽相同,人们常常以保全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去进行问题的解读。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斗争,鲁迅的革命战斗精神和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使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最可靠的战友和最可靠的同盟者。他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曲折性与前进性,坚定地承认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根本合理性。这是一位彻底地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家才能达到的觉悟,正是这样的政治觉悟才能支撑着鲁迅的文学生涯在坚持真理、探求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