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坛任驰骋 兰桂香飘远——记国家一级演员马桂玲
作者:王 子
来源:《剧作家》 2013年第3期
在牡丹江文化艺术界,提起马桂玲,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这位从艺37年、创造过无数角、把戏演进中南海的国家一级演员,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驰骋在菊坛,播撒着艺术的芳香,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由于她的特殊贡献,她先后获得牡丹江市文化事业特殊贡献奖、牡丹江市巾帼英雄、牡丹江市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首批黑龙江省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牡丹江市戏剧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
刻苦学艺 一专多能
马桂玲1959年出生在历史古城依兰,并在依兰读完小学、中学。1976年考入依兰县评剧团学员班,师从评剧表演艺术家李燕燕,工青衣和花旦。从小对戏剧就情有独钟的马桂玲,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虚心向老师请教,刻苦钻研艺术,不但学有所成,而且很快就成为县评剧团的主要演员。在《皇亲国戚》、《恩与仇》、《人面桃花》、《窦娥冤》、《救救她》、《朱小彬》等戏中饰演女一号。她以娴熟的演技、独特的魅力,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戏剧人物,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这是她漫漫表
演艺术之路的第一步。1983年,马桂玲调入牡丹江市京剧团,专工老旦。两个剧种,不一样的行当,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戏曲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京剧演员改行唱评剧可以,评剧演员改唱京剧却不行。马桂玲偏不信这个理儿,从京剧的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地学,一板一眼地练,一段唱腔一段唱腔地唱,一句台词一句台词地抠,终于成为一名出的京剧老旦演员。她在传统京剧《钓金龟》、《四郎探母》、《李逵探母》、《八珍汤》、《岳母刺字》等中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和专家的好评。在一次表演《岳母刺字》时,马桂玲并不知道台下有一位特殊的观众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她,她就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云燕铭。演出结束后,云燕铭被马桂玲精彩的表演所折服,称赞马桂玲塑造的岳母舞台形象光彩照人。
俗话说,艺无止境。马桂玲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她知道,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必须不断充实自己,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得到名家的真传。1996年,马桂玲拜刘晶霞为师,成为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的再传弟子。她虚心向老师请教,使自己在评剧艺术表演中戏路更广,眼界更开阔。2002年6月21日,对马桂玲来说是令她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京京剧院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亲临牡丹江,她是专程来牡收马桂玲为徒的。原来,在中南海演出现代京剧《周恩来与大庆人》时,台下的观众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来了许多北京京剧界的名家,赵葆秀就是其中的一位。马桂玲在剧中扮演邓颖超。当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上台祝贺时,马桂玲激动地握住赵葆秀的手,说出了想拜师的愿望。被马桂玲精彩表演所打动的赵葆秀马上就答应了。拜师会上,马桂玲深深地向老师鞠了三个躬,
动情地说: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我能入此行当,是我的荣幸,而得到艺术家赵老师的垂爱,成为她的亲传弟子,则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了。我一定要刻苦练功,不辜负老师和大家的厚望。
心系舞台 不断探索
作为国粹的京剧,只有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大众心中才能历久弥新。马桂玲深深懂得这一点,她身体力行,参加了十几部现代戏的演出,在角的塑造上,反复琢磨,大胆创新,演活了一个个人物。在现代京剧《徐洪刚》中,她饰演徐洪刚的母亲。为了演好这个角,她查阅了许多资料,反复揣摩,把一位英雄母亲演绎得可亲可敬,感人至深。1990年,牡丹江京剧团排演现代京剧《赖宁》,马桂玲挑战自己,主动请缨,在剧中扮演小男孩李坤。凭着她不服输的个性和可塑性强的能力,把一个性格鲜明的小男孩演绎得活灵活现。该剧在牡丹江各县(市)区演出数十场,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新编历史京剧《渤海王与大钦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剧中,马桂玲都饰演了重要角,并在她的努力下,出地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在艺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1998年,牡丹江市京剧团要排演现代京剧《周恩来与大庆人》,剧中邓颖超的角实至名归地落在了马桂玲的头上。这是一部以周恩来与大庆石油工人为原型,以歌颂革命者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为主题的现代戏。剧中邓颖超的出现都是在中南海“西花厅”的家中。比如第三场戏中,表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周总理为了和全国人民共渡难关,不吃鱼不吃肉,还要夜以继日地为大庆为国事操劳,邓颖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又非常理解和支持总理。为了准确表达这一心理,马桂玲是这样处理的:周总理和秘书下场用的是传统的程式“
五锤”,她也在“五锤”当中目送总理。铿锵有力的鼓键子和大锣声一击一个迈步走上台阶,最后一锤站定。这一程式的运用,表现了邓颖超和总理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共同追求和志向。在这部戏中,邓颖超多次出场,为了塑造好人人敬仰的总理夫人、和蔼可亲的邓大形象,马桂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查阅资料,认真揣摩,把话剧的自然化表演和戏曲的程式化方法巧妙地结合,使人物的刻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0年1月8日,现代京剧《周恩来与大庆人》在中南海演出,马桂玲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也得到了总理生前工作人员和亲属的认可。这部剧在全国演出二百余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2010年,为了生存和繁荣舞台艺术,京评歌舞话合为一体的牡丹江市艺术创作中心决定排演大型话剧《王彦生》。这是一部以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为原型创作的大型话剧。剧中王彦生的养母戏份儿很重,两百多人的艺术中心,各个剧种、各个行当的演员很多,但导演却一下选中了马桂玲。对演戏已经、经乐此不疲把生命都交给了舞台的马桂玲,这一次却有些犹豫了。戏曲尤其是京剧,讲究的是程式美,而话剧表演要求生活化,自然为法。为了摆脱程式化的束缚,还真实生活于舞台,马桂玲反复阅读剧本,仔细体味作为养母的内心情感,把一位既重大义又有私情的老太太演活了。当得知自己的孙子只差零点几分没有考上公务员,而身为组织部部长的养子王彦生却没有网开一面时,老太太动情的表演和一大段台词让所有的观众潸然泪下……这部剧仅在河北省就演出四十余场,受到了中组部宣传中心和河北省有关领导的好评。马桂玲又一次超越了自我,拓展了自己的舞台空间。不断探索的辛勤付出终于结
出了累累硕果——1998年,她演出的《岳母刺字》获省首届天鹅艺术节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三等奖,同年获全国首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6年参演的剧目《渤海王大钦茂》获全省新剧目调演表演二等奖,在全省“歌坛回顾20年”戏曲演员大赛中,她参演的《打龙袍》获专业组金奖……
德在艺前 戏比天大
台上好好演戏,台下认真做人。这是马桂玲经常说的一句话。而京剧《赤桑镇》中包拯的一段唱词“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国家栋梁”更是成了她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在德与戏之间,在集体利益和个人私利之间,马桂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王彦生》剧组两次赴河北省演出,第一次两个月,第二次45天。在外面演出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困难重重,演员的思想波动大。马桂玲和一些党员艺术家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耐心做演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事事带头,稳定了人心。在她们的影响和带领下,男演员不计分内分外,除了演出,还要装台、卸台,工作非常繁重却没有一句怨言。女演员克服家庭困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演出中,出地完成了演出任务,大家也从马桂玲身上学到了演戏做人的道理。
1995年9月,京剧《徐洪刚》正在全市紧锣密鼓地演出,马桂玲饰演徐洪刚的母亲。恰在这时,她11岁的儿子胳膊骨折需要手术。母子连心,她多希望自己能守在儿子身边啊。由于演出任务紧,她无法脱身照顾孩子,有一次由于心里想着孩子竟险些被汽车撞上,双膝被磕得鲜血直流。但在舞台上,当徐洪
刚为救助妇女婴儿勇斗歹徒,被歹徒连刺五十余刀生命垂危,被众和医护人员救下时,英雄母亲轰然跪下,忍着钻心的疼痛唱完最后一段唱词:“妈替儿表衷肠把恩人来敬,祝好人一生平安,平安一生!”全场的观众都落泪了,长久的掌声献给英雄母亲。可台上的马桂玲已经站不起来了,豆大的汗珠和着泪水滚滚而下……
1998年2月23日,现代京剧《周恩来与大庆人》赴省城参加新剧目调演,而在演出前,马桂玲突然接到母亲病逝的噩耗。突如其来的噩耗,让马桂玲一下瘫在了后台,她浑身发抖,悲痛欲绝,却又强忍着把悲痛咽进肚子里,因为她怕影响了大家的情绪。演出的铃声响了,她克制着自己的悲痛,一遍遍叮嘱自己:演好邓颖超,演好伟人,就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慰藉。演出获得了成功,省市领导上台接见,早已得知她家事情的牡丹江市副市长高艳华紧紧抓住马桂玲的手,并把几百元钱塞在她的手里,动情地说:“这些钱当作路费,赶快回家送送老母亲。我感谢你,我代表全市人民感谢你!”此时的马桂玲,早已是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肩负责任 甘于奉献
对于一名优秀的演员来说,只有小角,没有小演员。在马桂玲心中,舞台从来就没有大小。无论是蓬荜生辉的大剧场,还是乡村临时搭建的土舞台,也无论是舞台中央的主角,还是配角,马桂玲都认真对待。从化妆到演出,一丝不苟,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操守和高尚的思想境界。虽然已年过半百,但她
和年轻演员一样坚持到基层送文化下乡。仅2009年和2010年,她参加文化下乡演出达五十余场。白天头顶烈日,晚上蚊虫叮咬,但她从没有半句怨言。艺术中心每年都要到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她的精彩表演极大地感染和鼓励了广大部队官兵。演出结束后,有的战士拜她为师,她都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唱段,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尊重和喜爱。作为牡丹江京剧学科的后备带头人,她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担负起京剧艺术的科研和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精湛演技传授给年轻人。
牡丹江是旅游文化名城,每年都有国内政要和名流到牡丹江来,一些全国性的会议也常在这里召开。作为牡丹江的一张名片,马桂玲的表演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她曾和喜爱京剧的前国务院总理一起探讨京剧,为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成思危,和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京剧。她的艺术功底深厚,不论是什么样的舞台,张口就有戏,极富艺术魅力。她表演的《杨门女将》、《赤桑镇》等传统名段,每每都博得满堂喝彩。尤其是反串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更是人人叫好,掌声不断,成为牡丹江地域文化的鲜明符号。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是马桂玲一贯追求的目标。十几年来,她为全国、省市重要会议和活动演出三百余场,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价值。在为全国优化环境会议演出后,时任省委书记徐友芳拉住马桂玲的手说:“你是我们省难得的好演员,要多为大家演出这样的好作品。”
马桂玲还多次赴俄罗斯、香港、澳门演出,扩大了京剧艺术的影响力,加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在香港和澳门演出时,她表演的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痛说革命家史”,以音明亮、
张冬玲资料声音高亢、字正腔圆的演唱,和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作为两届的省人大代表,马桂玲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议案。她提出的一个有关加强文化设施投入的议案,得到市委书记的重视,并拨专款使问题得以解决。
2012年9月,根据话剧《王彦生》改编的现代评剧《好官王彦生》,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马桂玲在剧中仍然饰演王彦生的养母,获得表演奖。该剧还应邀到北京参加公共文化建设优秀剧目展演,受到了领导、专家和首都观众的好评。我们有理由相信,马桂玲一定会在戏剧和人生的舞台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 王彩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