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奥运之星获胜背后的秘密
作者:李海英
来源:《求学·文科版》2014年第07期
作者:李海英
来源:《求学·文科版》2014年第07期
思想引领
有的奥运冠军赛后或许会告诉你,他们获得成功的动力主要源于心理。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巴西跳远选手马吉因腹泻被送往急救中心,家人曾劝她退出比赛,但马吉拒绝了。正式参赛前,在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出现重大失误的巴西名将海波利托特意到马吉,将为巴西夺取一枚金牌的任务转交给了她。8月22日晚,这个来自巴西的单亲妈妈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比赛上。她说:“看起来我是在奋力一拼,可实际上那次我比任何时候都放得开。”当裁判员宣布她获得7米04好成绩的一刻,马吉震惊了——是的,她克服了不良因素,顶住了压力,夺得了最后的冠军。
“我后来常常琢磨,当时情形下的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有时候,人真的可以爆发出连自己也无法想象得到的潜力!”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马吉说。
美国奥委会运动科技委员会的四位心理专家之一——林顿州立大学运动心理学家鲍曼尔在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研究中发现,心理因素对奥运选手比赛成功与否起到了90%的巨大效用。“好比一台拥有十万字节存储的计算机,如果没有驱动软件,它就动不了。对奥运选手也这样,驱动他们比赛获得成功关键的软件便是‘思想’,这个软件控制着运动员骨骼、肌肉等‘硬件’,除了超乎常人的体能,奥运选手的精神力量是真正使他们从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
心理彩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往往比常人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尤其是奥运健儿,他们到了使自己专注于比赛的种种方法,从而把天气恶劣甚至是健康问题等不利的因素都排除在外。
斯坦福大学的班都拉博士在竞技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享有名声。从1986年,他就开始收集奥运选手的赛前心理研究资料,结果发现多数人经常浪费时间去担心比赛还没开始的事情,而成功的奥运选手只是在刚开始会担心这些,之后,他们很快会学着去驾驭那些不利于自己进行比赛的因素,所以,提高心理素质主要是做好心理准备。
心理上的彩排,指的是运动员不仅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每一个动作,而且想象自己正在做这个动作。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95%的教练都会采用“心理彩排”的技巧帮助自己的学生来进行训练和赛前准备。
2008年8月17日为中国赛艇乃至亚洲赛艇实现奥运首金突破的四朵金花之一的金紫薇讲述了比赛头一天晚上是如何想象自己在水中划行的:我集中精力想象着船只以及我划桨的动作,比赛仿佛已经在进行着了,我开始变得紧张,肌肉也似乎蓄满了力量……船只在我的两臂划动间前行,越来越快……
在水上热身时,“想象”对金紫薇来说是每次比赛必做的一种赛前准备。“我会很认真地想象整个比赛的过程,我的策略是提前计算好自己需要划动多少次桨才能取得胜利。我告诉自己起码要150次,然后我就开始制订比赛方案。我很清楚,当划完每一桨时,我所相隔目标的位置。所以,虽然比赛才刚开始,但对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1991年出版的《运动中的想象训练》一书写道,对比赛起到积极作用的想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想象比赛中最令你开心的事情;想象从比赛开始到结束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感觉;反复想象比赛时的情景;想象比赛时所处的客观环境;还有想象在比赛中可能
会出现意外的应急策略。
成绩对比
成绩对比,指的是拿自己的成绩与那些水平相当的运动员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更有助于增强自我的信心。
19岁的张雯娜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这是她第一次登上奥运会的竞技舞台。“我尽可能使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达到世界顶级的水平。”张雯娜说。
在那之前,张雯娜曾和国际蹦床比赛中的许多顶尖高手一起较量过,她在2007年世锦赛女子团体蹦床比赛中发挥出,为中国夺得女团冠军最有分量的那块金牌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比的结果,让张雯娜坚定了信心:“这样的成绩,奥运会我无须再害怕了。”
“我刻苦训练了多年,并不是为了打败那些和我一同为中国打拼的运动员,”张雯娜说,“我总对自己说——是的,我不相信自己就这个水平。”经过多次挫败的张雯娜很确切地知道2008年奥运到底什么才是值得自己期待的。“在竞技赛场上,永远只有跳好与跳不好之说。我知道我会跳好,因为我清楚什么才是竞争的意义所在。”
自我鼓励
自我鼓励、积极地自言自语,同样是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但这并非是哈姆雷特式的内心独白。运动员通过这种方法来督促、监控和鼓励自己,以更顺畅地发挥自己的临场水平。
“有时劳累会使我把心思从比赛中分散出去,”以12分57秒82打破奥运会男子田径1000米纪录的埃塞俄比亚名将贝克勒说,“这曾使我吃了大亏。此后,我开始采用强迫性的精神训练法,我要求自己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并自言自语地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就到了!再跑快一点!’”有时,因为过于倾注,贝克勒一边跑会一直低语“坚持、坚持、坚持”,因为脑子里一刻也没有放松过,他往往会脱口而出。这样的习惯往往使他的教练也哭笑不得。
世界舞王迈克杰克逊怎么死的 迈克尔·马奥尼博士在通过对奥运体操运动员的综合研究之后,发现越是积极自言自语的运动员,就越容易打败对手。在2003年出版的《加拿大运动科学》期刊上,他发表了自己的这一研究结果。之后在对其他奥运项目运动员的调研中,马奥尼博士不谋而合地发现他们竟也运用了积极地与自我进行对话等鼓励的方法来进行调适。
相反,消极的自语则可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比如“我如果在这次比赛中失败,那么我就不配做个合格的运动员”,或者“我必须做得更好,必须获得更多人的认同”……这些想法曾导致不下数百个奥运赛场上失败的案例的发生。
“我从没怕过其他人,这只是你和你自己的一场比赛,”贝克勒说,“我告诉自己:‘嘿,贝克勒,你刻苦过了,会赢得比赛。’这个,我不是在欺骗自己,我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全心投入
一个被喜悦和满足感所淹没的运动员,当他处于比赛场地中时,他的身体和精神是齐驱并驾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知道什么叫“全身心投入”,因为,即便再喧闹的环境、再震耳欲聋的人吼叫,那也绝对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对我来说,那就好像是灵魂出壳的感觉,”巴西女排主攻手马列安妮说,“我当时似乎感受不到自己的大腿、胳膊……周围的一切都停止了。在我的两眼里,只有球网和排球。哨声响的一刻,我的身体下意识地做出反应,就好像是另一个人进入了我的身体。”
以2002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苏·杰克逊博士多年来对奥运选手的研究结论来看,运动员在比赛过程能否全身心投入,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自信心;2.注意力集中程度;3.比赛进展情况;4.有效的刺激等。她还发现,这四个方面的协调度,需要长期的、系统性的集中训练才有可能获得。
美国女子全能冠军柳金理解的“沉浸在比赛中的乐趣”,指的是“放松的、自由的,就像是在表演的感觉”。她说:“我在这方面的技巧要比其他人更强一些,因为我有天生乐于表演的性格。到达赛场时,我会先面带微笑地环顾一遍自己的对手,然后自言自语:‘谢谢你们来看我的表演。’这非常有趣,而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