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个家庭正在⾛下坡路的四种迹象
作者:杨⽂娟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孟⼦⽈:君⼦之泽,五世⽽斩。
这句话⽤来形容红楼梦⾥的贾府,再贴切不过。
贾家先祖荣宁⼆公戎马⼀⽣,挣下泼天的功名富贵,赫扬百载,到了贾宝⽟这⼀代,业已步⼊末世,府中诸⼈耽于享乐已久,终⽇醉⽣梦死,⽆⼀⼈运筹谋划,为家族命运忧⼼。⼀个百年贵族,转眼分崩离析,最终家散⼈亡,令⼈哀叹。
⼀个家族的败落,并⾮朝⼣可致,正如探春所说:“百⾜之⾍死⽽不僵,必须先从家⾥⾃杀⾃灭起来,才能⼀败涂地。”就像⼀棵参天⼤树的倒下,通常不是源⾃外⼒,⽽是根部已烂,也并⾮瞬间腐烂,⽽是历经岁长,⼀点⼀点地被侵蚀。
贾静雯近况贾府亦是如此,它的败落,正是从⼀步⼀步⾛下坡路开始的。
01
挥霍奢侈
古⼈云:侈,恶之⼤也。奢侈是⼀切恶⾏中最⼤的恶,贾府诸⼈却时刻在践⾏着这种“恶”。
古⼈云:侈,恶之⼤也。
宁国府贾珍倾其所有为⼉媳秦可卿置办丧礼,花重⾦捐了⼀个五品龙禁尉的虚职,只为灵牌上的称谓看起来风光些;他恣意奢华,不顾众⼈劝阻,任⽤⼀副“万年不坏”、价值⽆两的樯⽊做棺材;凤协理治
丧,贾珍对她说:“妹妹爱怎么就怎么样办……只求别存⼼替我省钱,要好看为上。”可谓豪⽓冲天,有钱任性。
元春省亲,贾府花巨资打造⼤观园,⼀派说不尽的富贵风流,连见惯了皇家⽓势的元妃都叹道:“太奢华过费了!”
吃穿⽤度,也是穷奢极侈,令⼈咋⾆。
厨房⾥预备贾母的膳⾷,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牌写了,天天转着吃,⽇⽇不重样;有⼀道家常菜叫茄鲞,不但制作⼯序繁复,还需10只鸡来做配;⼤观园⾥⼀顿螃蟹宴的花费,够庄稼⼈过⼀年,俨然“⼀丛深⾊花,⼗户中⼈赋”的映照;宝⽟想吃荷叶莲蓬汤,汤的做法精奇,汤模⼦亦有三四⼗样,连来⾃皇商之家的薛姨妈见了都感叹:“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要不说出来,我见了这个,也不认得这是做什么⽤的。”
主⼦们不消说,⾃然是锦⾐⽟⾷,连服侍的丫头们都吃腻了肠⼦,闹着要寻些⾖腐、⾯筋、酱萝⼘等清淡菜来换换⼝味。贾府⾥的美味珍馐,何⽌成百上千种,搜罗集结,可成⼀部“⾆尖上的红楼”,体现了内涵丰富的饮⾷⽂化之余,贾府的奢侈不节可见⼀斑。
俗话说,成由勤俭破由奢,纵有家财万贯,⾦⼭银⼭,也扛不住挥霍⽆度,坐⾷⼭空。
晚清名⾂曾国藩官居⾼位,却⼀直奉⾏以俭持家,要求家⼈克勤克俭,远离奢华。他在家书中写道:“凡世家⼦弟,⾐⾷起居⽆⼀不与寒⼠相同,庶⼏可成⼤器。”反观贾府⼦孙,只知奢侈腐化,⼀味享乐,别说振兴家族了,连守成亦难,只能做败家⼦。
古语云,⼈⽆俭不⽴,家⽆俭不旺。“⼀粥⼀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维艰”,⼀个家庭唯有养成勤俭节约的家风,才能蓄积正能量,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02
淫逸⽆度
《增⼴贤⽂》⾥说:“万恶淫为⾸”,意指在各种败坏道德的⾏为当中,以邪淫为最。⼀个⼈若是贪淫好⾊,纵欲⽆度,不但有损⾝⼼健康,⽓质也会变得颓废猥琐,淫逸还会对事业、婚姻、家庭、运数等⽅⾯造成极⼤危害,坏处⽆量,堪称“万恶之⾸”。
贾府的⼏个男主⼦,皆在纵情声⾊,寻欢作乐的污浊⽣活⾥尽情消耗着⾃⼰的福报。
荣国府⼤⽼爷贾赦袭了⼀等将军的爵位,有着很⾼的政治地位,却不好好做官,成⽇只知道与众⼩⽼婆花天酒地;已是做爷爷的⼈了,不知保养⾝体,⼀⼼只想纳妾娶姨娘。他看中了贾母的丫头鸳鸯,鸳鸯不从,他就说鸳鸯嫌⾃⼰⽼了,必定是恋着少爷们,当中只怕也有⾃⼰的⼉⼦贾琏,威胁鸳鸯不管嫁给谁都难逃他的掌⼼。⼀个诗礼之家有着尊贵地位的长者,竟说出如此为⽼不尊,不堪⼊⽿的话,难怪连府中丫头都对他唾弃不已。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赦的⼉⼦贾琏也好不到哪去,同样恣情纵欲。贾母说他:“成⽇家偷鸡摸狗,腥的臭的,都拉了屋⾥去。”,可谓形容得当。贾琏的⼥⼉出花⼉,要供奉“痘疹娘娘”,需清⼼斋戒,他却按捺不住,与下⼈的媳妇多姑娘苟合;凤过⽣⽇,他趁凤忙于应酬,把鲍⼆媳妇叫来⾃⼰屋⾥私会,被凤捉奸在床,导致鲍⼆媳妇羞愤上吊;他贪恋美⾊,在国孝家孝期间偷娶尤⼆,⾦屋藏娇,偷娶事发,⼜⽆能⼒保护,任由凤将她折磨⾄死……⼀条条鲜活⽣命的逝去,皆源于贾琏的好⾊。沉迷⼥⾊的⼈,终是害⼈害⼰,祸患⽆穷。
宁国府就更加肮脏混乱了,贾珍贾蓉⽗⼦的荒淫⾏径令⼈发指。⾝为族长的贾珍与⾃⼰的⼉媳私通,与两个⼩姨⼦有染,更不堪的是他与⼉⼦贾蓉“素有聚麀之诮”,⽗⼦俩与尤⼆、尤三皆有⾏为,简直与禽兽⽆异。其污秽肮脏程度,连府中⽼仆焦⼤都看不下去,骂他们是“畜⽣”,要往祠堂⾥哭太爷去;连柳湘莲这个外⼈都知道“东府⾥只有那两个⽯狮⼦⼲净罢了”。不但玩弄⼥性,还养娈童,戏优伶,贾珍⽗⼦的荒淫⽆度,可以说泯灭⼈性,宁国府被弄得乌烟瘴⽓,浊臭逼⼈,堂堂国公府的峥嵘⽓象已荡然⽆存。
这些出⾝于诗礼簪缨之族的世家公⼦哥⼉,表⾯礼出⼤家,底下却极尽龌龊之事,欲望狂欢的背后折射的是内⼼的极度空虚,他们沉迷酒⾊,浑噩度⽇,将先⼈积攒的财富与福报消耗殆尽后,⼀步步⾛向⾃我毁灭的不归路。
03
治家⽆⽅
经济上⼊不敷出,往往是⼀个家庭⾛向败落的先兆。冷⼦兴评论贾府:“如今⽣齿⽇繁,事务⽇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画者⽆⼀。其⽇⽤排场费⽤,⼜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的架⼦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说出了贾家致败的主要缘由。
贾府排场⼤,平素⼈情往来的对象都是王公贵族、达官贵⼈,规格⾼端,花费甚⼤;府中诸⼈⽣活豪奢,⽤于⽇常开销的数额庞⼤,凤对来打秋风的刘姥姥说过:“外⾯看着虽是轰轰烈烈,不知⼤有⼤的难处”,并⾮全是谦辞。出的多,进的少,必然导致经济上后⼿不接,⽽府中⼈员冗杂,⼜是⼊不敷出的关键因素。
荣宁两府的主⼦加起来不过⼆⼗余⼈,⽽伺候的下⼈竟达上千,光是养活下⼈的费⽤就⼗分惊⼈。⼈⼝过重,本应精简,但贾府却是到了需去当铺典当东西来维持财务运转的地步,也不肯⽤削减⼈⼝的⽅式来减轻负担。管家林之孝曾建议把府中⽤不着的⼈放出去各⾃谋⽣,以省些⼝粮⽉钱,也可以减少丫环的数量,来减轻⼈⼒成本,这本是⼀个可⾏的办法,却遭到主⼦的否决,理由是贾政在外督学数年,刚回到家,提及此事“恐⽼爷伤⼼”,真真迂腐可笑,正所谓叫不醒装睡的⼈,呈然如是。
颇具治家之才的宝钗曾劝过王夫⼈,府中该减的就减,并不会失了⼤家的体统,还建议关闭⼤观园,以免掉这⼀项的费⽤,可惜王夫⼈听了不置可否。凤管家不易,也曾提议裁减⼈员,以节省开⽀,王夫⼈只唯恐失了体⾯,还拿贾府全盛时期的
⼈员配备来对⽐,⼀味昏聩,看不清现实,也不愿⾯对现实。
贾政夫妇庸碌⽆为,治家⽆⽅,致使家族在败落的道路上渐⾏渐远。
⼀个家庭的兴衰,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在于治家之道。曾国藩位极⼈⾂,家中却⽆多少仆役,家务事全由夫⼈与众⼦⼥承担,下厨,洗⾐,织布,种⽥……全部亲⼒亲为。曾⽒家族正是厉⾏了“家俭则兴,⼈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家风箴⾔,才得以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04
不思进取
贾府作为⼀个钟鸣⿍⾷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孙却⼀代不如⼀代,可以说,教育的失败,是贾府⾛向衰败的最根本原因。
在封建时代,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只有⼀个,就是科举是否成功。然⽽纵观全府上下,⼏乎不到⼀个愿意攻书应举,奋发上进的⼈。贾赦袭了爵位,成⽇享乐;贾政虽说“酷喜读书”,却资质平平,难有作为;贾敬倒是考中了进⼠,却⼀味好道,想做神仙,有家不回,只在外跟道⼠胡混,对家庭毫⽆责任⼼;贾珍、贾琏、贾蓉这些⼈根本不读书,整⽇花天酒地;好不容易出了⼀个贾珠,是个读书种⼦,却早早死了;剩下⼀个“略可望成”的宝⽟,却最恨⼋股体制、仕途经济,难从科甲出⾝,更别说为官做宰,承担起振兴家族的使命了。
贾府⼦孙们乐享其成,安富尊荣,躺在祖先的功勋之上悠然度⽇,⽽毫⽆进取之⼼。反观黛⽟的⽗亲林如海,同是出⾝于世代列侯之家,却并不贪图安逸,乐享荣华,⽽是奋发读书,积极应举,考取了探花的功名,⼊仕为官,深得皇帝器重。并⾮以是否功成名遂来衡量⼀个⼈上进与否,⽽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反映出⼈的诸多品性,如意志品格、定⼒韧性、责任担当等,显然贾府⼦弟全然没有家族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放任⾃流,纸醉⾦迷,最终只能眼看着家族败落,⽽⽆⼒回天。
古语云:道德传家,⼗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只剩下富贵的贾府,必然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天然宿命,⼀个百年⼤族最终轰然倒塌,落了⽚⽩茫茫⼤地真⼲净,令⼈唏嘘,也让⼈警醒。
⽆论在何种年代,⼀个家庭,只有做到勤俭节约,克⼰节制,持家有道,积极进取,才能呈现良好态势,步⼊良性循环,才
能实现蒸蒸⽇上,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