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 每题3分 共计12分)
1.下列句子中 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礼堂里 全校同学undersetcdot目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暇undersetcdot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报告
B. 这条街改造成商业街之后 就变得热闹了 行人从早到晚undersetcdot车undersetcdot水undersetcdot马undersetcdot龙
C. 拔河比赛结束了 我们班大获全胜 同学们undersetcdot趾undersetcdot高undersetcdot气undersetcdot扬地回到教室
D. 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 必须undersetcdot未undersetcdot雨undersetcdot绸undersetcdot缪 防患于未然
【答案】D
【解析】A.目不暇接 东西太多 眼睛看不过来 这里用于听报告 使用错误
B.车水马龙 车如流水 马如游龙一般 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这里形容行人的状态 使用错误
C.趾高气扬 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 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 得意忘形的样子 这里形容同学们的精神状态 带有贬义 使
用错误
D.未雨绸缪 趁着天没下雨 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这里用于对自然灾害的防范
使用正确
故选D.
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 有趣(qù) 时候(hou) 课桌(zhuō)
B. 新鲜(xiān) 裂缝(liè) 竹节(jiě)
C. 玩意(wán) 黄河(hé) 穿过(chuān)
D. 脑袋(nǎo) 四肢(zhī) 嵌入(qiàn)
【答案】B
【解析】B项 “竹节”的“节”应读作“jié”
故选B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运用了夸张、对偶 描绘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壮丽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 )
B.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 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 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 为60年
D. “答谢中书书”中的“答”是“回复”的意思 最后一个“书”是“书信”
【答案】B
【解析】B项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整理编订的编年体史书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其中
B.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 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 108个英雄好汉 性格迥异 吴用的谦恭 宋江的多谋 武松的勇武等等 无不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C.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D. 《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已是耳熟能详
【答案】C
【解析】A项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
B项 “吴用的谦恭 宋江的多谋”应为 吴用的多谋 宋江的谦恭
D项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情节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 每题3分 共计3分)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画“√” 错的画“×”
(1)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艾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因多种叫法都与驱除疫病相关 故人们常用“安康”二字表达端午节的祝福 ( )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中的《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 )
(3)《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 )
【答案】(1)√, (2)×, (3)√
【解析】(1)说法正确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说法有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说法正确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45分)
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6.(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6.(3)下列各项中 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6.(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6.(5)有人认为 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 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 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A. 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 必须拓宽视域 厘清思路 善用底线思维 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 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 比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 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 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 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 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 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 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答案】D
【解析】(1)D项 “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错误 根据材料二“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 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 收编为形式逻辑 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 使其创造力大增 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人必有健忘 但电脑没法健忘 人经常糊涂 但电脑没法糊涂 人可以不讲理 但电脑没法不讲理 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以及“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可知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 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不是人类智能特有的一种形式逻辑
【答案】C
【解析】(2)C项 由材料二“人必有健忘 但电脑没法健忘 人经常糊涂 但电脑没法糊涂 人可以不讲理 但电脑没法不讲理 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
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 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 然而 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 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 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 甚至重量+温度=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 如此等等 都有‘大智若愚’之效 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可知 机器无法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 “最终超越人类”也没有依据
【答案】C
【解析】(3)题干要求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 作答本题 需要明确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主义者进行对比 列举人类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愚”的现象 论证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难以取得突破的观点
A项 列举的是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的成就 不能作为论据
B项 “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列举的是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的成就 不能作为论据
C项 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局限性 人类智能的微妙 可以作为论据
D项 “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讲的是人工智能支持的写作类型 和论点不符 不能作为论据
故选C
初中考高中没考上咋办【答案】(4)①对比论证 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
②举例论证 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 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
③比喻论证 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解析】(4)①材料二中 “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 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将文学与一般娱乐进行对比 指出两者的不同 点出文学较一般娱乐的优势所在 “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 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 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 守护人间的情与义”将好作家与“文匠”进行了对比 点明两者的不同 “人必有健忘 但电脑没法健忘 人经常糊涂 但电脑没法糊涂 人可以不讲理 但电脑没法不讲理 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则将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作对比 指出二者的不同 这些内容均运用了对比论证
②“在生活中 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 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 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 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 同是一种忍让自宽 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 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 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 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 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 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例子 来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 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
③“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 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 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 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 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 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 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属于瞬间事件”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以此论证了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 运用了比喻论证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5)【示例一】同意 ①材料一是悲观的 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 在对待人工智能问题上 必须树立底线思维 ②材料二是乐观的 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 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
【示例二】不同意 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 材料一讨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 材料二讨论的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 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 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 也不构成截
然相反的关系
【解析】(5)【示例一】材料一中“‘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 这次并非如此 大批工人陆续失业 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 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 一旦失控 后果难以设想 即使没有失控 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 亦非人类之福”“他给出的理由之一 ‘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 因极度单调无趣 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 ’”等观点均持消极态度 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 而材料二中“如此等等 都有‘大智若愚’之效 只能让机器人迷糊”“但机器人呢 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 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等观点持的是积极态度 指出了人类智能的优越性 以及人工智能的缺陷 从悲观、乐观的角度看 可以同意题干所给的观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