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李陵
学术界有些人认为司马迁是为李陵的投降行为辩护,铁板钉钉,是不能翻案的。其实,所谓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说法并不成立,本来就无案可翻,自然不必翻什么案,只需说明史实就可以了。当然,司马迁由于推言李陵军功而遭受极刑,对他本人和《史记》创作的影响是深重的,这个案子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司马迁生平最为严重的政治事件,人们希望真正了解这个案件。
司马迁在《史记》里零星写到这个案子,真正说清案情是在《报任安书》中,还有《汉书》的《李陵苏武传》,有关史料足够清楚地认识司马迁与李陵的案情始末。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以极为卑贱的口气和浓烈的情感描述了自己遭受腐刑的经过,反映了他仇恨黑暗专制的新观念。起初,李陵战败的军情连续从边塞传到朝廷,汉武帝十分沮丧,他安排的三支军队都无胜绩,两队败归,因而汉武帝十分愤怒,满朝大臣跟着一起斥骂李陵,也就是满朝大臣跟着武帝一起声讨打败仗的李陵,一边倒。这时,宝座上的武帝发现有一人沉默不语,这人就是太史令司马迁,武帝就让司马迁上前来,问他有什么看法。司马迁本该跟风,跟大家一样表个态了事,他却说出了一席谁也没说、没敢说的话——他却不知这是生死关
头,他一脚已踩进了鬼门关。他没有让武帝先饶臣不死后再说,他对满朝大臣无一人挺身而出讲实话心存不满——他将自己置身于一人单挑满朝大臣的危险境地。他说,根据他对李陵的长期观察,李陵是奇士,有国士之风,敢于为国捐躯,他平常的为人处事证明他不是怕死的人;李陵仅仅带领五千步兵勇战匈奴大军,连战十多天,杀敌一万多人,功大于过,真可谓虽败犹荣。李陵不死而被匈奴活捉,他必定有心另谋归报大汉。请皇帝宽心,念在李陵功大于过,又无救兵援助,宽恕李陵败降的罪过。司马迁向武帝推论李陵的军功,动机就是为武帝宽心,本是先有武帝的召问才作出回答的,是被动的,武帝与李陵后来的表现也证明当时司马迁的分析是正确的,判断是无误的,怪只怪汉武帝当时心虚,不肯宽恕李陵,等他后悔了,司马迁已受了宫刑,李陵也已报国无门了。
司马迁推论李陵军功的动机和此后大量的事实,都说明司马迁是正确的,他是被冤枉的,这是一桩冤案。也正因此,事后后悔的武帝让他当上了中书令,成了外人眼里皇帝身边的红人,武帝实已悄然为他平反昭雪了。虽然如此,司马迁只因一席话便遭受宫刑,使他终生不能释怀的血的教训,也使他认清了封建专制黑暗统治的本质。
班固在《李陵苏武传》中记述了李陵事件的始末,有利于澄清司马迁遭受口祸的史实真相。
那年秋天(前99年),李陵带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北行一个月到达目的地,正要返回时被单于率领的三万骑兵包围,一战杀敌数千,单于急忙召集大军八万,要活吞了这支汉军。汉军一边打一边退,浴血奋战十多天,匈奴无法打败这股顽强的汉军。最后,在离边境一百里的山区,早已弹尽粮绝的汉军决定趁夜突围,突围时战鼓不响,李陵身边只有十余人,几乎都赤手空拳,最终,李陵怀着对皇帝无限的惭愧而被俘虏。有四百多汉兵跑回边塞,边塞驰报朝廷,于是朝廷发生了皇帝召问太史公的那一幕。
李陵兵败到李陵败降,在此期间,武帝责问最初报喜讯的陈步乐,吓死了他;武帝召问司马迁,把他打入大牢,从沮贰师(说贰师将军坏话),升级到诬上(诬蔑了皇上),定为死罪;武帝让相面师观察李陵家人的气,不见死丧之相,将李陵家人关押起来。武帝想要李陵战死杀场,为他捐躯,而李陵不死,使他坐朝不安,他没给李陵战马,他没派出驰援的救兵,但谁敢明说皇帝的错失呢?
好在皇帝觉悟了,就在事发一年多以后,这时司马迁已自请腐刑在蚕室疗伤。武帝觉悟到老将路博德耍诈而没救援,致使李陵陷身重围而最终败散,于是皇上派出使者慰问犒劳那四百多名苦战回国的战士,并又派出公孙敖将军去迎归少将李陵。结果,公孙敖没接到李陵,带
回一条消息,说李陵邦匈奴练兵,武帝听后心头起火,下令杀掉李陵家人。圣明不见了,乌云遮住了太阳。这等于坐实了李陵的行为为投降,也使司马迁觉得再次受世人笑话,李陵继司马迁后陷入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李陵本来打算得机会建功报达皇恩,又能回国孝敬老母,这一下全玩完了。母亲、妻子和儿女都被杀害了,而且起因在他自己,他万念俱灰,回国的路已绝了。李陵原要孝敬老母的,他是遗腹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怀有无限的深情。他的爷爷李广就是被公孙敖等害得自杀了,父亲三兄弟也都过早去世,他原本要建立大功再次光耀李家门庭的,这一下希望全都幻灭了。事实是公孙敖带回的是假消息,邦匈奴练兵的另有其人,而不是李陵,武帝就仅凭一条道听途说的假消息便杀害了李家人。历史难道就是这么一桩桩血淋淋的惨案堆积垒成的吗?
司马迁为投降的李陵游说或辩护了吗?司马迁的本意是要皇帝宽心舒意,要看到李陵以五千步兵对付十一万匈奴骑兵,杀敌一万多,实是一次大胜仗!李陵不会真心投降的,他被活捉,实是假投降,迟早是要回国的。李璐和李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司马迁的话到武帝耳朵里就变了味,就发生了扭曲。……武帝又时时是明智的,晚年下了罪己诏,主动改变了好战的国策。到汉昭帝时,武帝安排的顾命大臣们议定再次迎接李陵回国。李陵拒绝了,恐惧再次受辱。这类史实说明汉朝并未把李陵看成投降者、叛徒或叛国者,那么后代人又何必这么认定
而想不通呢?那些顾命大臣们都是李陵和司马迁的同辈人,他们了解这两个非凡的同辈人。说到底,司马迁无非是要武帝能够辩证地看待李陵事件,却不料若火烧身,成了武帝的出气筒,成了李陵的替罪羊。
司马迁受刑不死,李陵败降不死,两人都是有抱负,有责任的苦命人。李陵有国不能回,客死异乡,而司马迁历经炼狱,把受难转化成旺盛的创造力,铸就了伟大的《太史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