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家训观后感「精选」
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家训观后感「精选」
王尔烈耄耋之年,嘉庆念其为官清廉,敕建翰林府,致仕归籍。下面是网为大家搜集的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家训观后感,欢送阅读与借鉴。
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沉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热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粹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化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
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领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领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别人廉价。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节省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王尔烈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被誉为“辽城第一书法家”。生长在官宦家庭中的王尔烈,诗文和书法受其父启蒙,最初奠定了学习的根底;少时进私塾,而后拜龙泉寺元空大师为师,进一步进步诗文和书法造诣。二十余年的寒窗苦读既为他博得了功名,又赚得了“关东才子”的美誉。王尔烈为官清正廉洁,不惑之年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他七十寿辰和其母九十寿辰之际得同僚和好友赠与寿屏,从中亦可窥见他的良好口碑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王尔烈学书初法“二王”,主学大令,笔法精巧,行笔跳跃,得其流美俊逸;后宗颜鲁公,笔画肥厚而内含筋骨,得其严谨与浑穆;又喜赵书之风气,行笔圆润,藏锋精妙,得其笔画纯熟与帖学之大成。《书明王安道游华山记》、《游千山诗录》与《行书临颜真卿争座位
贴折扇》、《双寿序》和《双寿联》分别有其初法“二王”与宗颜、学赵的风格;至于《行书学道横幅》有意识地追求点画和空间的完美结合的风格,为通汇之际、自成一家的代表之作。王尔烈以诗文著世,文笔凝练质朴,娟秀遒劲,书法得诸家之精华,与其诗文的深沉修养相得益彰;其眷恋千山、重游龙泉,并吟咏和诗、寄情笔墨,多有名篇佳作和文采风流之美名流传,最终成就了“关东才子”的千古美名。
乾隆九年(1744年),十八岁的王尔烈负笈千山龙泉寺西阁学堂读书,开始“两字功名愁煞人”的寒窗生涯。
千山是东北名山,西阁学堂坐落在龙泉寺峰北一个平台上,为民式建筑的瓦室三楹,檐下有长廊,两侧建有两幢列脊钻尖式小阁,中为别致庭院。西阁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历史上本来是三间茅草屋。后经屡次扩建,规模日大,成为清代千山两大书院之一。晨昏晴雨,春夏秋冬,王尔烈在此读书求学长达十余年。
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七岁的王尔烈参加了全州的童试,考中了辽阳州八贡生(即秀才)。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王尔烈应丙子科顺天府乡试,结果名落孙山。
王尔烈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的书画诗词才华却名声日隆。他时常与一些有识之士相与交往,雅集唱和。他与“性尚慷爽,文思清拔”的同乡常纪“朝夕过从,纵谈古今”,商讨诗词,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同时,他仍然鸡鸣而起,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日夜苦读。
乾隆三十年(1765年),已近不惑之年的王尔烈在奉天省城参加乡试,中奉天乡试第181名举人。朝廷拟派王尔烈为顺天府平谷县教谕,待开缺时进补,故未到任。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王尔烈赴京参加丙戌科会试,未考中。次年,四十一岁的王尔烈出任国子监教习、平谷县教谕,自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适逢乾隆皇帝六十寿辰,于三月加开辛卯科会试,屡遭挫折的王尔烈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终于折桂,考中贡士,名列一百零二位。非常珍贵的是,王尔烈参加乡试、会试的朱卷各三篇,包括题目、正文、考官评语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现藏于辽阳博物馆。
考中进士不久,也就是同年四月二十一日,王尔烈参加殿试,高中二甲第一名(即传胪)。授翰林院编修、庶吉士,食七品俸。殿试情形不见记载,但从排名看,从一百零二位跃居第四位,可以想见,王尔烈在太和殿上必有精彩表现。他对策精辟,思维敏捷,文采飞扬,才华
横溢,非凡的表现获得考官们的认同,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嘉许,当是自然的。至此,王尔烈夙愿已尝。
王尔烈入翰林院的第二年,乾隆帝诏告天下,搜集古今典籍,编修《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成立“四库全书馆”,纪昀、邵晋涵、王念孙、戴震等一流学者都应邀进馆,开始编修。王尔烈以翰林院编修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正式参加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
入馆后,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进展校勘。乾隆四十年(1775年),他还担任礼部乙未会试同考官,协助主考官阅卷。同年底,父亲病故,王尔烈回乡丁忧。是年冬,王尔烈服丧期满,回到北京,以陕西道监察御史衔(正六品)再进“四库全书馆”,继续《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三百六十多位高官、学者编撰,收入典籍三千五百余种,三万六千余册,费时十余年完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根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八年,除服丧三年外,王尔烈大约有七年时间在编修《四库全书》,主要负责校勘
《永乐大典》及校勘、续编《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等。王尔烈为《四库全书》的编修做出了重要奉献。
从乾隆五十年(1785年)开始,王尔烈仕途通顺,连升三级:被任命为鸿胪寺少卿,官居从五品,掌管庆吊典礼事物;次年,六十一的王尔烈晋升为光禄寺少卿(正五品),负责朝廷祭礼宴会事物;第三年,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奉旨补通政司参议(正五品),负责处理朝廷公文;九月,升任顺天府丞,官至正四品。
王瑞儿照片 嘉庆元年(1796年)农历正月初一,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琰,嘉庆帝即位,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诰授中宪大夫。王尔烈还得乾隆“予千叟宴,蒙御赐诗并《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杖等”(《辽阳县志》)。
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尔烈70大寿,翰林院为其办寿庆,赠《百寿图》屏风。寿屏为九扇组合屏风,集当时翰林院及朝廷的达官显宦和学界名流一百二十五人,书画一百二十六“寿”字志贺(其中有一人赠两幅),其中有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的“水墨仙鹤图”,有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楷书“寿”字,有《红楼梦》的印行者程伟元的“水墨双松图”等。在这125人中,仅状元、榜眼、探花就有88人。可见王尔列当时名气
和影响之大。寿屏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辽阳博物馆。此寿屏对研究清代政治、礼仪、书法、绘画的开展具有重大价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