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传世名句摘录,格物致知
朱熹诗词名句: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7、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劄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朱熹《与长子受之》8、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10、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1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三到》12、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朱熹《秋月》13、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14、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朱熹《宋名臣言行录》15、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秋。——朱熹《秋月》16、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朱熹《水口行舟二首》17、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18、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19、昨夜扁
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朱熹《水口行舟二首》20、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读书要三到》21、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朱熹《司马光好学》22、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23、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朱熹《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24、听雨舫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25、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26、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27、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28、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29、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朱熹《南乡子·落日照楼船》30、空翠渺烟霏。——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31、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朱熹《忆秦娥》32、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朱熹《水口行舟二首》33、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朱熹《百丈山记》34、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35、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朱熹《南乡子·落日照楼船》36、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37、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38
、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39、咏归桥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40、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朱熹名言及其注释:
一、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出自《水调歌头》。【译文】一个人在富贵的时候感到优游快乐,当身处贫贱的时候也不觉得忧虑。
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集注》。【译文】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三、非仁非义之事,虽小不为。
出自《四书集注·孟子章句》。【译文】不仁不义的事,即使很小也不能做。
四、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偶成诗》。【译文】年轻时学习效果好,年纪大了学习就困难多了,所以一点点的时光也不可轻视。
五、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出自《朱子大全》。【译文】读书的方法在于循序渐进。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六、仁者散财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
出自《四书集注·大学章句》。【译文】仁德的人布施钱财来得到民心,不仁德的人拼命去增殖财货。
七、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批评自己越是严格,身心越加得到修养;批评别人越是宽容,别人越是愿意归顺跟从。
八、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人有过失能够有自知之明的太少了,知道自己有过错而能够自我辨别是非的人就更少了。
九、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出自《四书集注·中庸章句》。【译文】君子治理人的办法,就是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他自己。
十、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是则偏之为害,而家之所以不齐也。
出自《四书集注·大学章句》。【译文】溺爱孩子的父母不明智,贪婪的人永远不知足,这就是偏执的害处,家庭不能和谐的原因。
十一、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公冶长》注引程子语。【译文】一个人有贪欲,就不会有过硬的人格。有过硬的人格,也就不会屈服于贪婪。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养性务须去除贪欲,才能保证有清廉刚正的人格。
十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知:了解,指对事物进行研究,了解其规律。行:行动,指实践。如果论先后关系,“知”是首要的;如果要论轻重关系,“行”是最重要的。
十三、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译文】向来:以前。中流:河流中心。以前不懂行船规律,枉费了很多力气推船,而今掌握了行船的技巧,就可不费力气地在河水中自在行驶了。此言表面是说行船之事,实则以行船为喻,说明了这样一个读书的道理:不读书,对于许多问题苦思冥想,终不得其解;读了书,对许多难解的问题都茅塞顿开,有豁然开朗之感。其意是强调读书的好处。
十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译文】为什么这个水池的水如此清澈呢,因为它在源头上有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池塘不是一泓死水,常有活水注入,才能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而人要做到心灵澄明,唯有不断地学习新知
识,时时补充旧知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用心观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发现源头活水,才思不断。
十五、只是……意思便是从容不迫。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学而》。【译文】此句为成语“从容不迫”的由来,指遇到事情沉着冷静,不慌不忙。
十六、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出自《仁说》【译文】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所有善行的源头,所有行动的纲领。
十七、人外无道,道外无人。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离开人没有什么道可言,离开了道也不会有人存在。
十八、守正直而佩仁义。
出自《宋名臣言行录》【译文】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十九、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出自《朱子全书·学二》【译文】自古以来的圣人贤人的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根本。
二十、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一个人做事如果能够建立在大局的基础上,那么在细枝末节有时未必合乎道理,也没什么害处。
二十一、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引自《近思录.为学》。【译文】做人谦虚宽容,待人接物就能豁达大度,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也能泰然处之;做人心胸狭窄,遇事就会多方挑剔,处处不顺眼。
二十二、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译文】妄思:荒谬不合理的想法。妄动:不 考虑客观实际的轻率行动。指修身养性首先应端正思想。
二十三、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译文】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二十四、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学习中解决它,最后达到学习的都没有疑问了,这才是真正长进了。这里,朱熹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
二十五、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译文】天下最难以把持的是自己的思想,天下最容易受到诱惑的是自己的欲望。
二十六、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古文名句网【译文】自我端正态度,这样别人便会对你产生敬畏之心。如果自身傲慢,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十分的傲慢。
二十七、言不妄发,发必当理。
语出《朱子语类·上卷》。【译文】话不随便说出口;说出的话,必定在理。
二十八、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
【译文】使得身体劳累,而内心的事情,可以做。利益虽然很少,但是符合道义,可以做。
二十九、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
出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译文】研究学问即使拥有很好的天资,要想取得杰出的成就,也必须埋头苦干。追求知识是艰苦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真正的知识面前,投机取巧是无用的,一蹴而就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导致进步。
三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
【译文】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思考,思考过程中有想不通的地方就去阅读。阅读和思考一定要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三十一、百学须先立志。
【译文】百学:百般学问,意指做任何学问, 立志:树立远大志向。百学须先立志:做任何学问都
必须先立下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