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例感染性骨髓象分析
唐霞珠;孙谦;刘秋莲;汪瑜璐;刘梦;张水生
【摘 要】目的:分析202例初诊患者感染性骨髓象的特点,为临床上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202例初诊感染性骨髓象患者,分析其骨髓片与血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结果。以同一时间段31例骨髓移植供体或血象、骨髓象均大致正常患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临床表现中除发热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均无显著差异。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报告中增生极度活跃2例(占0.99%)、明显活跃83例(占41.09%)、活跃108例(占53.47%)、减低7例(占3.47%)、极度减低2例(占0.99%)。31例正常对照组中明显活跃5例(占16.13%)、活跃26例(占83.87%)、减低1例(占3.13%)。202例感染性骨髓象粒系所占比例22.25%-87.00%(64.28%±10.69),与正常对照组40.50%-60.50%(53.14±5.51)%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患者中186例中粒细胞左移,所有患者均检出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空泡变性34例,核固缩、核溶解改变21例和杜小体3例。正常对照组无形态学改变。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患者碱性磷酸酶阳性率36%-100%(88%±14),积分为102%-400%(305.31%±80.85)分。正常对
照组NAP阳性率7%-42%(27%±6),积分为11%-96%(59.5%±13.8)分。两组比较P值<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感染性骨髓象特点是粒细胞系统比例绝对增加,粒细胞系统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及碱性磷酸酶染阳性率与积分增加,这可以为临床上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
【年(卷),期】小腿不直怎么办2015(000)010
【总页数】2页(P1062-1063)
【关键词】感染;骨髓象;碱性磷酸酶染
【作 者】市场营销书籍唐霞珠;孙谦;刘秋莲;汪瑜璐;刘梦;张水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九江 332100;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46.8
感染性骨髓象是临床骨髓细胞学检验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指机体在受到细菌等感染时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所出现特有的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固缩、核溶解和NAP积分增高等表现,其病因多种多样[1]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首诊为感染性骨髓象患者来说,我们应该进一步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明确感染性骨髓象原因,减少误诊,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有力的诊断证据。现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202例初诊感染性骨髓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2例初诊感染性骨髓象患者,男109例,女93例,男女比例:1.17:1;年龄范围:14-86岁,平均年龄(54.6±18.8)岁。WBC:1.1-48.4× 109/L,均数(10.15±8.19)×109/L。脾脏肿大1例,淋巴结肿大1例。31例正常对照组,男12例,女19例,男女比例:0.63:1;年龄范围:12-84岁,平均年龄(46.24±19.81)岁。WBC:1.7-10.1×109/L,均数(5. 47±2.48)×109/L。无肝、脾、淋巴结肿大。于和伟老婆和女儿
1.2 感染性骨髓象诊断标准造血系统疾病诊断均以《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2]为依据。
1.3 方法所有202例感染性骨髓象骨髓片与血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均由两位有经验的细胞形态学工作者分别阅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收集同一时间段31例正常对照组筛选期骨髓移植供者或血象、骨髓象均为大致正常骨髓象做正常对照组。血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参照《临床血液学与检验》[3]。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数据软件包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表现中除发热有明显差异外,其他均无差异。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报告中:增生极度活跃2例(0.99%),明显活跃83例(41.09%),活跃108例(53.47%),减低7例(3.47%),极度减低2例(0.99%)。32例正常对照组:明显活跃5例(16. 13%),活跃26例(83.87%)。二者比较增生程度有所升高。202例感染性骨髓象粒系所占比例22.25-87.00(64.28±10.69)%与正常对照组40.50-60.50 (53.14±5.51)%比较P值<0.05有差异。202例感染性骨髓象其中粒细胞左移186例、全部病例中均检出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空泡变性34例、核固缩、核溶解改变21例、杜小体3例。正常对照组无形态学改变。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患者NAP阳性率36-100(88±14)%,积分:102-400(305.31±80. 85)
分。正常对照组NAP阳性率7-42(27±6)%,积分:11-96(59.5±13.8)分。两组比较P值<0.01有显著差异。见表1。
感染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增多最常见原因,并引起WBC核左移和中毒性改变。为了明确诊断,通常需对患者进行多项检查,如WBC计数和分类计数、细菌培养、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但上述指标存在特异性不强、检测时间长或受检验人员主观因素影响等不足。而且某些感染性疾病患者血常规检测显示WBC或NE并不增高,甚至有些降低[4]。因此,寻一个快速、准确和客观的诊断指标尤为重要。骨髓形态学检查及血片NAP染能够很好的反应感染状态。
董璇老公是谁NAP染阳性率与积分增加见于细菌性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或急变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转移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雄激素后[3]。
202例感染性骨髓象中增生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粒系所占比例22.25-87.00(64.28±0. 107)与对照组40.50-60.50(53.14±5.51)%有差异,说明粒系细胞增生旺盛。感染刺激了骨髓中粒细胞的增殖、成熟、释放并增强了成熟粒细胞的功能,从而使骨
安全模式进不去髓象出现粒细胞核左移,NAP积分增高、中毒颗粒和空泡等现象。本文研究骨髓象特点与众多学者报告相类似。
分析本组资料发现感染性骨髓象诊断主要在于粒系绝对增加,粒系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及NAP染阳性率与积分增加。
【相关文献】
[1]卢志贤,王亚萍,谢敏瑚.45例感染性骨髓象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55-2056.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4-205.
[3]许文荣,王建中.临床血液学与检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78.
[4]黄胜,黄小颜,梁华英,等.感染性骨髓象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VCS参数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55-2056.
华晨宇换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