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奶粉销量排行榜
七龙珠鹿晗冯骥才保护中国古村落
1.  本报讯(记者项一嵚 慈溪记者站卢萌卿 周敏杰)“我国古村落保护现状喜忧参半,忧大于喜,村庄空巢化和过度旅游化的两个极端是最大的难题。”昨天,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鸣鹤)国际高峰论坛在慈溪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的演讲引发了100多位与会专家的共鸣。
  如何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守住家园,留住乡愁,是全球性的普遍课题。此次会议云集了来自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百余位古村落保护专家。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专家们围绕“传统村落保护的政府职责和行为”“传统村落保护的村民立场和权益”“当前传统村落保护的难题与困境”等11个选题进行深入交流,重点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方法、经验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古村是有生命的生产生活场所和传统社区,因此古村保护必须兼顾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技艺、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1年至2010年间,全国少了90万个古村,每天有80到90个古村正在消亡。”被称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的冯骥才先生在2006年率领有识之士发表了呼吁保护古村的《西塘宣言》。十年后,他在故乡宁波发出了“唤起村民文化自觉”的呼吁。冯骥才在
玛雅金字塔演讲中指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是解决古村空巢化的重中之重;古村首先是留住乡愁的精神家园,不能被粗陋的“蝗虫式”旅游开发侵蚀了历史的原真性。
  据悉,目前有2500多个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尚在审核中的第四批村落中有500至1000个能够入围。截至目前,宁波共有2个国家级名村,55个市级名村。去年,《宁波市历史名村、名镇保护条例》正式出台,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鸣鹤)国际高峰论坛日前在慈溪举行跟着冯骥才探古村端午节的吉祥语
2016年04月29日 08:04:27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陈淡宁
   浙江在线04月29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陈淡宁)前天,本报记者跟随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走进了中国传统村落——鸣鹤古镇。
  慈溪观海卫镇南部的鸣鹤古镇,是座依白洋湖而建的小镇。在这四月的春日里,青白的白洋湖畔,柳树枝条已从嫩黄变作老绿。我们下车,沿着白洋湖边的石板路走过鸣鹤古镇门口的牌坊时,一眼就被镇子入口处金仙寺院落黄的围墙吸引了。
  走过寺院之后,眼前出现的是新建的游客广场。在沿街商户的跟前,冯骥才停下来。两个村民,正在小店门口用石臼捣着闻名全国的“慈城年糕”。
  此时,就在打年糕的旁边,一个捏面人的青年手艺人,怯怯地对着冯骥才说:“冯主席,我,我有一个礼物要送给您。”说着,从身后掏出了一个装在透明罩子中的面塑的小鸟。手艺人叫孙文聪,人称“面人孙”,他的面人粉塑如今已被列入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说孙文聪现在已经有了工作室,并且还带着两个90后的年轻徒弟。
  我们走进镇上老石板铺成的阡陌巷弄。如今的鸣鹤古镇,共有7800多的原住民,依然生活在古镇内尚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内。
  由于鸣鹤古镇曾是中国著名的国药材集散地,出了许多著名的国药商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做大生意后,回到老家盖一些大宅。像廿十四间、六房等极具江南特的院落,在镇上有40余座。冯骥才摘下一直带着的墨镜,细细地打量屋子的每一处。
  “要尽快开始修啊,”冯骥才说。
  他似乎又担心操之过急的修缮会破坏掉古建原有的风貌,文人那细腻的感性,化作一段委婉的建议:“欧洲人修古建是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意大利人是墙皮绝对不动,越老越好,只要不剥落,剥落的时候就粘一粘;奥地利人的方式是刷新,每年把墙刷新一次,但建筑还是老的建筑。还有一种比较现代的方式,比如这一面墙,是老墙,刷新了的话,老墙的沧桑感就没有了,所以就留出一块墙面,外面隔一块玻璃,固定好,然后打上一排字,比如这个墙有200多年的历史。就是把现代与古代对比起来,这是一种方式。我曾经住过法国一个科学院的房子,它也是老房子,有个天井,已经很沧桑了,于是在上面用金属和玻璃做了一个顶。那个顶不会破坏它的风貌,它就是告诉你,这是现代的,那是古代的。”
  一个小时的走访很快就结束了,站在出镇口,冯骥才回头,看了看右手边业已建成的民宿,又看了看左手河岸边,那些晾晒着衣衫和腌菜的民宅,发出了一阵感慨:“一个村落就像一个图书馆里的书一样,不该全都是新书。让村落有生活的感觉。公园的感觉太刻意了,还是野一些的好呐。”
  记者手记
  从保护村子到保护生活方式
  前两天,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鸣鹤)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慈溪举行。来自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多国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村落保护的村民立场和权益”等十个选题,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方法、经验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论坛上做主旨演讲,论坛最后还通过了《鸣鹤宣言》的草案。这距离上一个关于古村落保护的《西塘宣言》,已有十年之久。
  “愿我们今天的努力与奋斗能换来明日美丽不败的田园风景”,出自2006年4月,于中国首个关于古村落抢救与保护的论坛会议——西塘会议上公布的《西塘宣言》。而在十年后的《鸣鹤宣言》草案中提到:“以原住民为本,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首要原则……唤醒村民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保护村落、文化遗产、传承民间文化的热情和活力……”
  十年间,我们所注视着古村落的目光,终于不再只停留在建筑、风光和旅游之上。保护村民生活的风貌,是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古村落保护研究方向的重点。
  村落保护跟非遗的保护,都要保护他的活态和生命性,这个保护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村落
保护是复杂的,因为它是一个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又是一个生活的基本单元,又是一个传统的社区,这个保护是复杂的。但是这个保护依靠谁?最重要还是依靠原住民。这是冯骥才的见地。
  我们愿意看到的古村落,比如有200年历史的乡村,有它自身的历史纵深,有烟火气,这才是真实美好的中国村落。
3核心提示:“大冯”回家了,从此在宁波慈城安了“家”。4月22日上午,宁波籍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的“祖居博物馆”在宁波慈城开馆,姜昆、刘诗昆、赵文瑄、黄永松、罗杨等文化名人专程前来与感受“大冯”那份悠远而深厚的乡愁。
“大冯”和祖居里的古井。
“大冯”回家了,从此在宁波慈城安了“家”。
4月22日上午,宁波籍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的“祖居博物馆”在宁波慈城开馆,姜昆、刘诗昆、赵文瑄、黄永松、罗杨等文化名人专程前来与感受“大冯”那份悠远而深厚的乡愁。
李宏毅变形计
宁波慈城,是“大冯”的老家,也是他牵挂于心、写入作品里的地名。一个博物馆装着这位游子浓浓的乡愁。当天,“大冯”一身正装出席,他说:“我少穿西服,今天穿西服,是向家乡这块土地致敬。”他至今仍记得,1992年回乡,家乡人自发制作横幅,写着“大冯,欢迎回家”,他一下子就被感动了。
当天,“祖居博物馆”同时开启了“大冯与故乡”展,以“大冯”回故乡探亲与考察为脉络,借助实物、文字、图片、多媒体和场景再现等表现形式,显示出他与故乡的血脉亲情。
“我深爱着故乡,也渴望保护好这片精神的家园。”“大冯”是很多人眼中的著名作家,可最近这十多年时间里,他却以“传统文化守望者”的身份重新登陆人们的视野,他为抢救民间文化、保护古村落跋山涉水,几乎跑遍了全中国。
对“大冯”来说,“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不仅仅是物件的藏馆,也是他多年来致力于传统古村落保护的缩影。他说:“这里面传递了我古村保护的理念与行动。”
保护古村
要怀揣敬畏之心
一口300年的古井,两把“大冯”家祖传的椅子,几面当地特有的老瓦片墙,还有不少“大冯”的家族珍藏……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在慈城民主路上,占地144平方米,自2010年开始,慈城当地对冯骥才祖居进行修缮。我们跟着“大冯”的脚步,穿过一条石板路,叩开木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瓦爿墙”建构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建筑前是同样用“瓦爿墙”简单围拢起来的田园菜地,古古香又不失现代格调。
这个建筑,“大冯”打心底里喜欢。因为这让他看到了对于历史的敬畏,这也是他在古村落保护中一直持有的观点。
敬畏历史,才能用心去保留原生态的痕迹。“大冯”特地绕到墙角边,让我们留心一口直径三四十厘米的水井。井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表面凿刻的凹凸早已被岁月抚摸得很平整光滑,井身一侧有一条长长的裂缝,看起来就像一个艺术品的“败笔”。不过,“大冯”却为这“一笔”叫好。这口井已有300多年历史,他的父亲曾喝这井水长大,即便再不完美,这都是历史的痕迹,是需要特地保存的。
“古村保护并不是把眼前所见的破旧和不完美统统拆除,然后再去重建一个仿古式的建筑,而是需要我们在‘残存’里巧用匠心。”“大冯”说,这就像玉雕里的“俏巧雕”,那抹“俏”才是精髓。
“砖瓦砌成墙”,在“大冯”的记忆里,这是自己家乡慈城的传统。博物馆的建筑者特地从本地民间来老瓦片,镶嵌进现代的钢制框架里,还原了历史风貌,那趴在地上的植物,也被小心地“放”进了叠垒的空隙里……望去,时光仿佛暂停。
守护情怀
让精神根脉生长
宁波慈城,对于“大冯”来说是一个充满乡愁的地理名词。冯家人在慈城绵延1200年,“大冯”的父亲冯吉甫就出生在这里。
“虽然我并不出生在此,但这儿的一切与我血脉相通,割不断,恋更深。”在“大冯”看来,古村落的精神意义在于其蕴含的土地情怀、家乡情怀,保护古村落关键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我们的乡愁。
在祖居博物馆大厅中央,最显眼的是两把老式椅子,一把是“大冯”的爷爷生前坐的,另一把是属于“大冯”父亲的。这两把椅子曾经远赴天津,摆放在“大冯”的家中,伴随着他每天的生活、写作,父辈的感情、浓浓的乡愁都依附在椅子上。
八大行星这次,“大冯”割爱把这份浓浓的情感送回“祖居博物馆”。“来自这块土地的,我都会送回来,因为他在这里才能讲出完整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一个古村落熠熠生辉的东西,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建筑,更是这些故事里绵延的文脉。”
文脉是代代相传的,是需要“生长”的。所以“大冯”把他的“一生”也搬进了祖居博物馆,虽然他并不出生和生活在这里。
在“心居”,我们看到摆设的布置很像书房,里面放着“大冯”的手稿、钢笔、眼镜,还有他从天津带来的笔洗和砚台,仿佛他刚刚还正在写作。今年3月,“大冯”已经把个人的300多件珍藏送到了这里,有他自己的著作、书画等作品,也有他珍藏的艺术品,还有自用的各类文房用品等等。
在“大冯”一幅画作里,他题诗“家乡滋味知多少?且向故里深巷寻。”穿过弄堂,冯氏三代的
生活场景跃然眼前,他说:“古村保护是一种活态的,以后,我还要不断把好东西带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