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光——教堂设计中光的运用初探
光对于教堂来说就像神一般存在。从古至今,光作为一种特殊的介质一直存在于各种教堂空间里。古代教堂厚重,现代教堂因建造技术的进步而变得轻巧,因而在现代教堂中光的呈现方式也变得更加自由和多样。本文通过回顾光与教堂的与时俱进,分析现代教堂设计中光的运用,讨论建筑师如何运用光来营造人神对话场所和表达宗教精神。
标签:教堂;光;空间
神与光
火炬之光技能点圣经《约翰福音》里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世人”。《新约圣经-约翰一书》中曾描述“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可见光在教义中是能够指代上帝的。“教堂是上帝的身体、神就是光、而信徒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堂”。
营造教堂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法之一是光。路易斯·康认为 “光是人与神对话的语言”。作为自然精神的重要部分,虚幻飘渺的自然光有着神圣和无比崇高的意义。光在教堂空间中会表现出多种如明暗、层次、扬抑、韵律等形式特点,这些形式能够很容易激发出信徒们内心压抑、恐惧
、神圣的情感,让信徒体验到来自天国的慈爱。这种只有在光下才会拥有的空灵幽静的氛围使信徒的内心顿时清净下来,到归属感和精神上的升华。
光与教堂的与时俱进
光与教堂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从基督教的诞生,人们就开始了光与教堂的研究。
古罗马时期最富盛名的是万神庙,因当时的建造技术有限,其四周是封闭的墙体承重,唯有中间穹顶的大圆洞射进的光线能进入内部空间。从圆洞射入的明亮光线,每天随着日升日落,就像从天堂洒向尘世的一束天光,给人们一种接近天堂的感觉。人身在其中,仿佛一切都会变得永恒。
到了拜占庭时期,穹顶的建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这时期穹顶的受力主要是靠四个柱墩承担,四个柱墩沿着平面四边发券。因而教堂可以从穹顶底部开窗引光来营造神秘特别的宗教气氛。圣索非亚大教堂就是这时期教堂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室内照明主要来源于穹顶底部每两个肋之间的小窗。从装有彩玻璃的小窗透入的亮光就像光环一样,让穹顶同建筑底座分离开来,悬浮在上空。整个教堂室内显得清幽、神秘、迷离。
哥特时期的教堂又对建筑结构进行了新的改良,骨架结构替代了古罗马时期的承重墙结构,这样一来,采光面积得以扩大。同时彩玻璃技术的成熟,也使得哥特教堂在细节处理上更加细腻生动。自然光被镀上了丰富多彩的颜,万般光在教堂内相互交融,朦胧迷离。这种神秘又神圣的感觉让人以为教堂就是上帝的居所。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在风格上重新使用了古典建筑语汇,此时人们内心的上帝就像是在数的秩序上表现出来的理性和谐。通过教堂外形和动感空间表达神之力量的巴洛克教堂,甚至描绘出天堂翻滚的云朵和盘旋的天使圣母,把信徒们希冀的天堂具体呈现出来。此时光的主要作用是强调展示教堂细节的细腻生动和整体比例的理性和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白光在教堂设计中的运用是随着建筑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变化的,同时也牵引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光影变化表达了各个时代教堂在审美观与价值观上的差异,换句话说,光赋予教堂时代意义。
光在现代教堂设计中的运用
十九世纪开始,建造技术的发展使光与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变革,采光口大的小和位置受结构
制约的影响大大减小。因而现代教堂和传统教堂风格相去甚远,但建筑师仍从传统教堂中看到了光对于营造宗教空间氛围的重要性。那么现代建筑师又是如何在教堂设计中巧妙的使用光呢?
1 利用光的彩变幻
哥特时期,教堂对彩玻璃的使用已经相当成熟,形成了固定的暗喻。如“如红是上帝的血液,象征上帝的爱;蓝象征着天国的颜;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黑象征死亡;紫象征尊贵;白象征圣洁”等等。现代建筑师通过对哥特教堂中玻璃彩的提取,形成以三原为主的创作基调,这些彩容易被人眼识别,给人的印象深刻,能唤起信徒们对传统教堂场景的回忆。
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感恩小教堂就是利用光的彩变幻的一个典范。小教堂屋顶的设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彩玻璃屋顶由周边向中心自低到高呈螺旋形上升。阳光从彩玻璃屋顶上方投下,五颜六的影子便在白净的墙面和地面呈现出来。屋顶明亮而彩斑斓,就像宁静渺茫的夜空。而在最高位置的玻璃窗最明亮,就像天主的眼睛俯瞰着尘世。恍惚缥缈的光创造出清新高雅的艺术效果,赋予小教堂世间不曾有过的神圣与美丽,让人们的心向神的国
度盘旋上升。
又如Kubo Tsushima Architects 改造设计的东京彩虹教堂。教堂前身是一间发廊的附属建筑,曾被当作结婚礼堂使用。建筑师的设计出发点是通过把自然光作为一种天然装饰去满足业主对除去原建筑过度装饰的要求。因此他们打算将高侧窗反射进来的自然光变换为教堂内部的天然装饰。每个高侧窗安装上五彩缤纷的玻璃,当光线进入教堂时,就会形成一个五彩椭圆光环。这种彩虹般的光芒不禁让人联想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穹顶下的昏冥,神秘的光线。信徒们内心的辛酸与苦楚在这一刻融化在这温柔的天光里,只剩下平静和喜悦。
2通过建筑手法引导光的入射方向
这里的建筑手法指的是对建筑平立剖和开窗方式的特别处理。例如建筑师在设计中通过改变采光窗的形状和造型,室内空间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给人以新奇的光照体验和精神上的升华。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就是通过建筑手法引导光一个经典案例。在小小的朗香教堂里,建筑师巧妙地通过窗洞的剖面设计创造出神圣的光照效果。墙上的小而深凹型洞口不仅强调室内和
室外之间的关系反差,还强调了神圣空间与世俗之间的对比。有些窗洞开口朝向室外,有些窗洞开口朝向室内,窄小的洞口因而有了三维的体量感。厚重的墙体、深深的窗洞同剖面形式的精心设计结合在一起共同描绘了一幅建筑师心中彩斑斓的光影巨作,此外这种直达人们内心的光线还巧妙地创造出神秘的宗教空间。
建筑师张雷设计的南京万景园小教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小教堂于南京滨江风景区万景园内依水而建。简洁的几何体量和室内纯粹的白突出了小教堂超凡脱俗的神圣气质。教堂对角线上方有一条细长的采光天窗,光线透过天窗洒落在大堂中央和信徒的身上。为了强调光线的至高无上,所有室内表面都被涂成白。来自顶部天窗的光线牵引着人和神的沟通。这道预设的光线仿佛就是上帝之手,安抚众生。
3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
黑格尔曾说过 “绝对的光明等于黑暗。”因为有黑暗的存在,光才能成为光。光明与黑暗是共生的。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堂空间都是通过光影明暗对比而塑造出来的。只是现代教堂的设计手法比古代教堂更趋向多元化,(下转)(上接)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现代教堂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巨大的镂空十字架就是黑暗的教堂里面唯一一处光源,其将厚重的清水混凝土墙分裂成四个部分。当光线穿越十字洞口,教堂的空间就被重新定义了。明亮炽烈的光十字架,拉近了信徒与天国的距离。四季更替,年复一年,在光的强弱改变的同时,教堂似乎也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强烈的明暗对比不仅强调了光的神奇,也给人心灵震撼,使教堂显得非常神圣和庄严。
再如建筑师沙里宁设计的麻省理工小教堂。这个四周封闭的小教堂被隐藏在校园的一片树林里。建筑体量呈简洁的圆柱形,而里面却大有乾坤。教堂室内整体很暗,一块白大理石祭坛引人注目。其上方成串的闪光珠片从天窗上悬挂下来,熠熠发光,就像从天国洒下的光辉一样,温柔又不失震撼。建筑师在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下创造了一个幽静神圣的教堂空间。
总结:
无论是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天光,还是哥特教堂的斑斓光线,或是朗香教堂变幻光影,亦或是光之教堂的凝练光束,这些都是建筑师们巧妙利用光的特性创作出来的经典杰作。在现代教堂建筑设计中,可以说自然光深刻影响了从方案构思到造型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环节。光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建筑师只有充分领悟光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实现光作为神
的意志的载体作用,促进人与教堂空间精神层面的交流,创造出永恒的教堂建筑。
参考文献
[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方程,张少峰.当代西方基督教堂设计思潮评析[J],中外建筑,2010,(12).
[3] 李嘉乐,对安藤忠雄作品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1,(17)
[4] 王铠,张雷.理想形式 南京万景园小教堂设计概念解析[J],时代建筑,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