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的字
吴青峰:以有形塑“无形”,走出本体局限
作者:***
来源:《收藏·拍卖》2020年第10期
        十三载创作观念之蜕变
        欣赏吴青峰的作品,会把观者带入更高维度的思考。在三维空间中一层一层往内观察,能够不断发现作品细节的奇妙之处,就好似吴青峰在创作时,悄悄地为我们埋藏的彩蛋;同时也会好奇,眼前这个清瘦的青年,这些创作想法到底从何而来?吴青峰的作品更具观念性且偏向自然主义,深究其因,大概是他内蒙古人血液里的自然主义动力使然。
        吴青峰在日本学习雕塑13年,直至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去日本求学之前,吴青峰从事更多的是具象雕塑方面的研究。到了熊本崇城大学艺术学( 雕塑) 专业阶段,他逐渐打破了对雕塑传统造型的概念,更关注材料语言本身的属性,认识到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观念就存在于材料之中,存在于艺术家对于材料的理解与处理之中。直到他与导师伊东敏光老师第一次见面时他提了一个问题:“人体是否可以表达人类的所有情感?”正是这句话让他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雕塑。2012年吴青峰前往广岛市立大学继续深造,也是在这期间吴青峰给了自己长达一年的空白期,去思考作品如何去设定内在观念与外在表达?最终下定决心逐渐脱离自己擅长的具象人物,真正开始了以材料为观念表达的创作。
        “留学日本的那段时间,让我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与认知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日本文化对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日本美学来源于中国,其实东方的美学有许多共通之处。很多人说我的作品中有一种东方的禅意,这可能是作为东方人的我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罢了,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强调或者营造这些。”吴青峰说。
        也是因为观念的转变,让吴青峰在创作中形成了清晰的线索,走出了传统雕塑的藩篱,更重视对生活经验和个人内在的表达,以纸为媒,逐渐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到观念的陈述位置。
        追问“无形”为何物
        对于在日本求学十几年的吴青峰来说,最触动他的材料是日本传统的和纸。他从和纸的制作过程里感受到自然的无形、时间的流动,这种传统材料糅化在他的作品里,仿佛能听到风的轻吟、影的移动、水的呼吸。
        “无形”是吴青峰近年来研究的一个课题。
        《云》是这个课题创作的第一件作品。艺术家在偶然情况下从云彩中得到启发,去思考
云这种没有固定形态的“无形体”,是否可以有另一种实体的状态来呈现?而在那个思考瞬间之外,也许是艺术家十几年如一日的积淀,也许是某个节点绽放的灵感之花,或不同文化的撞击融合,这是“功夫在诗外”。
        艺术家最早用纸来作为雕塑的材料只是单纯地想减轻作品的重量感,得到一种“反重力”的漂浮感。之后在高知县立纸产业技术中心学习手工纸的制作时他发现,植物纤维均匀地散布在水中,用竹帘抄纸时水从竹帘的缝隙中流走剩下了一层薄薄的纸。吴青峰开始思考,“纸或许是可以表现水的形态的一种媒介,也就是说,纸是水的形态或者说是水的躯壳,而水又是没有固定形态的事物,所以我会用纸来表现一些没有固定形态的事物,从而诞生了我作品的主题‘无形’。”由此开始,逐渐产生了后来的《风的轨迹 》《时空》《乱气流》等系列作品。
        人类总是对没有具体形态的东西或者自己无法控制或无法感知的事物,会产生一种崇敬或者畏惧,比如说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中国传统文化对水的解读就有很多,从原始先民虔诚的海河崇拜、奇异的神话传说,到先秦诸子以水喻道的洞见,无一不浸透着流水的神韵和大道的空灵。无形之物可能是人类内心所向往的某种东西。“我将这种不定形的事物叫做
‘无形’,如水、风、云等自然物体。更进一步与纸息息相关的人类文化、情感、时间等抽象事物也都可以纳入这‘无形’之中。严格地说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所以都可以包括在‘无形’之中。”吴青峰说。
        对“无形”事物的提问,展示出来的是对于艺术语言中材料媒介本身的回归和深究,还有是对艺术家生命本我与躯壳关系的思考。“与其说我的创作是想表达,倒不如说我在自问自答——‘无形’为何物?其内在规律是什么?”创作的表达对于吴青峰来说,是给自己答案,在不断的尝试和发现中进行自我追问。
        此外,在吴青峰的系列创作中,借助了竹子、螺旋、蜻蜓等自然素材和造型,赋予作品一种原始气息,又透露出艺术家关于自然以及生命本质的理解。“去了日本之后,包括以前儿时那种自然的感觉被重新唤醒。我的童年就是经常在外面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比如爬树、捉虫子、编草帽、去郊外的田地里摘番茄,顺着铁道走一天等。我基本是在被放养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我与自然的关系更接近于原生态。这使我对自然的物体或自然的造型更加敏感,也对事物的内在逻辑更感兴趣。”吴青峰说。
        从具象到“无形”,这位与纸纠缠的艺术家,重新命名了自己在寻的东西,一方面呈现
了西方当代艺术本体精神的抽象性和观念性,另一方面又恰好对应了东方哲学的“有”与“无”、“实”与“空”的思想。这样的尝试带领观者走出了关于雕塑以及“纸”的局限,获得新体验。
        西西弗斯式的不停探索
        吴青峰在日本学习雕塑,整整13年,这13年正是国内当代艺术发展和洗牌的阶段。“无疑,阔别故国13年的他,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已是一个异乡人,他并不知道如何通过系统的认可来树立自己的艺术形象。”知名策展人樊林这样评论。那么,我们则更愿意通过作品去观察和理解他。
        罗丹曾说:“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现代人大都保持一种时刻“在路上”的状态,必须忙起来,才能更多感受到自我价值。在这一点上,吴青峰却笑说自己太宅了。在日本求学期间,生活模式与人际关系也变得非常简单,这却让他可以完全静下心来思考,人在心静的时候才能向自己的内部挖掘出一些东西。“如今我可能也漂泊惯了,外界很难对我产生什么特别大的影响,自己变得更善于内部调整。”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他,正在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国内的生活与教育体系中,并尝试用自
己的创作经验去打开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