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韵》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唐之韵》是一部由康健宁执导,电影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梳理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借此机会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之韵》精选点评:
   
      ●选修课看的。选修课有一个很好较多想想的男孩子。
      ●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唐风遗韵,真是光焰万古长了。
      ●高中前一天老师给看的,令我印象深刻,念念不忘。音乐绝美,文案用词精准又有激情(旁白读得也特好),后来一查才发现请的都是著名人士。片尾特有意境。“渭城朝雨浥轻尘”~~
      ●剧情很平淡。无高潮
      ●最近突然想起来了,来出来让我妹妹也看看
      ●当年我买的哪家盗版经营商的SB碟啊。。 画质那个差的。
      ●满满的回忆啊,当年初中语文晚自习就看这个,因为当时的老师,因为这个片子更爱散文诗新诗了。
      ●吕弗克老师给看的。。
      ●高中下午自修课在屏幕上公放的东西
      ●语文课的噩梦。。。
      《唐之韵》观后感(一):余所恨
   
      余所恨,落花流水。
      余所恨,美人薄命。
      余所恨,英雄迟暮。 余所恨,诗人之短命。 使王勃、李贺能有五十载,未必无太白、少
陵之成就。 使太白、少陵能有白居易、刘禹锡之高龄,文史不知添几何千古之作,有高于《将进酒》《秋兴八首》者也未可知也! 余所痛恨者,天命也! 余所痛恨,多少诗,多少王之涣被遗弃历史的风尘中。
      余所痛恨者,广陵散绝矣。
      余所痛恨者,冷月葬诗魂。
      余所痛恨者,逝者如斯夫!
      余所痛恨者,暮年曹操吟《短歌》!
      人间绝唱,人间绝美。
      人间几回闻?
      歌于斯,哭于斯。
      人间之大感人至深如此?如此!
      《唐之韵》观后感(二):迟来十五年的评论
   
      好吧,我的评论晚了,晚了15年。第一次看这个片子是2001年,当时我的儿子只有三岁,他每天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晚饭播放后等在电视机前在看中央十台播出的唐之韵。那里的唐诗有很多首他都会背的,所以每次都看得兴奋不已,碰见他自己会背的诗,就跟着一起大声的背出来。他有很多次甚至告诉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就做一个写唐诗的人。感谢唐之韵,把中国的古典文化用唯美的画面与表现出来,而且对每一个诗人的生平经历也有介绍,这是我最近这些年来看过的最好的文化纪录片。如今我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那时在北大学物理,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我想正是他小时候这些点滴恰是的文化营养滋养了他的心灵,使他具有一定的智慧。强烈建议有孩子的小伙伴们都让自己的孩子看一看这个片子!
      《唐之韵》观后感(三):因为是唐朝,所以是唐诗
   
     
    高中语文课播放过全集,少年时期紧张急迫,哪有玩味的空档来欣赏细致淡雅。
    20212126,用时两天半,完整地看了一遍。唐诗存量五万多,常见精选出版的有《唐诗三百首》,20多集的纪录片显然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以唐王朝的阶段划分,再以以学派进行细分,挑选出代表人物的选取名篇进行讲解,让人对作品、诗人、境遇得以了解,丰富又不显冗余。 苏子美
    绝句是中华诗歌史上的诗歌珠穆朗玛峰,屹立着一座座不朽的传世丰碑。它的伟大,在于这个时代喷涌出小量的名篇佳作,不尽长江滚滚来;在于它扭转了前朝陈陈相因的文风,让诗向格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方向发展——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言志,拓宽了诗歌的维度,独特了诗歌的生命;在于它是刻著好了的模子,后人欣赏之余提笔便有迹可循;在于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后世士大夫们再难有如此风骨、兴亡己任、讴歌山水、寄情田园、建功立业的主观精神,也没有哪个朝代不能的底层人民能够像唐朝这般进行诗歌创作,这是一个诗歌的时代。
    唐诗的创作,在内容上或多或少都会有时代的剪影或气息,这是一个正向激发的结果,后来再难重现。唐诗的伟大在于古文诗人的伟大,诗人的伟大是时代的伟大,看过《贞观之治》
,更笃定如此。
   
      《唐之韵》观后感(四):2021悦读之一——唐之韵
   
      回老家的汽车上,午后的月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温暖安静,窗外是辽南一望无际的冬日的田园大地,苍白寂静。两个小时的路程,该怎么打发呢?望着窗外那一棵棵退后的树,不知怎么忽然想起这几天在看的回想纪录片《唐之韵》中每集结尾的那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噫,这下给自己到活儿了,背唐诗。于是,一边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一边开始在脑子里搜索《唐之韵》当中发生的那些经典名句。
      可是要从哪儿背起呢?脑子里竟一下子涌出许多,但我知道,那是左一句,右一句,杂乱无章的。不如就按照《唐之韵》的顺序,从引篇到“吴中四士”、到“边塞诗人”、到“山水诗人”、到“一代诗仙”、到“千秋诗圣”、到“大历诗人”、到“韩孟诗派”、到“江州司马”、到“一代诗豪”、到“风流才子”直到“朦胧诗人”,每一篇章里的每个诗人选一两句,再加上想着专题片里
在谈及诗人以及他们各的作品时所选取的各自然风景或是历史古迹的影像,这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也算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做了做成一次声光影的旅行。
      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和氤氲着绿意的空气带来的是“吴中四士”之一的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以及另一位——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正如电影里所说的那样“他们的诗像是小夜曲,听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壮阔的草原、宽广的沙漠、挺立的雪山、绵延的滑道长城和激流的黄河带来的是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李颀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应该算是唐诗中的进行曲了吧?
      悠扬的鸟鸣、柔柔的细雨、繁花的田园、淙淙的流水和葱郁的绿林带来的是田园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古筝曲的清静;
      古朴的“太白堂”、宽广的长江、云海中的蓬莱和壮阔的黄河等众多的自然风光是“一代诗
仙”——李白的诗篇的影像,“君不见渭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他那些壮丽的诗篇怕是我再有十个两个小时也背不尽,所以想听交响乐,没有时间的付出怎么可以?
      翠绿的竹林、“草堂”的幽静、秋风伟岸的泰山和秋风中的芦苇伴随着的是“千秋诗圣”——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个历经磨难的诗人所创作出来的经过诗篇,也是无法一时间背完的,我倒是想一边听《命运交响曲》,一边背诵,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长安城外的古迹、拾阶而上才的林间小路、俊俏的桃花和江南桃花的春雨迷蒙带来的是“大历诗人”——刘长卿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益的“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该也算是舒缓的间奏吧?中原的古街,春雨中的亭台、青石上的水流和莫高窟里的壁画带来的是“韩孟诗派”——韩愈的“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于韩愈的诗,有人赞誉有人贬低,品味全都是以自己的喜好品味来定义吧?
      洛阳的古祠,古城的灰墙,雪后的枯枝和枯枝春日的细花引伸出“江州司马”——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是那首《琵琶行》,却怎么也无法回答几句了,说实话倒
是有心他的诗或许可以算是琵琶曲,“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晰吧?
      纸窗外的红叶、长江岸边的纤夫、都江堰的雄伟和冬雪中的徽南民居带来“一代诗豪”——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的诗偶尔会有唢呐的悲鸣;
      秦淮河的桨橹、古墙外的夕阳、江南的清明雨和苏州的园林带来的风雨是“风流才子”——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只是该用什么样的曲子不但曲子附和这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