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名人
腾大春
193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赴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除在师范部任课外,主要精力投入附小改革工作,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和“从做中学”的理论落之于实际。1935年春,适逢学校改组,应安徽省教育厅之邀,担任安徽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秘书,积极推行短期义务教育,成效卓著。1937年北师大g奶女神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四川任国立编译馆编审,钻研欧美教育史及欧美教育思想家的名著,著成《卢梭教育思想》。1947年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先后获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1950年毅然回国,先后任河北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教授,并兼任南开大学教授。1986年,获得全国外国教育史专业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任河北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河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教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老年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70载,声名远播,建树非凡。在外国古代(东方)教育史、美国教育史、卢梭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均有卓越成果,著述丰硕。出版了《美国教育史》《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等专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德国教育史》等译著;主编多部著作,主要有《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共六卷)。此外,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外国教育”分支主编和《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分卷主编。滕先生发表专题论文80余篇,1998年出版个人教育文集《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滕大春先生的著作及其教育思想在国内外教育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卢梭教育思想述评》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光明日报》“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荣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美国教育史》一书为国家教委“七·五”重点项目,1999年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外国教育通史》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九届中国图书奖,被学界公认为本学科奠基性的经典学术著作;《外国近代教育史》获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滕大春教授对于外国教育史领域内许多问题的研究均具有开创性意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的学术观点及见解受到国内外教育史学界的普遍赞誉和尊重。主要表现为:(一)他
根据国外学者的考古发掘和苏美尔文的解读,认为古代东方国家教育不但堪与古代西方国家相媲美,而且是早于西方古国而发达的。他还对佛教教育和伊斯兰教教育深入探索,从而破除以往仅以基督教教育为主体的狭隘性和片面性。这样就纠正了多年以来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所造成的误解,扩大了外国教育史的学科研究领域,从而展示了人类教育发展演变的真实面貌。(二)他以“文化多元论”取代“文化一元论”理论,不但兼顾东西方国家教育的成长迈进,还重视东西方国家教育的彼此沟通和互相交流。认为人类的文化教育不是绝缘体,如今一般国家的学校皆是混血儿,绝不应重蹈故辙,仅仅孤立地看待各时代和各国的教育,而应着眼于人类教育的整体性。他认为唯有善于掌握这种整体性,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三)他注重以阶级观点分析教育发展,但同样推崇各历史时期教育建设对于生产斗争和文化积累的重大效益,破除曾把教育史片面歪曲为教育领域阶级斗争史的陈旧观念。(四)他依据大量翔实的教育史资料,对美国教育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美国国家的强盛端赖教育制度之建设与教育理论之探索,美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基本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众多国家继续发展教育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滕大春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曾讲授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名著选读、美国教育等课程。在教学中他融合古今中
外教育,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拓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学效果优良,被誉为良师益友。他为人谦虚和蔼,诚笃慎行,对于众多师生请教问题无不竭力答复,奖掖后进。在教学上老而弥坚,年愈90仍育人不倦。1987年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外国教育史博士生上,共培养博士生10余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外国教育史学界的学术骨干。滕先生视博士生为国家巨大财富,要求他们踏踏实实做人,“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