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11-30
作者简介:王雁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
广汉飞行学院招生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雁斌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7)
[摘要]近些年,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幅却不大。且国内有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人员,及具有中国特的经济结构模式和特殊的国情背景,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与2011年世界局部地区军事冲突、政治经济动荡,更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有效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并提高就业质量。这样,
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和谐及维护国家繁荣稳定的局面都会起到深远而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高校教育;政策[中图分类号]
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247-02
一、全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与就业市场需求量的不协调,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加之当时就业市场对人才的渴求,大学生就业压力不大。但是,从2005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呈递增趋势。据资料统计:2005年报考人数867万,
招生人数为505万;2007年报考人数为1010万,招生人数为567万;2009年报考人数1020万,招生人数为629万;2011年报考人数933万,招生人数675万。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也促使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这些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形成极大地矛盾,给大学生就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
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人员数量大,二者与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竞争或替代关系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更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口总数已接近14亿,其中农民约为8亿。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多,估计有可能超过2亿。我国经济以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和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企业占少数。所以多数企业需要的是职业技能熟练、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农村及城镇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不能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实体经济和外贸出口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造成就业需求大幅下降。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于2008年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总投资为4万亿元人民币。但经济刺激10项措施多倾向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因投
资增加的就业需求多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中低职业技术人,对于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仅没有增加,相反短时期内巨额投资所引发的高通货膨胀在一段时期内反而减少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
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甚至某些产业出现了较严重的失衡。在过去几年,
我国就业岗位的增幅保持在1%左右。提高就业需求根本在于扩大内需,我国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但扩大内需的各项经济政策一直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深受日本海啸引发的核危机,西亚北非及欧洲部分国家军事冲突、
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尚不明确。同时,经济在连续快速增长后会不会出现停滞现象,更是令人担忧。地区局势动荡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势必减少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方面存在的不足
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自身定位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一味注重数量扩大,忽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质量、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校园文化氛围和内涵、爱国教育、道德诚信建设关注不够。
院校合并整合后,国内大学越来越趋于一致化,部分高校丢失了自己原有的专业优势和特。忽略理论型、研究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对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灌输,轻实践教育。
尽管高校教师的学历整体较高,但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却与其学历、职称等不相符合。聘用教
7
42
师时过分追求文凭及是否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疏忽了对教师综合素质、教学及科研能力的考察。另外,高校机关行政化、官僚化现象较为突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造成了就业困难。
(三)学生自身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深受读书无用论、关系背景至上等思想的影响,在校学习期间往往沉溺于虚幻的网络聊天、游戏世界或谈情说爱,无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学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即使认真读书的学生,精力多集中于英语四、六级的考级学习,认为专业可放弃、证书最重要思想严重,放在专业学习的精力更是少之又少。部分大学生随大流、世俗化现象严重,缺少独立思考,勇于革新的精神。做事情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干不好。对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做出客观评价,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
(四)社会因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机会与社会分配不公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社会关系网络、人脉资源的使用已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普遍现象。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人脉关系资源的使用对于成功求职就显得格外重要。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等事业单位提供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依赖父母资源关系现象尤为突出,国有企事业单位亦有招聘内部职工子女的优惠政策和名额。这样,既造成了就业不公,也打击了学生刻苦学习、拼搏奋斗和勇于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目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着重从高校教育、国家政策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加大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建立持续、稳定、健康、良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领域,促进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高校教育方面
(一)高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使高校教育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使大学教育的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要有正确的培养目标,把教书育人与国家经济、战略发展需要有效结合,真正使培养的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仰。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
高校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和工作,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深化教育改革
要以市场和国家经济、战略发展需要为导向,结合我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适时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并强化自身优势专业、特学科的发展与提高。其次,高校的招生人数应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挂钩,专业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学生就业反馈的信息,评估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并对市场的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合并、取消或设置新专业。
(四)重视就业指导。
积极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质量,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专家化。使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并把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程。
三、国家方面
(一)重视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须鼓励并支持第三产业和高层次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尤其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关资料显示,吸纳就业最多的,不是高新技术产业也不是国有大型企业,而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小民营企业。因此,要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必须重视第三产业、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和贯彻执行性,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等自主创业基地。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
(三)稳定就业,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要在稳定就业和调控失业上下功夫,对减少裁员或吸纳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稳定就业岗位就是增加了就业。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和创业。政府机关尤其是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军队、武警和其它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要适当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雇用量,积极开发和创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以缓解就业压力。
四、学生自身方面
(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既要实事求是、又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想是那样,现实却是这样,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就业应当面对现实,工作适合自己是最好的,不应过分看重地域、是否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
(三)先就业后择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要先就业,在具备了一定工作和社会经验后,再择业的就业思路。若先就业可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确保大学生顺利就业,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对加快
经济复苏、城镇一体化建设、扩大内需、国防建设等意义重大。其次,对缓解当前复杂微妙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繁荣统一的局面都会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宋绪芬)
84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