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画流动的音
—-简析当代双钢琴作品《胤稹美人图》的结构与主题
张倩中国广播艺术
摘要:青年作曲家罗麦朔的《胤稹美人图》是一部音画结合的民族音乐作品,简朴新颖的主题旋律浸透着作曲家对民族音调把控的艺术底蕴,多乐章的套曲彰显其驾驭作品结构的深厚功力。
关键词:套曲主题结构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在审美意识中,常言音乐、美术是一对姊妹艺术,这 是因为人的五感:触觉、感觉、味觉、听觉、视觉在审美意 识中虽然都为互补,但听觉与视觉的互补则更贴切、更紧 密。借助音乐语言描述画面,运用美术语言诠释音乐已遍 及两种艺术。画家为音乐作画,音乐家为画作曲不乏范 例,20世纪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饮誉 全球至今佳话萦耳。近年,中国音乐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罗 麦朔①根据清宫藏画《胤稹美人图》②所作的同名民乐套 曲,自双钢琴版本到民族管弦乐版本问世,短短的几年已 在海峡两岸(北京、台湾高雄、香港)到南洋(新加波)再到 祖国大江南北(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州、河南)争相 上演。一个青年作曲家的民族音乐作品能在短期内受到 业界的频繁关注实属难得,其艺
术风格足以引起学术深 究。由于双钢琴版本由本人首演,后又多次上演,根据实 际演奏心得,本文就其双钢琴版本的结构和主题的艺术 特简析如下。
一、多乐章的套曲结构
中国自古就有仕女图(亦称“美人图”),清代尤为盛 行。其风格虽不同于唐、宋仕女画的舒展画风,但表现技 巧却吸取了文人画的积极因素,姿态造型优美、风格淡雅 飘逸,技法融合了西方绘画的优点。《胤稹美人图》的十二 幅画屏③分别为:《观书沉吟》《立持如意》《倚门观竹》《消夏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010-05
赏蝶》《烛下缝衣》《桐荫品茶》《博古幽思》《倚榻观鹊》《持 表对菊》《捻珠观猫》《裘装对镜》《烘炉观雪》。众多的场景、丰富的内容、俏丽的人物,整合在一部音乐结构中,各画屏 的主题份量既不能平分秋,又不能忽略不计,更不能 名不符实;其音乐情绪既要多彩丰富,又要清新明了,更 要符合音乐结构跌宕起伏之需。从作品的结构可以看出,作曲家并非简单地套用某一曲式结构,或点状式地 关注各个单独的画面,割断十二幅画面的有机联系,而 是把所有画面纳入到一个套曲之内,选用了具有交响套 曲结构的曲式,将十二幅画屏对应为四个乐章,乐谱中作 曲家把乐章谓之为“卷”,足见其作品与画更贴切于民族文化。每个乐章分别由三个主题表述三幅画面,形成四 个三段体曲式结构的套曲。乐章中,主题与主题的律动 延绵不断一气呵成,不同的段落各自成趣,主题的长短 多寡依音乐情绪和
曲式结构之所需而定。四个乐章的轻 重缓急、张弛快慢又暗合十二幅画屏“春、夏、秋、冬”之 内涵,平衡着各乐章的结构,巧妙地沟通了音画之间的视觉与听觉感。
纵观全曲,各乐章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缜密的逻 辑,跌宕的层次在速度、情感、力度和调性等因素的变化 中显现了各自的艺术特,为整体的彩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使之更符合套曲的结构特点。套曲结束前出现的尾
|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
声源于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副部主题,由于这个主题常
穿梭于各章节,仿佛“起、承、转、合”中的纽带,尾声用它
加以升华结束全曲更显作品风格的统一完整。各乐章如:
卷一(第一乐章)的三主题《观书沉吟》Andante」=69、
《立持如意》Allegro Vivace J=152、《倚门观竹》Tempo pri-
mo」=69。乐曲采用了“启、开、放”的结构,这与传统“启、
开、合”的民族曲式不同的用意在于第一乐章需与后乐章
连接不断。其实乐章在第二主题(主部、副部)的完全呈示
后曾出现过“合”的段落,但紧接着就由短暂的第三主题取而代之,这是由于第二乐章的即将出现,短小的第二主 题更像一个连接的乐句,各个主题的相继出现使得整个 乐章隐约显现了奏鸣曲呈示部的曲式功效。
卷二(第二乐章)《消夏赏蝶》Allegrettc J=80、《烛下缝 衣》Adagio」=63、《桐荫品茶》Moderato」=76。这是一个类似 展开的乐章,三个主题情绪丰富彩各异,层层推进逐渐 高涨。
卷三(第三乐章)《博古幽思》Le_」=100、《倚榻观雀》PreS to」=160、《持表对菊》Andantino」=90。乐章由中速到快 速再回到中速,为最后出现的乐章情绪能量积累储备。
西单女孩图片
卷四(第四乐章)《捻珠观猫》Vivace」=152、《裘装对镜》VivaC e」= 152、《烘炉观雪》ViV aC e J= 152。乐章与前个章节 紧密连接,顽皮的猫咪主题音型活泼欢快,跳动的乐音把 乐章带入了整部作品情绪并推向高点。第三主题同样源 于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副部,它的出现仿佛是乐曲再现段 落的到来。
尾声Lento」=69。音乐再次对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副部 进行深化,最终结束在平和的音乐情绪之中。
由此可见,十二幅画屏中一幅幅艳丽的画面,通过音 乐语言的刻画栩栩如生,静止单一的“空间性画面”变成了 具有时间性、逻辑性的连续流动“场景”,画屏中的人更美、情更浓、意更深。
二、简朴新颖的主题
作曲家充满想像力地为《胤稹美人图》设计的各个主 题,完全基于绘画艺术的视觉认知,音乐艺术中的听觉感 知,这两者之间的“通感”在《胤稹美人图》的音乐中简朴 新颖,犹如白居易《琵琶行》里“大珠小珠落玉盘”,马融 《长笛赋》中“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跃出纸面的 鲜活形象,把听觉感受与视觉想象之间的通感结合得天 衣无缝。
如:卷一(第一乐章)根据启、开、放结构的中式三段曲 式,三个主题分别为慢、快、慢。其中第一主题承担着整部 作品的主部主题作用,并在以后的多个段落中或多或少 地透露着它的主导作用。在G音上建立的徴调式,上下句 结构的旋律在一上一下的起伏中显得平易近人,两个装 饰性的短暂颤音韵味悠长,与“观书沉吟”丝丝入扣。第二 钢琴的织体尤显悠扬,连续四度叠置的音层柔和平稳,值 得注意的是四分音符上清新柔弱的颤音,显得格外雅致 淡薄,仿佛把人带进了古朴悠远的幻境。由此,双钢琴合 作共同完成的这个主题,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女子展开书 页,呻吟的瞬间状态。可谓:“樱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风 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④。
第二主题由主、副两个构成。主部主题调性主音建立 在第G商音上,较之第一主题更为明朗欢快,形成音乐情 绪的鲜明对比。声部快速的跳音与伴奏声部延绵的变音 切分遥相呼应,加之第二钢琴单个的跳音与主奏钢琴上 声部不时叠置出的二度音程,谐和与不谐和音程的交错 推进,犹如画屏彩交织的花团锦簇里,衬托着仕女手中 的如意所蕴含的富贵如意。副部主题建立在b E宫上,与主 部主题的欢快形成舒展开朗的性格差异。第一钢琴与第 二钢琴织体形成张弛的对比,情绪显得格外从容自如。这 个主题还在之后的各个章节中常有出现,仿佛像整部作 品的连接纽带,紧紧扣住乐曲风格,特别在套曲的尾声,这个主题更是如此。
作品中各个主题的韵律,其中式音乐语汇的旋律中,还隐约地滲透出了那么一点点“洋”的技法元素,充分展 示出其对西方音乐精髓的把握,使得这部多形象的音乐 主题,既有唯美的东方旋律艺术性格又显现出五光十 的趣味性。十二幅画屏对应的四个乐章,各乐章的三个主 题与对应的画面,如果与原画比对,可以发现作者倾注于 作品中的别具匠心。
第三主题由主奏钢琴独立完成,主题韵律的速度虽 然回归到第一主题的速度,但前者的4/4节拍平稳从容已
不复存在,这里的2/4节拍与上方三、四度音程的连接,下 方五度和声音程的起伏进行以及多次出现的和声装饰音 的配合,隐约中点缀出了仕女婀娜的姿态,尤显俏丽动 人,那倚门观望满园春的举止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叹春 情怀。
4.n消夏赏蝶”主题A lle g re tto J^80
0 ii1^ ,I I丨1」I」厂
yv丨■-J •^ ^ •-fW~I f」丨J~~r I^ ^
f/H E i*/r IU I*/r r r V \m—f^ ^{ \
「「「7I J j j-臀7i
第二卷(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谱例4)由短促的十 六分音型构成,八度跳跃的音程轻盈活跃。第二钢琴的伴 奏音型平稳中略显波动,仿佛窗外婷婷飞舞的彩蝶生机 勃勃,为整个主题的寓意平添了情趣。这个主题隐喻着室 内手持葫芦倚案的仕女,静思的却是乞求早生贵子的吉 祥愿望。
谱例5的主题由第二钢琴单独完成,上方声部在细 腻的9/8节拍中,话语似的音阶逐次上下缓行,平稳的连 音音符犹如轻言细语的独白,下方声部连续出现的不谐 和的大二度音程平铺直叙,构成了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这是一幅烛光下行针走线的仕女图,音乐情绪仿佛 少女处在低眉落泪若有所思的情景之中。
谱例6是第二乐章的第三主题,第一钢琴上方是高 音区十六分下行音型的匀速重复,营造出了弥漫于室内 空气中清雅扑鼻的茶香,下方是变化的八分音符断续有 序的进行,犹如品茶人那不慌不忙略有起伏的平静心境。处于第二钢琴低声部的主题源自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但较之前面主题更为开朗见谈,这
是品茶侍女心境的描 述,儒雅的书卷气息,显彰了清高的茶道境界。
第三乐章第一主题为谱例7,这是一个柱式和弦结构 的主题。放宽的节奏在第一、第二钢琴的对位中,不谐和 的和声,丰满的音响彰显着皇家的富贵气派,同时又描绘 着坐于竹椅上垂目深思的仕女在变换的和声音连接中,博览着琳琅满目的件件陈设物品,映衬出了仕女博古 雅玩的情趣。
7.”博古幽思’'主题Lento(J=50)
i
i----0W------三?---------
»/
k J r;~77~
1炉七
■, r
(和1I1i i i
1^1
p
t
丨=
第二主题(谱例8),这是一个喜悦的主题。起伏的乐 音一个接一个地单独跳动,那忽上忽下紧凑而短促的跳 音音型恰似室外喳喳鸣叫的喜鹊。随着主题音乐的发展,仕女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不时变换,露出了宫中女子 祈盼“只羡鸳鸯不羡仙”⑤的神态。
8.”倚榻观雀”主题Presto(J=160)
A£ It*
~# —
三琴
5r[r
)彳=
h n-
V
P
f m
p7i7
第三主题谱例9,主奏钢琴是一个上下声部连续平行 的大六度音程的对位,第二钢琴以低沉的八度长持续音 铺垫着上方的主题,形成了音乐的动与静对比。这是一幅
|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国
对坐在书案旁,把玩珐琅表的仕女的描画,桌案上的菊花 清高典雅与之形成素净优雅的环境氛围,音乐主题在表 现清新高雅的同时,还赋予了秋季赏花人骨质中深藏的 坚贞艺术内涵。
最后一个乐章的三个主题速度同属快速,它们虽然 相同但各自之间的性格、调性、音型对比强烈,情绪各异。第一主题(谱例10)第二钢琴低声部连绵的跳音匀速而平 稳。主题形象在第一钢琴下方声部,断续出现,生动活泼 地刻画了窗前端坐桌案的仕女,一手闲雅地捻着念珠,观 赏着嬉戏顽皮的猫咪。之后跳音不拘于现状尽情变化,仿 佛似窗前的猫咪可爱喜人。
第二主题(谱例11),处于第二钢琴上声部的前八后 十六分音型与下声部的持续长音动静结合。第一钢琴平 行的三度音程起伏跳动,两个钢琴完全不同声部的有机 结合,构成了全新的音乐意境。这个主题跳出了对人物刻 画,转换到了画中的背景:酣畅淋漓的行书墨迹:“破尘居 士题”⑥。苗腾腾跳跃,又像室外披霜带雪的翠竹遇寒不凋玉立于 白雪之中,音乐彰显出了顽强的生命律动,恰似那含苞的 腊梅尽情绽放。
最后作曲家出于音乐艺术的效果考虑,根据前述第一 乐章第二主题副部因素写出了一个总结性的尾声主题。这一个和声功能相互连接形成主题,由于和声功能的改 变音乐彩、张力以及性格均在发生变化。第二钢琴上下 声部是复五度音程的持续长音,紧裹着内声部的三十二 分音符构成的九连音,形成了一
个多音数的艺术背景(尾 声主题):
通过以上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到作曲家始终秉承着 两个创作理念即“简单”“雅俗”。首先,乐曲不应该是对演 奏者造成很多演奏障碍的作品,“各部分越是写得合适与 便于演奏。越容易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⑦。因为只 有“简单”,演奏家才可能把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排练作品,演奏好作品。
第二个艺术特点就是“雅俗”,雅俗本是审美学中对立 的两面,如“文雅”“粗俗”,在音乐中则有“阳春白雪”“下里 巴人”之说。作曲家理解的“雅”并非高、嫩、寡,“俗”也并非 低、粗、媚。音乐中常用一词“雅俗共赏”,无论是雅是俗,它首先是音乐,应具有艺术性、欣赏性,但又要具有个性。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反复研究,多场演出,笔者相信它能够 带给中国当代双钢琴作品一种新鲜的创作血液,也为钢 琴演奏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演奏作品资料。
12. ”烘炉观雪’’主题 Vivace(J=152>
第三主题(谱例12),第一钢琴上方主题的旋律轻快流畅,性格别致地与下方的临时变化音型形成的音对 比,配以第二钢琴的柱式和声,既像室内烘炉中红红的火注释:
①参见《人民音乐》2016.09号封底音乐人物“青年作曲家罗麦朔”介绍。
②清宫旧藏画《雍正十二美人图》,原曾题名《雍正十二妃子图》,绢本、设,一幅一像共十二幅,
每幅均纵184厘米,横98 厘米,无作者款印。画法精细严谨,设浓艳绚丽。美人均着汉装,姿态端庄、面容娟秀,背景陈极尽奢华富丽,非帝王之家
莫属。这套作品从题材内容、形式设计、再到制作规模,于清代 宫廷绘画中都属于独具一格。其创作年代大概在康熙五十一年
到六十年间,由胤稹本人与宫廷画师亲自参与创作构思和制作。十二幅画中人物是以他的嫡福晋,即后来的皇后那拉氏为
模特而进行创作。
③十二幅画屏排列顺序内涵为:春、夏、秋、冬。
④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元章的诗为装饰。画(下转第142页)
在高职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欣赏 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相关活动,有效优 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不断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而教师作 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注重多给学生启发和鼓励,时刻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对学生进行及时、到位的点 拨,同时避免将自身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8]。引导学生 学会学习的方式,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赏析经典的美 术作品,并引入一些优秀的具有特的民间艺术作品、当代美术动态,为高职美术赏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通过提升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引入大量的经典的艺术 作品,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赏析实现跨时代、跨背景的文 化、艺术交流和沟通,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美术欣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审美的正确发展,还能够激
发学生对于身边事物的关注和兴趣,提升学生对艺术的 赏析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同时教师在高职美术欣赏 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从多个角度出发,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式和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美术欣赏的兴趣和 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高职美术欣赏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J].美术 教育研究,2016,(12):115.
[2]彭哲.略论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以美术欣赏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151-152.
[3]陈忠和.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17-118.
[4]朱莹.美术心理学在中高职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3,(20):108.
[5]郭晨.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J].艺苑,2013,(05): 110-111.
[6]华夏.对高职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参与情况的思考 [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112-113.
[7]王真真•浅析高职院校《美术欣赏》公选课的教学[J]•美与时代(上),2010,(11):127-128.
[8]高晓萍•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 联合学报,2009,(04):91-93.
(上接第13页)家巧妙地借助所录的米元章诗句“樱桃口小柳
腰肢,斜倚春风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点 明了此图的画意和读书倦懒的仕女仪态。
⑤只羡鸳鸯不羡仙:是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长安古意》中化来的俗语。意思就是只是羡慕能像鸳鸯一样携手同老,相伴 终生。只要能这样,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
⑥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
⑦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序言第15页,瞿希贤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出版。参考文献:
[1]胡登跳•民族管弦乐配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黎英海•中国汉族调式于和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美]查尔斯•伍奥里南•简明十二音作曲法[M]•任达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秦西炫•兴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M]•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2002.
(上接第97页)性地位,更大的激发艺术硕士对声乐的学 习。微课教学法融入到艺术硕士声乐课程无疑也是艺术 硕士声乐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今天生活在这网络信息 大爆炸时代的我们就是需要有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相 信微课教学法融入到艺术硕士声乐教学的模式也将会更 加走向成熟化。
参考文献:
[1]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2014,(06).[2]廖星麟•微课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才智,2015,(33).
[3]卿丹•刍议微课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6, (09).
[4]欧阳娴婷•微课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8,(05).
[5]王建涛,吴荣•微课在声乐教学中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6,(04).
[6]吴凯•微课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型运用[J].艺术教育,2017,(13).
[7] 张武兰•微课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艺术教育,2017,(05).
[8]王志丽•高校声乐专业课微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