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景点介绍资料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后经多次扩建修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在这里入主的共有24个皇帝。故宫占地共72万平方米,周围环有护城河,河宽约50米。故宫的城墙高达10米,共有房屋9000多间。
故宫的布局是按“前朝后廷、左祖右社”的传统设计的。“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翼有文华殿、武英殿;“后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官为中心,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左祖”即太庙;“右社”即社稷坛。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从天安门步行往北过端门即达午门。
午门也称五凤楼,因城门上有五座楼而得名。凡有重大出师征讨、凯旋献俘等,皇帝都要亲临午门举行仪式。午门上设有御座,御座两边设钟、鼓,每逢大典时,钟鼓齐鸣,声传数里,显示了大典的重要和皇家的威仪。
午门有三个门洞,两侧有左右掖门。中门专供皇帝出入。此外,清代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发榜这一天可以从这个门进出一一次。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乘轿从中门进宫。其他文武官员则走东门,宗室王公走西门。两旁东西向的左右掖门平时关闭,大典时,文武进士按会考中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不得违反。
午门前有一个小广场,可容纳二万多人。皇帝在立春这一天于午门赐春饼;端午节赐凉糕;重阳节赐花糕。一派地道的封建农业社会习俗。
北京怀柔旅游景点太和门宏伟壮丽,是明朝皇帝御门听政之处。门前一对青铜狮为明代所造,造型精美生动。太和门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失火,第二年重修,保存至今。
过太和门即是三大殿。
太和殿是故宫最宏伟的大殿,又称“金銮殿”。只有在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元旦、冬至、皇帝生日时才在这里举行大典或大朝。它是中国现存最华丽的一座大殿。大殿正中为龙座,龙座四周有六根沥粉金漆大柱,天花板上饰“双龙和玺”彩绘,正中为藻井,藻井穹隆圆顶之内饰卧龙。殿内砖地光平如镜。大殿外南端东侧有计时器日晷,西侧有嘉量(量器),象征皇权的公正平允,另有铜龟、铜鹤一对,象征龟鹤千秋。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股后面,规模较小,每逢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先在这里休息,接受跪拜礼。明清两代皇帝每年都要到南城的先农坛祭祀,事先也要在这里视察农具、祭文,然后带领满朝文武赴先农坛致祭。皇帝亲自扶犁三推,躬耕垄亩,告示农户不违农时,勤于耕种以盼五谷丰登。
中和殿
此外,册封皇太后及每年一次的修改皇族的家谱(玉牒),也在这里举行。皇帝偶尔也在这里召见大臣商议要事。
保和殿
保和殿是“前朝”的最后一座大殿。明清两代,前者册立皇后、太子;后者下嫁公主,均在这里进行并赐宴。每年也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大臣。但保和股最主要的用途是“殿试,就是皇帝亲自出题考试选拔人才。
“后廷”为皇帝和后妃及皇室眷属居住之处,除内廷各殿执事太监外,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内。乾清门是“后廷”的正门,门两边为彩玻璃照璧,别具一格。
进入乾清门,后面即是乾清宫。
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也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到了清代,这里便成了举行内朝礼拜、皇帝家宴的地方。康熙和乾隆都曾在这里举行过规模很大的宴会。乾清宫于1420年建成,后来毁于火灾。现在的乾清宫为清代所建。这里也曾经是明嘉靖帝寻欢作乐的地方。
殿内“正大光明”匾是清代皇帝立储放传位诏书的地方。鉴于以往各朝立储引起纷争的教训,雍正皇帝实行秘密立储。在皇帝生前制立储诏书两份,一份放在身边,一份放在匾后。待皇帝死后,将两份遗诏拿来对照。无误,按指定人继承皇位。
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面,是皇后过千秋节(生日)等节庆大典时受朝贺的地方。鉴于明代宦官专权,顺治帝入关后,下旨太监不许干预政事,并将此旨铸成铁牌立于交泰殿内,以警示皇帝本人、太监和文武百官。殿内还有代表当时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水准的自鸣座钟和计算时辰的
铜壶滴漏。它们在计时上准确非凡。
“后廷”为皇帝和后妃及皇室眷属居住之处,除内廷各殿执事太监外,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内。
乾清宫
乾清门是“后廷”的正门,门两边为彩玻璃照壁,别具一格。进入乾清门,后面即是乾清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