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福建省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工作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
福建省气候中心林秀芳王岩吴滨林晶
[摘要]该文根据当前的形势,明确了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特点,指出了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准公益性,以及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联性。文章介绍了福建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现状和主要开展方式,分析了福建省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福建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建议。
[关键词]福建省气候可行性论证现状问题对策
1近五年来福建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现状及特点
2006年~2011年,福建省气候中心在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以下简称气候科技服务)方面,总共签订合同78个,合同额1200多万元。项目主要涉及核电、风电、火电、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水泥厂、化工厂、造船厂、输电线路、石化项目等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研究和气象环境评价,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体现出气候科技服务鲜明的特征。
1.1气候服务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关联性
从气候服务的背景上分析,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气候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十一五”期间,福建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承接的气候服务项目几乎都集中在这些领域,包括核电、风电、火电、公路、石化等,气候服务的目标和规模随着当地的经济建设导向变化而改变。
2009年以前,由于福建加快核电站的建设,全省9个地市均开展核电项目气象专题服务,因此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点是在核电方面。仅核电项目就签订了11份合同,占总合同份数的24%。随着核电工程的前期工作相继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项目数据急剧下降。
1.2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气候可行性论证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科技服务,不同类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涉及的技术方法完全不同,开展一个新类型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方法研究,服务产品难以规模生产,这也给技术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从气候服务的范畴看,涉及的内容包括常规气候概况、极端最高(低)气温、极端降水量、极端风速,以及热带气旋、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尤其极端气象现象和极端气象参数对工程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从这方面看,气象部门在资料完整率和准确率、资料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其严谨、细致、周到、热心的服务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1.3气候服务具有准公益性
从社会公共安全角度出发,开展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重大工程离不开前期的气象论证,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了重大工程应该做气候可行性论证。2008年因雪灾引起的交通瘫痪、民众对三峡工程的质疑、因暴雨造成的城市水患问题等等再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性。有专家提出,为适应气候变化,在建的许多重大工程都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
从企业的角度看,灾害性气象因子已成为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设计、投资成本和运营效益的关键因子,灾害强度和概率风险已成为制约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成为企业控制风险和经济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
2福建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具体方式
福建核电站2.1了解需求,扩大宣传,密切联络,热心服务
针对气候服务关联性,我们认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为把握机遇,做好气候服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了解需求。我们走访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了解福建发展规划,同时宣传气象部门在这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二是加强气候服务业务的宣传,提高部门知名度。
三是坚持诚信服务,质量至上的原则。耐心解释业主关于气象资料管理的质疑,细心分析业主的需求和进度,热心参与前期工作,让业主切实感受到我们服务优先的真诚态度。
2.2规范管理,合理分工,虚心学习,提高能力
从管理层面上看,加强气候服务机构、专业队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对促进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明确气候服务的许可,促进气候服务的规范化。2010年初,福建省气候中心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气候可行性能
44201277
年第期(总第6期)
经管视点
H A I X I A K E X U E
年第期(总第6期)
5
海峡科学
力确认的机构,2011年气候中心又取得了收费许可证。技术许可和收费问题有了国家认可,使得气候服务更加规范。
其次,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气候中心内部以气候应用服务室为主,其他科室为辅,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按照工作属性,合理分工,及时掌握新技术,适应新要求,积极派人参与GIS 、环评软件等新技术,虚心向兄弟省份同仁学习。通过人才资源的调配和新技术的掌握,有效提高了气候服务的能力。同时,从大局出发,认为气象部门就是气候服务的大团队。2010年,为了加强气候服务队伍建设,在全省各市气象局聘请了11名专家。
第三,增设业务发展部的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项目接洽、谈判和开拓等商务工作,使得技术人员可以更专心做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气候服务能力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气候服务领域的拓展工作日益紧迫,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接触也越来越广泛。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另一方面越来越需要一部分能将气象专业知识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在成立业务发展部之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该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做出更好的业绩。
3存在的问题
3.1依法开展气候服务的社会环境有待完善,提高气象法令执行力步履维艰
尽管气候服务目前有法可依,但要做到有法必依需要气象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气候可行性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等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并且明确提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编制需要,组织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现实是,该法令犹如一纸空文,没有可执行性,成了气象部门自说自话的内部规定,对社会并未产生约束力。长期以来,福建的重大工程气象服务项目来源于业主在工程中技术性的需要,主观上并未受相关法律的影响,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并未认识到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性。很多工程并未开展相应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一些部门或单位自行开展气象观测,如未与气象部门联系建立工程气象站、竖立气象观测塔,所使用的观测设备未经过气象主管部门的鉴定,缺乏数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其观测资料未经气象部门的确认即开展后续工作,气象部门无法控制其他单位自行组织观测的探测资料。
3.2气象部门内部联动不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对气象科技服务实体或单位的考核中,自身经济效益是重要的指标,分单位不分类别的目标考核,
就可能造成
人人为己的现状。因涉及到各自的经济利益,所以各服务单位或实体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不密切,组织形式自成一体,服务业务互不关联,气象部门的网络优势、逐级业务指导的业务体系在专业气象服务工作中没有很好体现,与气象部门特有的业务紧密联系形成反差,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门内外关系没有理顺,相互协调配合不足。对内而言,存在气象资料服务与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之间的矛盾、省直单位与地市局的同行竞争、省级与国家级服务单位的竞争、省与省间的服务竞争等问题。而对这种竞争和矛盾,仍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对外而言,存在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交流不足,相互协调配合不力等问题。
二是缺乏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工作机制。目前,我省各级气象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协调发展机制,使得人才、技术、信息等分散的有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发挥。
三是没有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气象资料提供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由于《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福建省气象条例》等规章和文件对气象资料提供行为缺乏可操作的硬性规定和具体的监督处罚措施,使得气象资料的提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影响了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业务开展。
4对策与建议
4.1将气候可行性论证列为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尽快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审批流程
气候服务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关联性、专业性以及准公益性特点决定了气候服务承担着更重的社会责任,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广东、海南等省政府已将“气候可行性论证”列为由省气象局组织实施的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结合我省目前情况,建议增加“气候可行性论证审查”作为非许可项目,这是切实落实气候可行性论证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在可行性阶段保障建设项目有效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4.2整合部门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共同服务海西建设
两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加强气象部门的合作,共同提高各方面水平,发挥部门整体优势,有助于提高整个气象部门可行性论证的总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2.1在省市两级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集约联动机制
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必须整合部门内有关方面力量,齐心协力,合力攻坚,才能做好。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省市联动工作机制,是提高工作整体竞争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信息、技术、利益共享,全面提升服
2012774
福建省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务水平,确保论证工作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
4.2.2进一步完善气候资料使用机制
气象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料,福建省气象局目前已有7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同时拥有10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以及海上浮标站等,加上各种雷达、卫星资料,这些观测数据在科技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气象部门开展气候服务的重要优势。
气象服务面临着日益精细化的市场需求,一些与气象关系密切的企业和设计公司远不满足气象部门目前提供的产品,想方设法地用低价买进原始资料,气象资料曾经一度陷入无序使用的状态。为了规范和保护气象资料的安全使用,国家气象局出台了气预函[2009]172号文件,该文明确规定不能将A0等原始资料对外出售。企业开始转向求助于气象科研部门,这时候气象部门要有效利用资料服务,就能产生为企业产生好的效益,并提高气象部门的权威性。
4.2.3重视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方法和标准的制定,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科研力度
在气候可行性论证方面,气象部门应该发挥在依法管理、相关技术方法和标准的制定上的优势。气候服务工作涉及各行各业,要求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行业、项目的具体要求,针对其最关心的气象条件开展论证和评价工作。就目前状况而言,气候论证服务还没有系统性的理论基础,有些服务项目甚至没有前人的经验,因此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拓宽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大力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重点,紧密围绕和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福建省气候中心已取得的服务经验和技术方法,建立合理、通用和可操作性强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技术指南和标准,为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开展该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使该业务规范、可持续地发展,以产生更大的业务效益和社会效益。
4.3加强审核队伍建设,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新一轮事业单位的改革,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非行政许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旦纳入许可,气象部门将承担气候可行性论证审核的“裁判”工作。福建省气候中心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工作,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队伍。随着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多样化,以及未来可能增加的行政职能,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让一部分有激情、有干劲的,勇于接受挑战的职工学习先进的气象技术与法律、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审核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合理搭配各方面人才,在领导协调、谈判沟通、技术研究方面都要加强专门的人才培养,对不同人员有侧重地去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培训力度,力争短时间内提高各类服务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杜尧东,肖永彪,钱光明.广东省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问
题与对策[J].广东气象,2008,30(5):1-3.
[2]李德章,胡永松,刘丽萍,陈余明.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与思考对策[J].
气象软科学,2009(3):68-70.
[3]金勇根,田白,龙余良,鲍新宇.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概况及发展思
考[J].气象软科学,2009(3):128-133.
(上接第12页)
5.3.4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城市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交通设施,按照《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在城市主要交通走廊设置公交专用道,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
5.3.5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各项经济政策,建立政策补偿与市场补偿机制
政府有责任为市民提供价格低廉、方便、舒适、快捷的交通服务,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需求。
5.3.6加快技术进步,确保公交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加快智能运输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运用,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公交管理调度及运营水平,尤其要提高公交信息化水平。逐步引入车辆自动定位系统,投入与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相结合的路边、车内电子显示设备,为出行中的乘客提供包括公交信息、选择出行时间和换乘车次的动态实时信息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5.4加强城市公交信息化宣传与推广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交通信息化的建设与运营中,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信息化宣传工作,采用电子媒体、平面媒体、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对海西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宣传,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取得社会的共识。
5.5相关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快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人员的培训机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人才职业技能考核制度,提升人才的岗位
技能和管理水平。4201277
6年第期(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