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人物散文类专题阅读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在雨天和海明威相遇
高维生
①一整天,雨停一阵子,又下一阵子。没有风,雨就不能乱跑了,窗子可以敞开,一个人坐在窗口,听秋天的雨,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也许秋雨陡增了一层忧郁,这一天,情绪湿淋淋的,有一种失落感。
②每到星期天,我都会整理书房,把读过的书重新摆放到书橱中——写字台上堆满了书,我读书的地方都被侵占了。十年前,我在书店买了一套《海明威文集》,我们一起相处多年,每天都能见面。其中《不固定的圣节》我读过两遍,书中的文字与人的情绪相通,每一次的阅读,感受都不一样。今天不知为什么,我又想重读这本书,在远去的巴黎,寻海明威的身影。
③在圣米歇尔广场的边上,有一家咖啡馆,海明威经常去。这一天,是巴黎的深秋,枯叶被风雨卷走,海明威不想回到自己冰冷的屋子里。他走在街道上,看到了潮湿的、发黑的路面,小店铺关了门,魏尔伦去世的那家旅馆也静静地立在雨中。海明威顶着风雨,走到了自己熟悉的那家咖啡馆。
④海明威推开门,像回到家里一样,把旧雨衣晾在衣架上,并把自己的毡帽随意地放在椅子旁的架子上。咖啡馆非常干净,充满了暖意,侍者端上热咖啡,海明威拿出笔记簿和一支铅笔,在这里写他的小说。海明威用铅笔写作,在写作中间不时地停止——磨秃的笔芯中断了文字前进的脚步,要重新削尖铅笔。海明威不是用小刀削铅笔,而是用卷笔刀,削出长长的螺旋形的木片,落在盘子里。我对铅笔有特殊的情感,这可能和童年时的经历有关。现在我每天也使用铅笔,读书时看到重要的段落,在下面划一道波浪线,重读或查资料时,不用费很大的力气。这个习惯已有多年了,我倚在床上看书,铅笔夹在耳朵上,像木工师傅做活。读书和做工一样要用心,必需付出真情实感。我选择铅笔,要求极严格,削铅笔的时候,就像在修理农具,情感与器具融入一起,在后来的日子里,一起同甘共苦,去经历沧桑的风雨,读一段段感人的文字。
⑤书中的巴黎,和现在的季节差不多,却永远地凝固不动。而我坐在书房中,不是咖啡馆,窗外的雨暂时停了。楼下有一片空地,夏天种满了青菜,这时黄花败落,秧蔓枯瘦,叶子变黄,失去了饱满的汁液。不大不小的雨把秋虫的叫声清除得一干二净,我看到秋雨收割残夏的情景。
⑥海明威还坐在咖啡馆,喝了一口咖啡,写下一些文字。透过史密斯家的后门,向外面眺望,穿越湖边的树林,剪去纠缠的景象,莉芝在想念吉姆•吉尔姆。他沉在密歇根州北部——那里发生的动人的故事中。海明威在小说中写到酒,他感到自己有一点口渴,向侍者要了一杯詹姆斯朗姆酒。这时,有一个姑娘带着一身雨意走进了温暖的咖啡馆,选了临窗的位子坐下。海明威注意到了她,把她比作一枚“刚刚铸就的硬币”。海明威有些乱意,很想把她写进作品中。海明威说:“我见到了你,美人儿,不管你是在等谁,也不管我今后会不会再见到你,你现在是属于我的,我想。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我曾经说过,海明威不是来消遣的,而是以作家独特的目光观察、了解复杂的巴黎社会,记下清苦而难忘的日子。海明威的叙述朴实,现代人少有他的冷静,他的情感像隐藏在海水之下的冰山。他的作品让人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友谊。
⑦许多过去的事情,即使字里行间落满了岁月的灰尘,但只要轻轻地拂去,那些人和事便会清晰地浮现。我们似乎回到久远的巴黎,闻到了咖啡的香味,又一次看到了端着高脚杯、喝酒凭窗远眺的艺术家。
⑧我早就观察到,海明威的目光停留在姑娘的身上太久。我不愿搅乱海明威的情感,从书中移开,向窗外眺望。又是一阵落雨声。雨挤满了天空,涌进来的空气,潮潮的,呼吸起来很舒服。
⑨楼前的甬路安静,没有行人路过。雨天突出了季节的变化,这样的情调就有了回忆。许多时候,人是在回忆中活着的。
⑩海明威端着高脚杯,慢慢地喝着白葡萄酒,叫了一份有淡淡金属味的牡蛎,我合上书,把遥远年代的巴黎和海明威埋在书的深处。我收回思绪,离开了旧巴黎的咖啡馆,让海明威安静地独坐。我变换了一下坐姿,让身体舒适一些,头依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让秋雨之声欢快地涌过来。我中断了阅读,静静地听雨,度过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下午。
1.海明威是 (国家)作家,他因创作《老人与海》等获诺贝尔文学奖。(1分)
2.简析第②段中加点的“相处”一词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3.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①段中的“湿淋淋”一词表达了作者因秋雨而沉重忧郁的心情。
B.第⑤段的划线句是说本文对巴黎景的描写都是在文字中读出的。
C.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看,海明威是一个精神消极颓废的作家。
D.作者的思绪在现实与书本中转换,每次转换也是行文思路的转换。
E.第④段中作者说他对铅笔有独特情感,是因为海明威用铅笔写作。
F. 文章中,窗外的“雨”和书中的“雨”相互渲染,读来意味深长。
4.第⑤段中的“收割”一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如何?请加以评析。(3分)
5.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听雨,前后听雨的感受是否一样?为什么?(3分)
6.联系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对下面《老人与海》中的片段进行分析,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5分)
徐良小凌的故事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它去咬那条死鱼的时候,老头儿看见它的嘴大张着,看见它在猛力朝鱼尾巴上面的肉里咬进去的当儿,它那双使人惊奇的眼睛和咬得格崩格崩的牙齿。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脊背也正在露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2010浦东一模]
被偷走的灵魂 过旭明
①在无锡,有一个可以称作传统的仪式:每晚广播的结束曲就是《二泉映月》,这曲子被形象地叫做“关门曲”。当年有线广播十分普及,从低矮的门窗里渗出的旋律,足以构成合奏。音乐是悲伤的,甚至可以说是凄惨的,这大概是王国潼演奏的版本。多雨的江南,小弄长而暗,仿佛是从戴望舒笔下流出来的。晚上,路灯昏淡,青石板闪烁着金属光泽,远处跑着的自行车“壳壳”作响。仿佛要散架似的,猛地响起女人的尖叫声,那必是又有夫妻婆媳在吵架……就是这样,《二泉映月》成了我青春的记忆。
②直到后来,听到了各种版本的《二泉映月》,有了新的感受,也知道小泽征尔所说的“这音乐要跪着听”的名言,但在记忆中,抹不去的还是当年从小巷里听到的声音,有时甚至还觉得阿炳的音乐就应该在市并中回旋……
③听闵慧芬的《二泉映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这音乐是否就是阿炳的音乐呢?曲谱固
然是死的,但音乐的灵魂呢?阿炳惊鸿一瞥似的留下的足音,是否真的被我们理解?闵慧芬的演奏速度,肯定比阿炳来得慢,她演奏中的开合也比阿炳夸张,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这一点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阿炳的音乐,往往是在行进中演奏的,站立式的姿势,行进的速度,都不容如此煽情。解放后,音乐被贴上政治的标签,阿炳既然被认定是万恶旧社会的受害者,《二泉映月》也自然被悲惨化了。
④被悲惨化的,当然首先是阿炳的身世。曾经和阿炳有过亲密接触的雕塑家钱绍武,他和阿炳是邻居,曾为阿炳做过一个雕像,青铜的,约两米高,很有意思。雕塑以阿炳的背影为主体,阿炳头戴毡帽,佝偻着,冬天的风吹过褴褛的衣衫,仿佛打了一个寒噤。背影后是一垛江南的花墙。暗示无锡的小巷。这个雕塑运用了中国艺术的表现方式,以侧面暗示来体现这位邻居,颇为传神。正面的描述太困难了!我听钱绍武谈到阿炳,是在惠山脚下,谈及阿炳,他眯起笑眼,呵呵地说起阿炳当年拿铜板给孩子们买馄饨的往事,仿佛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胖胖而慈祥的钱教授说起故事很有神采,身形一下灵动起来,我们都很陶醉。但回头一想,根本没什么信息量,阿炳的确是难说的.用悲惨化了的阿炳来想象,是最简单也是最可行的。教授或许还有另外的内容,在他的笑脸中慢慢地漾开来,但他什么也没说。
⑤在钱教授身上,我们能够感到无锡老人身上的那份圆滑,或者是一份厚道,这样的神情我太熟悉了,小康之家的克制与谦恭,几乎是无锡人的一种性格。
⑥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无锡,可以说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它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在我们的经验中,就算是在那个时代也很少有人会像阿炳那样潦倒。搞艺术在这座城市中或许不是一个好饭碗,但无锡是一个极重文化的城市也是不争的事实。阿炳的苦难,更多源于与这座城市性格格格不入的“荒唐”行径。荒唐啊,荒唐!阿炳太荒唐了!
⑦远离阿炳的人往往会以想象去虚构这位民间艺术家,这种想象融合了以往对艺术家的认识,并以艺术的名义,史诗般地赋予阿炳万丈光芒;而与阿炳有过接触的人,往往执着于阿炳年轻时整日与大烟为伍,出没于妓院,以致因“花柳病”瞎了双眼的往事,并以道德的名义对阿炳予以审判。这几乎成了难解的公案。我曾经陪一位朋友寻访阿炳的旧事,赶巧遇到一位老伯不但见过阿炳.而且很“熟”。他应付着我们的好奇,最后终于显得有些不耐烦,说,他啊,不是个好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