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模拟备用套题(一)
I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南商道的嬗变: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
杜韵红
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的高山深谷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并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日趋繁盛,形成一条连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现在的人们对于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然而从中外资科中不难查阅到相关记载。
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中谈到,公元前二世纪以来,中国经缅甸的商业通道有: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亲敦江经曼尼坡至阿富汗。商人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学者方国瑜据战国楚墓出土的“料珠两件”推断,此类物品应是从古道由印度传来,古道最迟于公元前4世纪已开通。南方这些早期的商道,主要以丝绸贸易居多,因此,学界习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当然,南方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运输丝绸的商贸通道。
晚期,南方的商道则更多以茶叶、马匹等贸易为主。在民间,“茶马互市”雏形约消灭在南北朝时期,唐代形成了特定规章,互市的情形也多见于史书记载。唐宋时期,喝茶之风日盛,茶叶也渐渐进入藏区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因康藏属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人体需要摄入大量高脂食物以补充热量,藏民主要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内为主食,蔬菜极少,肉食的消化成了很大的问题,且糌粑性燥热。而茶叶的消灭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茶叶既解油腻,又防止燥热,在长期的生活中,藏民形成了喝酥油茶的习俗。
宋初沿边州郡“市马”成为定制,大规模的茶马交易形成,西北藏族地区成为宋朝马源的主要基地,北宋前期先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司、买马司,后合为茶马司,其后
又在成都设都大提举茶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明代,茶马政策又得以恢复,朝廷在西南、西北大量设置官营茶马司,朱元璋曾立法令禁止私茶出境。到了明朝后期,私茶贸易大量增加,禁令越多走私越甚,利益也越大,茶马互市也达到了极为繁盛的时期。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球”“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督时马交易市场的兴盛与富强。
清初,为大量扩充战马的需要和获得茶马交易带来的巨额税收,清政府推出了严苛的贸易管控措拖,茶马司推行“茶引制”,并在相关政策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正十三年,朝廷在云南实行“云南茶法”:朝延准许在云南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而且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国饼状,每个圆饼重七两,七个圆饼为一筒,每筒四十九两,每筒征税银一分,每张“茶引”可买三十二筒答,上税银三钱二分,这些永为定制。茶法实行后,收税、过关检查较为便利,统计茶的重量只用数数即可。不接定数量做饼茶的茶商、茶农会受到严格惩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依据战国楚基的考证结果推断,最迟不应晚于公元前四世纪。
B.西南早期商道主要是用丝绸来换取缅甸、印度和欧洲等地区的物品,所以学界称它为“南方丝绸之路”。
C.西南早期商道的贸易中缅甸是必经之道,它是三条主要贸易路线的中转站,贸易地区最远可以达到阿富汗。
D.西南商道晚期主要贸易品是茶叶和马匹,所以又被称为“茶马古道”,民间的茶马互市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初具形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茶马古道的贸易区域主要在藏区和川、滇地区,历史上它富强的缘由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战斗方面的。
B.茶马古道的形成有地理方面的缘由,康藏高寒地区对茶叶的需求可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西北藏区马源充分可以供应内地需要。
C.茶马贸易不限于西南的茶马古道,朝延设置茶马司兼及西北地区,茶马司设置的目的主要有规范贸易、把握走私、扩充战马和征收贸易税收等。
D.茶马贸易制度应便利贸易和便于管控,清代的“茶引制”就是范例,推行之后就成“定制”;“引”是官府发给茶商用来量化贸易额和税额的贸易凭证。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马古道经受了从民间贸易到官府设立特地的管理机构,从自由贸易到用法令制度管理贸易的过程。
B.从早期的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贸易的区域从印度和阿富汗等国家到康藏等地区,范围在渐渐缩小,这跟丝绸和茶叶适用地域的范围大小有关。
C.元代废止宋代的茶马治边政策,只能说明这种政策不再实行,并不能说明是由于当时民间的茶马贸易已经绝违才取消的。
D.茶马古道的贸易品不限于茶和马,这些商品的交换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富强,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例如饮茶习俗和藏区文化结合就形成了地域特文化。
(二)有用类文本阅读(12分)
狗界高考毕业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夕阳时分
李琼
建国之后连绵不绝的政治运动中,林同济渐渐中止了政治学和文化史方面的争辩,转而争辩莎士比亚戏剧,并尝试以五拍素韵诗体的方法翻译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及《麦克白》。尽管他的一生布满挫折,屡遭迫害,内心浸遗着苦痛一一抱负难以实现,始终不得志,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抱负与述求。即使后来几乎完全致力于莎剧的争辩,也照旧寄予着他当年的执着——为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进展而努力。争辩莎学是形式的转变,深层中对民族文化的忧虑与使命感照旧。为了实现这一宏图,“四人帮”被粉碎后,他以“烈火烬中再起风”的乐观精神,活跃于中外文化沟通的活动中。假如说抗战时是他的“第一春”,那么这时则开头了他人生的“其次个春天”。惋惜来临得有些晚且过于短暂了。
被打为右派时,在身心受到双重重创的困难条件下,以数年工夫完成的“‘SulliedIs the Word: a Note on HamletCriticism”最最终19801月在《外国语》发表。尽管当时这一争
辩已达成全都,但林的文章仍引起了国内外莎学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因此,19808月林同济临时得到莎士比亚年会的邀请赴英参与“第十九届国际莎士比亚争辩会”。林同济成为建国后第一个参与国际争辩会的学者。三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位学者参与了这次盛会。会议争辩的主题为“莎士比亚关于人物塑造的方法”。由于赴会仓促,来不及在会上提交论文,林同济仅在闭幕会上赋诗赠给大会:
独摇灵光镜,摄来万像真。自然无碍趣,四海一家亲。
尚友贤集,遄飞壮思新。兰亭今古意,中座抚频频。
前四句写莎翁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奇才,后四句写莎学争辩会的盛况,以兰亭修禊事为衬托回到中国文化方面来。
赴会前林同济接受了不少采访,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记者为了表达他的敬意,彬彬有礼地称林同济为“有名的莎士比亚专家”,可能是林同济想起了《sullied之辩》一文不允许发表之事,他感动地回答说:“你听说过有哪位莎士比亚专家连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都没有发表过?算了吧,叫我老学者就行了。”事实上,林同济常虚心说“专家”一词闻之“汗雨湿背”,爱“老学者”这个称谓。此时他已少了年轻时的“狂”,更平添了一份“真”。
林同济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直言的共性赢得了盛誉。从英伦返国后,林同济即接到自己的母校加州高校伯克利分校及哈佛高校等赴美作学术演讲的邀请函。未作休顿,辗转赴美,在甚多的邀请会、聚会应酬之余,林同济勤勉于演讲的预备,同时还为画家朱屺瞻、关良、刘旦宅、程十发等与美国伴侣洽商为其在美进行画展,致力于中美文化的沟通。年逾七旬的林同济经常忽视自己的年龄与身体状况,过分紧急地工作。在伯克利成功的第一讲《莎士比亚在中国:魅力与挑战》使得其次回演讲吸引了更多的听众,座无虚席,很多人还从头站到尾。在最终提问回答中,林同济主见要温存的改革,中国再也历经不起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他认为暴力革命必导致另一种暴力,如此循环,必伤国家元气。在《中国思想的精髓》一讲的掌声中,在哥伦比亚,哈佛,耶鲁等高校还在吵闹期盼他的演讲时,林同济的身体最终经受不住如此的操劳,因心脏病突发,于19801020日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四岁。
林同济竟还是“一位纯粹的中国传统文人,一介本书生”,纵然他超越了传统表层的意象,却照旧受到其深层精神的支配,仍是年幼时时常朗诵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灵魂的双重性,使他深陷焦虑、苦痛,又使他一生都不甘“孤寂”。
林同济的身上始终散发着贵族的气质,他的这种独立人格支配其行为,曾使他“荣”,却也让
他“惧”,他的一生好像总是与时代“不合节拍”,与风行时论相背,某种程度上好像他崇拜的偶像尼采一样,终其一生都与孤独为伴,像很多不幸的天才一样不为时人理解,不免让人有“生不逢时”的感叹。
(节选自李琼《林同济传略》,有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4分)
A.林同济是一个以学问自娱的人,他用五拍素的诗体的方法翻译《哈姆菜特》和《麦克白》,参与国际研讨会用题诗的形式表达惭愧之情。
B.林同济学贯中西,学养深厚。他的莎翁争辩能够在国际上引起猛烈反响,“中国思想的精髓”的演讲也赢得吵闹的掌声。
C.林同济是一个热忧、谨慎的人。他为中国画家与美国伴侣洽商为其在美进行画展,对记者尊称为“专家”当心冀翼地准时作出更正。
D.本文记叙了林同济晚年“其次春”的劳碌和猝然去世,既表现了他“烈火烬中再起风”的乐观精神,又促人深思其悲剧发生的缘由。
E.本文重点介绍林同济的莎翁争辩状况,却能以小见大,折射出特殊时代学问分子的命运和独特的风骨。
5.文章结尾说林同挤“终其一生都与孤独为伴”,从林同济争辩莎士比亚的相关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哪些“孤独”之处?请简述事实。(4分)
6.文中哪些方面能够表明林同济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传统文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假如大雪封门
徐则臣
宝来被打成傻子回了花街,北京的冬天就来了。他父亲来把他搂回去了。我和行健、米梦坚持待在北京。我们三个都是打小广告的。就是在纸上、墙上、大路牙子上和电线杆子上印上
一个电话,假如你需要假毕业证、驾驶证、、停车证、身份证、结婚证,护照以及这世上可能存在的全部证件,打这个电话,洪三万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
有天中午我去洪三万那里拿墨水,经过中关村大街,观察一鸽子在当代商城门前的人行道上蹦来蹦去,在欢快的人和鸽子里观察一个人冰锅冷灶地坐着,缩着脑袋,脖子几乎完全缩进了外套领子里,我走到他面前,说:
“一袋鸽粮。”
他叫林慧聪。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比我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结束高考,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考的是材料加半命题作文。材料是,一人一年载三棵树,一座山需要十万棵树,一个春天至少需要十三亿棵树,云云,挺诗意,题目是《假如……》。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假如大雪封门》。说实话,他们那里的阅卷老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观察过雪长什么样,更想象不出什么是大雪封门。他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规律。在阅卷老师看来,走题走大了。一百五格外的卷子,他对半都没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