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桐
年龄:19岁
就读学校: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
高中毕业学校:北京市汇文中学
提前自学高中数理化课程
说到学习方法,赵桐嘴里冒出俩字—“堆题”。赵桐做过的题不计其数,而且专挑难题做,买参考资料时,他会选择难题多、有知识点总结、给出清晰的解题思路的参考书。每做完一道题,他都会仔细把参考书里提供的解题思路仔细看一遍,分析是否和自己的思路一致,若书里的解题思路比自己的快捷,他会重新用书里的思路做一遍题,领会其中的思考方法,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时,就可以用更快捷的方法解题了。
赵桐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从高一开始就开始自学高二和高三的数理化内容,为高考做准备。赵桐很少看数理化这些理科课程的课本,他觉得课本上的表述过于浅显,而且没有知识点的总结,不管是高一上课还是提前看高二、高三的内容,赵桐都不看课本,而是来质量高的参考书,把各个知识点吃透。
在赵桐看来,学理科最忌讳的是把学过的东西忘了,他周围的不少同学往往是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前面的知识记得不太牢固,再回头复习一遍。赵桐说,与其发现自己忘了再复习,还不如每天把学过的东西看一遍,不用刻意的背诵记忆,只需重复温习,就能把知识点记得很牢固。
上高一时,赵桐的父母为他报了四中网校,除了参考资料,四中网校成了赵桐最得力的助手,他跟着网校里总结的高中各年级科目中,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提前学习,每当看完一个知识点,他在网校上来相应的题目练手。赵桐说,网校给他提供了非常方便的预习和复习的平台,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上高一时,赵桐的父母为他报了四中网校,除了参考资料,四中网校成了赵桐最得力的助手,他跟着网校里总结的高中各年级科目中,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提前学习,每当看完一个知识点,他在网校上来相应的题目练手。赵桐说,网校给他提供了非常方便的预习和复习的平台,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在四中网校的资料库里,赵桐利用得最多的一个资源就是高考实战题。从高一开始,赵桐
就做高考题,虽然会碰到一些不会的题目,但赵桐从未灰心,毕竟自己是未雨绸缪,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备战高考。
高三时,赵桐疯狂地做外省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其他同学一般都不做外省的题,因为里面很多题目都太难了。赵桐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每套试卷的正确率都要保证在95%以上,做难题时,如果想的时间太长,或者思路太过复杂,他就会觉得自己“次了”,再靠不断做题来恢复感觉。
和别的同学用做题来总结知识点不同,赵桐的方法是先熟记知识点,做到每个知识点都烂熟于心,再用知识点来解题,这样有助于解题思路的拓宽,做题速度也更快。
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赵桐有点忐忑,他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具有普遍性,如果要借鉴的话,恐怕也只适用于学有余力,而且理科成绩好的学生。
★分科学习方法
语文—熟悉题型及思路 做题方能得心应手
狗界高考毕业生
赵桐偏数理化,文科自然相对偏弱。高中语文老师特别关照赵桐,上课时经常点赵桐的名,让他回答问题,下课后也总会走到他的座位边,给他讲一些做题的方法。因为老师的关注,赵桐也养成了问问题的习惯,每当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经自己的思考后仍不太明白时,他就会跑到办公室去请教老师。
让赵桐觉得最难的还是作文,虽然写作文也有方法和套路可循,但赵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软肋:平时看书太少,以至于写作文时不能引经据典,思路和看问题的角度上也有很大的局限。
赵桐觉得自己在作文上没有太大的争取余地,毕竟写好作文不是朝夕间就能速成的。所以他把精力都集中在攻克基础题、阅读题等题目上了。
高三复习阶段,赵桐一连做了8套各省市的高考语文模拟题。或许是习惯了理科思维,赵桐说做完这8套模拟题后,感觉和解数学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各种题型都有固定的解题思路,熟悉了题型和思路后,做起题来就得心应手了。
英语—抓住高三语法总复习的最后机会
赵桐的英语本来还不错,可高一每次英语考试,英语老师总是按照高考题的难度和思路,赵桐觉得难度大,不到成就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精力也少了,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背单词、课文,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试卷。
上高二后,英语老师赵桐谈心,希望他加强英语学习,提高分数,总分才能更拔尖。赵桐也意识到,不提高英语成绩,数理化再好也没用。于是,他开始像疯狂做数理化题目一样“堆”英语题。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是他的主攻项目,因为做这两种题型最能培养语感,形成语感后再做题就会轻松多了。
英语考试中的单项选择题是赵桐的弱项,高三总复习时,老师系统地复习了一遍语法,赵桐在课上听得极为认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高三的语法总复习囊括了高中英语的所有语法知识点,在赵桐看来,这是最后的弥补机会,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他会从四中网校的资料里语法专项练习题来做,既能加深记忆,又可以把知识点应用在做题中。
★生活作息
难改“嗜睡” 先睡觉再复习功课
睡觉可能是赵桐觉得最幸福的事情了,这也是他保持精力充沛的“秘籍”。和赵桐约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是在放寒假期间,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可赵桐仍不放过午睡的机会,睡醒之后再匆匆打车赶到约好的采访地点。
赵桐的作息时间很特别,上高三时,学校是下午6点放学,回到家吃过晚饭后,和高一、高二养成的习惯一样,赵桐照例要先睡一觉,再起来复习功课。他把闹钟定在晚上8点半,至少能保证一个半小时的睡眠,否则他会觉得精力不足,大脑的运转也不那么灵活。
闹钟一响,赵桐从床上爬起来揉揉眼睛,用冷水洗把脸让自己清醒过来,然后安心坐在书桌旁开始夜晚的“题海大战”。夜里12点,赵桐准时“偃旗息鼓”,否则第二天上课该无精打采了。
和大多数高三学生相比,赵桐睡觉的时间已称得上奢侈了,可他还是觉得自己没睡够,早上8点之前到校,赵桐总要“赖”到最后一刻才翻身起床,用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抓起母亲准备好的早餐就往外冲。
赵桐的“嗜睡”让父母多少有点担心,还特地为赵桐买了提神醒脑的保健品,可赵桐吃了之后觉得一点反应都没有,到点就非睡觉不可,才能保证复习功课时,脑子的“高速”运转。
高三阶段,赵桐整整打了一年的车,每天早上都是妈妈打车送他去学校,有妈妈在身旁,不用担心车开过头,赵桐便见缝插针地在出租车上继续睡觉。
在打车上学的事情上,赵桐有自己的盘算,从家里到学校的那段路在上学、上班高峰时非常堵车,坐公交车上学得老早起床,还会遭遇让人心烦的堵车,而打车去学校可以绕道走小胡同,既不用担心堵车,还可以在车上再补个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