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沈蓉圃《同光名伶⼗三絕》简介
 有⼀天,沈蓉圃突发奇想,绘制了⼀幅⾝着剧裝的名伶画像,可能是出于画⾯美感的追求,沈蓉圃只在当紅名伶中挑选了13位绘⼊画中,名为《同光名伶⼗三絕》,画卷⼀经掛出,沈蓉圃⽴刻名声⼤振。
 其实,《同光名伶⼗三绝》沒有完全代表同治、光緒年間京城舞台上最杰出的演员,甚⾄沒有⼀個花脸演员。其后沈蓉圃先后绘制了《英会》、《思志诚》、《虹霓关》等戏剧写实,他的戏剧⼈物化像成为珍品,很多⽂⼈显貴均想得到它們。后來《同光名伶⼗三绝》⼏经周转,传到梅兰芳家,成为梅家传之宝,梅兰芳先⽣逝世后,把這幅画献給了国家。
⼊宮向慈禧贺寿
 1790年,京师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1861年,京剧始⼊宮廷演出。1883年,慈禧五旬寿⽇,挑选18位名伶⼊宮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習,向太监們传授技艺。⾃此,清宮专门成⽴了掌管⾳乐戏曲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升平署」每年要选些著名艺⼈进宮当差,谭鑫培、杨⽉楼等⽣、旦、淨、丑名家150余⼈,均在被邀之列。
 皇室对戏剧的热衷,产⽣社会影响,京城各⼤戏楼天天上演京剧,京剧成为当时社会各阶层最为欣赏和喜好的娛乐。
图绘伶伦千古绝
 沈蓉圃参照重彩描绘的《同光名伶⼗三绝》,是京剧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伶彩⾊剧裝写真书,在1943年由进化社《三六九画报》总编朱復昌以400元收购,进⾏彩⾊縮印,与《同光名伶⼗三绝⼩传》⼀同出售。
 ⾃《同光名伶⼗三绝》后,再也沒有出現相当的作品,众星汇聚的盛況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瞬間,《同光名伶⼗三绝》成为后世了解京城戏剧历史、解读戏剧⼈物、探寻中国戏剧扮相、服饰变化和改⾰、欣赏戏剧前辈艺术家风采的珍貴⽂献資料。
 追根溯源,《同光名伶⼗三绝》中描绘的⽼⽣、武⽼⽣、⼩⽣、旦⾓、丑⾓等13位前輩,均是中国京剧艺术的奠基者。
 1876年3⽉2⽇,上海《申报》有篇题为《图绘伶伦》的⽂章:「⼗三名⾓,各著登场冠服,⽆不酷肖其⼈,可谓传神之笔。」据悉1875年,曾有过⼀幅画著徐⼩⾹、張喜兒、范松林、時⼩福、刘赶三的「五绝」图,可惜毀於⼋国联军战⽕中,未能传世。
 为何没有花脸?
  “同光名伶⼗三绝”,绘有⽼⽣、武⽼⽣、武⽣、⼩⽣、青⾐、花旦、⽼旦、丑⾓,是当时各⾏当的代表
⼈物,他们都是对京剧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当时净⾓能称绝者不少,如何桂⼭、穆凤⼭、钱宝峰、徐宝成、庆春圃、黄润甫、⾦秀⼭等,画中未绘⼊⼀⼈,据传因绘者不善勾画脸谱所致。
 后排左起:前排左起:
郝兰⽥(《⾏路》康⽒)张胜奎(《⼀捧雪》莫成)
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
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英会》鲁肃)
徐⼩⾹(《英会》周瑜)时⼩福(《采桑》罗敷)
杨鸣⽟(《思志成》闵天亮)卢胜奎(《空城计》诸葛亮)
朱莲芬(《琴桃》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
杨⽉楼(《探母》杨延辉)
其中⽼⽣4⼈: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楼
武⽣1⼈:谭鑫培
⼩⽣1⼈:徐⼩⾹
旦⾓4⼈:梅巧玲、时⼩福、余紫云、朱莲芬
⽼旦1⼈:郝兰⽥
丑⾓2⼈:刘赶三、杨鸣⽟
程长庚(公元1811——公元1880)
程长庚名椿,⼀名闻翰,字⽟⼭(⼀作⽟珊),寓名四箴堂,戏界均称“⼤⽼板”。
祖居安徽怀宁⽯牌镇,出⽣于潜⼭县黄泥镇程家井。其⽗程祥桂是道光年间三庆班掌班
⼈。
冠有“徽班领袖,京剧⿐祖”之称,是中国早期的著名⽼⽣演员,他出⾝在戏曲世
家,从⼩学艺,长期主持三庆班并担任台柱⼦兼任精忠庙的会⾸。程长庚的贡献是,把
汉调、徽调和昆曲,融汇贯通,初步确⽴了京剧的表演艺术。
在京剧第⼀代著名演员中,程长庚是出类拔萃的⼈物。他与同时代的另外两位⽼⽣
演员余三胜。张⼆奎并称为"前三⿍甲"、"前三杰",⽽程的成就和影响⼜更胜⼀筹,被
⼈们誉为"京剧⿐祖"、"徽班领袖"、"京剧之⽗"、"伶圣"、"剧神"……这些称号,代表了
当时和后来的⼈们对他的不朽业绩的⾼度评价和赞誉。
他的演唱熔徽调、汉调、昆曲等之优长于⼀炉,以徽⾳为主,当时称徽派。倦游逸
苏妙玲图片叟在《梨园旧话》中说他“乱弹唱⼄字调,穿云裂⽯,余⾳绕梁⽽⾼亢之中⼜别具沉雄之
致”。他的表演善于体察⼈物的性格、⾝分,注重表现其⽓质、神采,做功⾝段沉稳凝
重。程长庚的戏路⼴、能戏多。据记载其擅演剧⽬有:《英会》、《战樊城》、《鱼
肠剑》、《举⿍观画》、《让成都》、《镇潭州》、《捉放曹》、《击⿎骂曹》、《风
云会》、《战太平》、《法门寺》、《长亭会》、《⽂昭关》、《状元谱》、《庆唐
虞》、《钗钏⼤审》、《⼋⼤锤》、《战长沙》、《临江会》、《华容道》、《安居平
五路》、《天⽔关》等。除⽼⽣戏外,花脸、⼩⽣诸⾏⾓⾊,亦能串演。京剧关⽻的形
象也始于程长庚,他在师承徽戏演员⽶喜⼦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程长庚不仅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也是德⾼望重的剧坛领袖。他除了担任三庆班
班主外,咸丰年间,他还担任精忠庙会⾸(精忠庙为戏曲艺⼈的民间⾏会组织,类似后
来的梨园公会和现在的戏剧家协会),直⾄他逝世。他处处以⾝作则、严于律⼰、不谋
私利、以德服⼈。三庆班规定不许演员私应"外串"演出(类似今天的个⼈外出"⾛
⽳"),程长庚当时名声很⼤,邀请他的⼈很多,但他带头遵守班规,从不"外串"。因为
参加外串只是他⼀个⼈拿"份⼦"(唱戏的报酬),全班⼈却拿不到钱。因此他总是对请
他"外串"的⼈说:"诸位要听我程某⼈的戏,就必须请我们’三庆班’全班。不然的话,我
是不会去的。"
郝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后⼯⽼⽣,
以《借东风》⽽闻名。清道光、咸丰年间来京,因与程长庚同乡,遂⼊三庆班。初演《天⽔关》之孔明,颇受赞誉。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因当时⽼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视,故缺少⽼旦演员,郝⽒便⾃改⽼旦,吸取各家⽼旦之长,并把⽼⽣唱法糅进旦⾓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旦新腔,提⾼了⽼旦⾏当的地位。凡⽼旦应⼯之戏,⽆⼀不会,尤以《钓⾦龟》、《⾏路哭灵》、《滑油⼭》、《⽬莲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后·龙袍》等最为拿⼿。与张⼆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饰佘太君,为时⼩福配演《探寒窑》王夫⼈等,相得益彰,享誉⼀时。其唱⾼亢有⼒,苍⽼深沉。念⽩犹如⽼妇⼀般。与谭志道均为京剧⽼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最为出⾊。
梅巧玲江苏泰州⼈。梅巧玲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扮相雍容端丽,表演细腻逼真,念⽩⽂雅脱俗,京昆俱佳。在京剧早期,青⾐、花旦界限很严,但梅巧玲戏路很宽,花旦戏外,兼⼯青⾐和昆旦,实为余紫云、王瑶卿、梅兰芳等创花衫⾏当打下基础。三⼗⼏岁即掌管四喜班。他⼀反苛待艺徒和梨园同业恶习,厚待四喜班贫苦同业,在四喜班遇到困难时,梅巧玲尽出⾃⼰私蓄,以维持班内同业⽣活,其重信义,讲情意,深为⼈们所重。梅巧玲常演剧⽬,昆曲有《百花赠剑》、《刺虎》、《思凡》、《折柳》、《⼩宴》、《絮阁》等。京剧有《盘丝洞》、《闺房乐》、《梅⽟配》、《浣花溪》、《虹霓关》、《胭脂虎》、《⽟玲珑》、《彩楼配》、《龙⼥牧⽺》、《乘龙会》、《五彩舆》、《德政坊》等。最拿⼿的是旗装戏,如《四郎探母》、《雁门关》等。梅巧玲去世甚早,年仅41岁。长⼦⾬⽥,京
剧琴师,;次⼦⽵芬,乳名⼆锁,⼯旦,⼆⼗岁即早逝。⽵芬之⼦即梅兰芳。梅巧玲弟⼦甚众,最著名者为余紫云。
余紫云余紫云(1855—1899),名⾦梁,谱名科荣,字砚芬,湖北罗⽥⼈。是著名⽼⽣余三胜之⼦。紫云幼从师梅巧玲习花旦、昆旦,并私淑胡喜禄的青⾐路数。他不仅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且能戏多、戏路宽,⽂武昆乱不当。
他的花旦戏《打⾯缸》、《虹霓关》、《梅龙镇》等,青⾐戏《祭江》、《探寒窑》、《宇宙锋》、《⽟堂春》等均极出⾊,与当时之时⼩福称⼀时之瑜亮。他演⼆本《虹霓关》之丫环,在“献盘”⼀场,托盘疾⾛圆场,犹如杨柳春风,婆娑⽣姿,极优美。据《梨园旧话》载他“嗓⾳柔脆、⽟润珠圆,其唱⼯固臻妙境,⾄不专属青衫之剧,如《戏凤》之李凤,《虹霓关》之丫环,姿态横⽣,惟妙惟肖”。更为重要的是余紫云继承了乃师梅巧玲揉花衫、青⾐于⼀炉的优良创造,对京剧旦⾓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据《京剧⼆百年之历史》载:“时⼩福之青⾐以典雅胜,⽥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之长,实为今⽇王瑶卿、梅兰芳之先驱者”。余紫云兼⼯琵琶,演《出塞》⼀剧时,⾃弹⾃唱,琵琶铿锵,珠喉婉转,清晰动⼈,世⼈称为⼀绝。
余紫云三⼦余叔岩,⼯⽂武⽼⽣,世称余派。
徐⼩⾹京剧⼩⽣。原名馨,别名炘,字⼼⼀,号蝶仙,⼩名阿⼤;寓所名“闻德堂”,位于宣南⼩安澜营,
后改“岫云堂”,遂
有“岫云主⼈”之称,⼩⾹为其艺名,有时亦写为“⼩湘”。祖籍江苏常州,⽣于苏州吴县。
幼随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爱⼩⽣艺术,私淑曹眉仙。其⽗故后,投“吟秀堂”潘⽒门下习艺,满师后初搭四喜班,后⼊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武皆能,因其扮相富丽,故不演“穷⽣”。
擅演《拾画·叫画》、《惊梦》、《乔醋》、《奇双会》、《举⿍观画》、《⽟堂春》、《⽯秀探庄》、《⼋⼤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镇潭州》、《取南郡》等,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楼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所饰周瑜为其拿⼿,有“活公瑾”之誉。
他的演唱,在⼩⽣唱腔基础上,吸收融汇⽼⽣和青⾐的唱腔旋律加以变化,强化了⼩⽣“刚⾳”的唱法,并运⽤到⼩⽣的念⽩中去。克服了原先⼩⽣唱、念过于柔媚的缺点,突出了⼈物的阳刚之⽓。⽔袖、翎⼦、步法及靠把功架都有独到之处。王楞仙等均受其教益。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卖掉房产,南返苏州颐养天年。据曹⼼泉、王瑶卿等撰《徐⼩⾹专记》⽂载,徐⽒故于民国初年(亦有说卒于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字逸仙,亦⼯⼩⽣;其⼦徐如云,⼯昆旦与花衫。⼩⾹弟⼦颇多,以程继仙最为神似。
杨鸣⽟,京剧早期丑⾓演员,⽣于1815年,卒年不详,祖籍江苏扬州,因排⾏第三,固⼈称杨三。⾃幼⼊苏州科班学昆⽣后改昆丑。奠定扎实的⽂武戏的功底。道光年进京后搭四喜班,武戏能演《盗甲》、《问探》等,⽂戏能演《借靴》、《测字访⿏》、《风筝误》等。与朱莲芬合演《活捉三郎》,表演⽣动,功夫⾮凡,被称为双绝。由于其艺术⾼超,名声远播,在他病故后有“杨三⼀死⽆昆丑”的说法,⾜见⼀斑。
朱莲芬原名延禧,字⽔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祖籍江苏元和,清道光⼗六年农历丙申⼗⼆⽉⼗⼀⽇出⽣,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兼习⽪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四喜班,名重⼀时。擅演《思凡》、《琴挑》、《寻梦》、《寄扇》、《相梁刺梁》、《⾦⼭寺》、《三怕》、《盘秋》、《双拜⽉》、《双沙河》、《贪欢报》、《虹霓关》、《⼩放⽜》、《挑帘裁⾐》等。常与名丑杨鸣⽟合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曾享誉剧坛。且擅长书画。弟⼦有陈德霖等。
杨⽉楼名久昌,谱名久先,以字⾏,怀宁⽯牌杨家墩(今皖河乡皖河村〕⼈,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列“同光⼗三绝”。因演《芭蕉扇》、《五花洞》、《蟠桃会》等猴戏,灵活如猴,有出⼊风云之概,⼜得外号“杨猴⼦”。
杨⽉楼于咸丰年间随⽗杨⼆喜⾄北京,卖艺天桥,被著名京剧⽼⽣张⼆奎看中,收为弟⼦,时年10余岁。因其嗓⾳宽亮,⼜会拳术,⼆奎令习⽼⽣,兼习武⽣。由于他勤学苦练,很快成为⼆奎门下出类拔
萃者,与另⼀⾼徒俞菊笙称为“双璧”。同治中,⾄上海搭班,⾪丹桂园,演《安天会》中的孙悟空,出台时翻筋⽃108个,在⼀定尺⼨内不离故步,声誉⼤噪,有“⼀般京剧⾮偏爱,只因贪看杨⽉楼”之誉。后因狎妓案顿踬离沪,⾄北京春台班演⽼⽣。光绪⼆年(1876年)复⾄上海开鹤鸣园,不久⼜回北京⾪三庆班,为程长庚所青睐,以三庆班事相托。光绪五年〔1879年〕⼗⼆⽉,程长庚逝世,于是继任三庆班班主、精忠庙会(清末戏曲艺⼈的社会组织)会⾸。⼗四年⼊升平署,供奉内廷,兼领三庆班,井井有条,使三庆班的声誉长期不坠。
杨⽉楼⾝体魁梧,嗓⾳宏亮,⽂武兼备,能戏颇多。⽂戏擅《打⾦枝》、《四郎探母》、《取洛阳》、《五雷阵》、《牧⽺圈》等,武戏除猴戏外⼜擅《长坂坡》、《恶虎村》、《连环套》、《吴天关》、《贾家楼》等。他在《长坂坡》中饰赵云,英姿飒爽,⾝在重围,与魏将⼗战⼗决,挥⼽酣战,游刃有余,观者⽆不⽬眩神摇。只是他对此剧⼗分珍惜,每年只演⼀次,要到腊⽉封箱前⼆、三⽇才演。
杨⽉楼离家20余年后,约于光绪⼋年〔1882年〕回⽯牌杨家墩探亲拜祖,路过安庆,应“同庆堂”伶友邀请登台献艺,扮《辕门斩⼦》中杨延昭、《闹天宫》中孙悟空,演技之精湛,轰动宜城。
杨⽉楼之⼦杨⼩楼(1878~1938),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京剧三⼤代表⼈物”,现台湾和海外京剧⼈⼠仍尊称他为“国剧⼤师”。
张胜奎,男,京剧⽼⽣。⼜名张奎官,北京⼈。
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做⼯。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义⼠⼀类“衰派⽼⽣”⾓⾊。如《跑城》之徐策、《四进⼠》之宋⼠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戏,所演《渭⽔河》之武吉,为⼈所称道。
刘赶三,在清末京剧丑⾏演员中,⾸屈⼀指的要数刘赶三。清朝画家沈蓉圃所作“同光⼗三绝”的画像中,将刘赶三在《探亲家》中扮演乡下⽼妈妈的形象列⼈其中,与程长庚、谭鑫培、徐⼩⾹、梅巧玲、郝兰⽥等各⾏当中最优秀的演员并列,可见当时对他的推崇。  刘赶三(1816--1894),名宝⼭,字韵卿,天津⼈。他从⼩读书很⽤功,不到20岁,已颇有才学和名⽓。但屡考不中,乃由业余爱好京剧“下海”成为专业演员,先学⽼⽣,后改丑⾏。他因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被叫做“刘赶三”。他的嗓⾳清亮,念⽩脆爽,做表传神,同时⼜有较⾼的⽂化修养,能根据剧情⾃编唱词唱腔,改变以往丑⾏“重念不重唱”的状况。他不仅擅演《连升店》、《请医》、《法门寺》、《⼗⼋扯》、《拾黄⾦》等⽼戏,尤其对⼀些“丑婆”戏演得最拿⼿,如《探亲家》的乡下妈妈,演来冠绝⼀时。他演此剧时骑真驴上台,这匹驴全⾝漆⿊⽽四蹄皆⽩,取名“墨⽟”,刘赶三平时对之进⾏精⼼训练,上台时墨⽟不惊不惧,听从指挥,切合剧情,使观众⼤为惊奇,每演此剧,必往观看,刘赶三因此声名⼤振。甚⾄等级森严的皇宫也破例允许他牵驴进宫。据说刘赶三死后第⼆天,这匹驴也死了。
其实,刘赶三并⾮仅因骑驴上台⽽炫奇取胜。他之所以名重京师,主要在于他不畏强暴,雄辩多才,常常在演出中,利⽤丑⾏演员可以当场抓限、插科打诨的职业特点,借题发挥,指斥权贵、针砭时弊,尖
刻异常。尽管因此⽽多次遭到权贵的嫉恨
和迫害,但他始终不改。据说慈禧太后看戏时总是坐于堂中,光绪皇帝则侍⽴⼀旁,犹如仆⼈⼀般,刘赶三对此甚为不平。⼀次演《⼗⼋扯》时,他扮演其中的孔怀,⼀会⼉装⼤⾂,⼀会⼉装皇帝,于是加进⼀段念⽩:"别看我是假皇帝,还能有个座位,那真皇帝天天侍⽴,何曾得坐呢?"慈禧为掩众⼈⼝,从此允许光绪坐着看戏。
再如⼀次刘赴三在⼀个官宦之家演《请医》,他扮演庸医刘⾼⼿,请他看病的⼈对他说:“先⽣,这可到了,留点神⼉,别让狗咬了。”刘起三指着台下的座客说:“这门⼉⾥头,我早知道,是没有狗的,不过有的都是⾛狗!”台下满座为之变⾊,⼜不便发作,⽆可奈何。传说同治皇帝因花天酒地、⽣活荒淫患梅毒⽽死,为了掩其丑闻,对外说是得天花病⽽死。刘赶三在演《请医》时,即兴打浑,加以讽刺说:“东华门我是不去的,因为那门⼉⾥头,有个阔哥⼉,新近害了病,我去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天花呢,⼀剂药下去就死啦!我要再进东华门,被⼈家瞧见,那还有⼩命⼉吗?”闻者听了吓得伸出⾆头缩不回去,甚⾄有⼈把他当成疯⼦。
类似的轶闻流传甚多,说明刘赶三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丑⾓演员随戏寓讽、执艺以谏的胆识、才⼲和本领。当代戏曲专家任⼆北先⽣对刘赶三作了极⾼的评价:“⼀⾝是胆,铁⾻钢肠,从不知权势为何物。⽅其于技艺中⼤张挞伐时,短兵⼀挥,⼴座皆⽆!其技敏绝,其勇空前,为优谏拓出‘⼤⽆畏胆’与‘⼤⽆⼈境’。”
时⼩福(1836 1900)名庆,字琴⾹,江苏吴县⼈。幼⾄北京,是四喜班的著名青⾐演员。曾为清朝“内廷供奉”。继梅巧玲任四喜班班主,兼“精忠庙”会⾸。
他昆乱皆精,唱⼯极佳。时⼩福嗓⾳⾼亢嘹亮,略⽋圆润,他的唱腔是私淑于胡喜禄,吐字发⾳真切,但仍不脱徽调味道,唱法属阳刚性质。时⼈称四喜班中有⼆绝,⼀是时⼩福的《三娘教⼦》,另⼀是孙菊仙的《御碑亭》。时⼩福善演悲剧,也善于⽤⽔袖的功夫来表达剧中⼈物的性格和⼼情。他以演青⾐唱⼯戏为主,很少演花旦戏。他晚年兼演⼩⽣。
他的拿⼿戏,昆乱不挡,代表作有《阳关折柳》、《⼩宴》、《彩楼配》、《三娘教⼦》、《桑园会》、《⼆进宫》、《汾河湾》、《武家坡》、《探寒窑》、《祭塔》、《南天门》等;他并能兼演⼩声,反串⼩⽣戏有《孝感天》中的共叔段,《雁门关》中的杨⼋郎等。他肯与传艺,弟⼦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中梅兰芳的开蒙⽼师吴菱仙,就是他的得意弟⼦。
卢胜奎(1822 1889),号卢台⼦,原籍江西。他是“以仕⽽伶”,有⽂学根底,善作脚本。三国戏由《马跳檀溪》⾄《取南郡》共四⼗折,就是出于他的⼿笔。《失街亭》、《⼋⼤锤》⼆剧也是经他编演流传⾄今的。卢胜奎搭“三庆班”尊程长庚为师长。凡程长庚不演的戏就由卢胜奎来演。如《空城记》、薛平贵的“薛⼋出”(《花园赠⾦》⾄《回龙鸽》),衰派戏、带扑跌的⽼⽣戏及⽩髯⼝戏等程长庚都让卢胜奎来演。谭鑫培在“三庆班”演须⽣时多是给卢胜奎配戏,谭的做⼯神情、⾝段,有许多都是摹仿卢
或是在卢的基础上⾰新。其清沈蓉圃的“同光⼗三绝”画像中,也列卢胜奎为“绝”者之⼀。卢胜奎的拿⼿戏有《盗宗卷》、《打棍出箱》、《开⼭府》、《⾆战儒》、《安居平五路》等。
谭鑫培
⼯⽼⽣,曾演武⽣。本名⾦福。因堂号英秀,⼈⼜以英秀称之。湖北江夏(今武昌)⼈。幼年随⽗到北京,⼊⾦奎科班习艺,学⽼⽣。
谭鑫培⼀⽣创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由于他善于体察⼈物的⾝份、性格和精神⽓质,因⽽演来⽆不形神毕肖。熟悉谭派艺术的著名票友陈彦衡说:“谭鑫培演孔明有儒者⽓,演黄忠有⽼将风,《胭脂褶》之⽩槐居然公门⽼吏,《五⼈义》之周⽂元恰是市井顽民。流品迥殊⽽各具神似。”他在塑造⼈物时,不仅注意形象的真,⽽且讲求艺术的美,在唱念做打各⽅⾯都有⾃⼰的独特创造。
当时的“⽼⽣三杰”中,孙菊仙的唱善⽤“膛⾳”,以慷慨激昂胜;汪桂芬善⽤“脑后⾳”,以雄健刚劲胜;谭鑫培不取孙、汪的实⼤声宠、满宫满调的实⼒唱法,⽽⽤“云遮⽉”的嗓⾳,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但有时不免略带感伤。同⼀剧⽬如《⽂昭关》、《捉放曹》、《鱼肠剑》等,三⼈演来,各有特⾊。谭的唱腔不但集程长庚、余三胜、张⼆奎、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唱法之⼤成,⽽⽤⼴泛吸取了青⾐、⽼旦、花脸各⾏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和⼤⿎的⾳调,巧妙地融于⽼⽣唱腔中⽽不露痕迹,⼜能统⼀于⾃⼰的独特风格之中,⾃成⼀家。他还善于突破⼆⼆三、三三四的句法,运⽤衬字、虚字润腔,
灵活地转变板眼,因⽽他的演唱玲珑活泼,变化多端,于平淡中见灵巧,并能细腻⽽鲜明地表现不同⼈物的感情。如《卖马》中秦琼的抑郁感伤,《洪⽺洞》中杨廷昭的凄怆沉痛,《战太平》中花云的激昂慷慨,《李陵碑》中杨继业的悲愤苍凉等,⽆不曲尽其妙。他的念⽩,字斟句酌,清晰流畅,《空城计》的“三报”、《⼋⼤锤》的“说书”等,都是他的精⼼杰作。
谭鑫培早年曾演武⽣,武功根底坚实纯熟,⾝⼿矫健稳练,所以⽆论演靠把戏、箭⾐戏或褶⼦戏,都能做到⾝段灵活洒脱,⼲净洗炼,在很多戏⾥还表现了独特的技巧。谭鑫培在艺术上富有⾰新精神,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改⾰之处。⼜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他⾯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戏;演《定军⼭》的黄忠,不戴帅盔⽽戴扎⼱,都是为了掩其所短⽽发挥其所长。
谭鑫培在艺术上⽂武昆乱不挡,能戏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剧⽬为:《空城计》、《当锏卖马》、《李陵碑》、《击⿎骂曹》、《捉放曹》、《洪⽺洞》、《桑园寄⼦》、《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湾》、《定军⼭》、《战太平》、《连营寨》、《南阳关》、《珠帘寨》、《打渔杀家》、《⼋⼤锤》、《琼林宴》、《胭脂褶》、《南天门》、《坐楼杀惜》、《清风亭》、《战宛城》、《别母乱箭》等。唱腔资料有百代公司灌制的唱⽚7张半和陈彦衡整理的《谭鑫培唱腔集》3册,收《空城计》等10个剧⽬。
谭鑫培为京剧⽼⽣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