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德化瓷,玉骨冰肌中国白
作者:黄静
来源:《收藏/拍卖》 2017年第7期
    文/图:黄静(广东省博物馆)
    多年来,德化白瓷以其洁白或白中微泛黄的釉、细腻滋润的釉质与胎骨,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无论是瓷塑或是器皿,无论是实用器或陈设艺术品,它们都以“无装饰”的极简主义美学姿态,征服了东西方无数人的心。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明清德化白瓷众多,数量达千余件。从今年6月至2018年1月,将由粤博流动博物馆推出“永远的‘中国白’——广东省博物馆藏明清德化窑白瓷展览”。精选出150件(套)左右的器物,这也是粤博首次推出德化白瓷的专题展览。现选作其中一二,以作赏析。
    白土,德化瓷业兴盛之源
    德化地处福建省戴云山脉的千峰万壑之中。这里的先民早在3000 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即已开始制作陶器。至唐代以后,德化人口增长迅速,经济逐渐开发。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 年),德化正式立县,宋、元、明时期皆属于泉州,清代先后辖于泉州府、永春州。
    戴云山脉峰绵延,为德化制瓷业提供了丰富的瓷土矿资源。据地质调查勘探表明,德化境内南部、西北部及北部都分布有高岭土环形矿带,已探明的矿点多达百余处,并且品质优良、富产易取。此外,这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树木繁茂,为制瓷业提供了大量的柴草燃料。在交通方面,德化与沿海港口福州和泉州呈三角形的关系,德化处于直角的顶端,与其他两处港口均有水路可通。它向东北距省会福州港125 公里,向东南距泉州港75 公里。便利的水路交通,助力了德化窑瓷器内外销两旺,使德化在明清时期成为了景德镇以外最重要的瓷器产地之一。
    德化瓷业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烧制青黄、青褐釉器物,器形有罐、碗、碟、盘口壶等。产品胎质发灰、粗糙,烧成温度偏低,工艺和技术尚未成熟。宋、元时期德化窑迅猛发展,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尤以青白瓷为主,白瓷次之。(图1-2)窑炉形式为龙窑和分室龙窑。此时德化窑的产品已大量通过海路外销至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元代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他著名的东方游记中写道:被称为刺桐的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泉州附近的德化县城’除了烧制瓷杯或瓷碗瓷碟外,别无可述之处。……大批制成品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八个瓷杯。”这此文字记录,反映了德化瓷业的概貌。
    明清时期,德化瓷业再度兴盛,发展至鼎盛阶段。在明代,白瓷生产成为德化瓷业的主流,莹润乳白的釉以其含蓄温润之美而风靡中外。明弘治二年(1489 年)的《八闽通志》记载:“白瓷器,出德化县。”明崇祯年间(1628—1644 年)成书的明代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指出:“凡白土曰垩土,为陶
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土出永定,窑在德化)、徽郡婺源、祁门。他处白土陶范不粘,或以扫壁为墁。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此记载说明德化白瓷在当时以生产雅玩、供器与人物塑像为主。器形有洗、印章、印盒、笔筒、笔架、山子等文房雅玩,炉、瓶等供器和陈设器,以及佛、道等宗教人物和历史人物塑像等等。(图3-8)进入清代,德化瓷业持续兴盛,虽以青花为主流,但白瓷的生产仍然繁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殷式训《瑶台陶烟》诗云:“宇内闻声说建窑,坚姿素质似琨瑶。”此处的“建窑”,指的是福建窑业,而非宋代生产黑釉盏的建阳窑。“坚姿素质”,当是对德化白瓷面貌的描述。清代德化白瓷产品的品种更为丰富,除了延续明代的雅玩、供器与人物塑像外,也生产部分生活用器,包括有茶具、酒具、餐具,以及灯具、烛台等等。(图9-17)
    历代德化白瓷的烧成温度变化不大,基本都在1250℃—1280℃之间,属于软质瓷器。因其胎、釉原料中的铁、钛含量低,而氧化钾的含量很高,达到6-7%,因而烧成的瓷器白度高并且透光性强。德化人物瓷塑以佛、道人物为主,神态平和端庄,衣纹处理飘逸生动,线条流畅。明代的产品线条更为柔和轻快,清代的则相对较为僵硬。综观德化白瓷的质量,以晚明至明清之际的最佳,尤其是这个时期的产品大多在氧化气氛下烧成,釉白中微泛黄,俗称“象牙白”,如凝脂般柔润和含蓄。清代早期以后者,大多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釉白中微泛青。清乾隆、嘉庆以后德化瓷业繁盛态势虽仍延续,但总体来说逐渐逊于前。清道光时期的闽侯举人郭柏苍《闽产录异》言:“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
老窑,所制佛像、尊罍、盏斝,皆精致古雅。其洁白中现出粉红,至今其价翔矣。……近胎地厚而粗,釉水薄而莹,渐不足贵矣。”至清末,德化白瓷已然走向衰落。明清时期德化瓷业仍采用本地出产的瓷土,其中最为优质的产地为观音崎:“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淘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水,乃砖埴为器。烈火锻炼,厚则绽裂,薄则苦窳[yǔ]。罂瓶罐瓿,洁白可爱。”明清时期德化的窑炉形式,在明代已由分室龙窑逐步改进为阶级窑,使炉内升、降温较慢,并易于控制其速度及保温时间。这对德化白瓷生产的质量及产量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外销,欧洲白瓷之母
    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不仅内销旺盛,在17 世纪中期至18 世纪,还大量外销欧洲,并引发了欧洲对白瓷的模仿生产,因而被冠以“中国白”、“欧洲白瓷之母”的美誉。“明代中期之后,玻璃质感奶白的德化白瓷成为顶级瓷器。最初是在当地使用的德化白瓷很快获得了外国商人的注意,并且成为受到追捧的外贸商品,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如景德镇的外销瓷。到了17 世纪中期,德化瓷器在欧洲闻名遐尔,被外销到葡萄牙和荷兰。”在上世纪80 年代打捞的“哈切”(Hatcher)沉船,共出水明末时期的中国瓷器25000余件,其中德化白瓷超过了700 件,包括有碗、杯、盒等器物。在17 世纪下半叶至18 世纪早期,许多欧洲王室成员和贵族都喜欢在家中设置中国瓷器陈列室,或以中国瓷器装饰家居,以表达对东方艺术的钟爱,同时也是炫耀其财富,当中就不乏德化白瓷的身影。有的德化白瓷甚至在欧洲被加上了金属构件或彩绘的装饰,以达到富丽堂皇的效果。此时外销欧洲的德化白瓷中,观音像尤其受到追捧,特别是送子
观音或童子观音。欧洲人并不理解其佛教方面和中国民间信仰的意义,只因其与圣母像有着一定的相似度,由此而在文化认同上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不难想象她优雅祥和的举止是如何引发人们对玛利亚的崇敬之情。……其形象到1725 年时已经遍及整个欧洲。”在这个时期,欧洲人也前往德化定制人物塑像,包括圣母像和普通西方人像。其中的圣母像,被认为是在观音像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到了1710 年,德国迈森(Meissen)成功烧制出硬质瓷器,这是欧洲瓷器的滥觞,也是欧洲仿造德化白瓷最早的成功者,其产品被誉为“白的金子”。紧随其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多西亚(Doccia)瓷器厂;英国的鲍氏(Bow)、切尔西(Chelsea)、本杰明· 伦德(Benjamin Lund)、明顿(Minton)等瓷器厂;法国巴黎的塞夫勒(Sevres)、圣克卢(Saint-Cloud)等瓷器厂,都分别在18 世纪中期开始纷纷模仿德化白瓷的生产,其中既有仿制中国的器形,也有西方的器形。
    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以其素雅温润的釉质、玉骨冰肌的胎质而散发着简约之美,赢得了东西方文化和审美的认同及无限赞誉,谱写了世界陶瓷史和贸易史上的华美篇章。
青春冷碗碗    ( 编辑/雷焕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