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牧歌》观后感:军垦作品的新丰碑范文
    军垦作品的新丰碑
    电视剧《大牧歌》观后感
    龙宗翥
    电视延续剧《大牧歌》是闻名作家韩天航继《热血兵团》《戈壁母亲》之后,又一部反映新疆兵团题材的力作。在央视8套播出后,便好评如潮。一些知名的专家对这部电视剧赋予了高度的评价。作为一名兵团的观众,我也想谈谈对《大牧歌》的感觉。
    一
    新疆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在经济别发达的年代,是一具以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大牧区。《大牧歌》经过科研人员与兵团牧工克服重重困难,培养出新疆优质细毛羊的故事,反映了兵团人为进展新疆畜牧业所作出的贡献。让观众从一具鲜为人知的侧面,进一步了解到兵团屯垦戍边的业绩和兵团人的精神风貌。
    电视剧中的上海大学生林凡清,为继承老师哺育绵羊新品种的遗愿,舍弃大城市的优裕日子条件,离开热恋的女友许静芝,主动到艰难的边疆从事科学研究。他的行为体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坚守答应,勇于为边疆科技事业献身的精神。新疆得天独厚的环境,兵团人艰
难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为林凡清研究哺育优质细毛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殊环境别仅使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而且使他的精神境地在磨炼中得到了升华。
    我认为,《大牧歌》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在反映兵团日子,塑造兵团人形象方面,与他的《热血兵团》《戈壁母亲》相比,不管思想性艺术性都有重大的突破。这部电视剧别仅向观众再现了兵团人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兵团人光明磊降、胸怀坦荡、既守纪律又重感情的品行。而且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兵团人的爱情、友情和亲情。其中,反映兵团人追求爱情的情节所占比重之大,在韩天航的兵团题材作品里,前所未有。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剧中要紧人物的爱情做一些评析。
    常言道:"饮食男女的之本性".兵团人并非别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七情六欲具全的血肉之躯。对爱情的追求,既是人之本性,也是每个人的权利。所以,能够说《大牧歌》是一部既歌颂了兵团精神,又闪烁人性光辉的佳作。
    来自上海的林凡清、许静芝、郑君,由于受大城市环境的妨碍,他们对爱情的追求热烈而浪漫,激情且张扬。其中,林凡清、许静芝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叹;而他们将理想和事业看得重于爱情的高尚情操和思想境地更值得推崇。郑君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勇于承担责任,甘愿
忍受痛苦和屈辱。这种敢作敢当的行为,也充分体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我想,凡看过《大牧歌》的人都会与我感同身受。由于爱情是一具永恒的题材,对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激情和方式普通人别难理解,无须多言。鉴于当今的年轻人,对记忆过战火洗礼的老一辈兵团人缺乏了解,我觉得有必要对剧中的两位老军垦的爱情和婚姻,做一些评析。
    剧中的齐怀正,其人正如其名,是一位胸怀正义、一身正气的军人。在一次战斗中,别幸被弹片击伤了繁殖器而丧失了生育能力。为了维护男子汉的尊严,他羞于让别人知道因负伤而造成的生理缺陷,心里忍受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煎熬。但作为男人,他还是浑身充满阳刚之气。作为军人,不管是战斗、剿匪和日常工作,他时时处处都显示出军人的英勇坚韧、刚毅果敢,但在处理爱情咨询题时,却显得力别从心。
    当父母包办的未婚妻杨月亮从老家来到新疆,向齐怀正提出结婚要求时,竟使他陷入一种两难的境界。他本来很爱杨月亮,但思考到自己的生理缺陷会妨碍月亮一生的幸福,断然拒绝了杨月亮的要求。月亮追咨询拒绝的原因,他却难以启齿。于是,两人之间演绎出了一场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面对别离别弃,穷追别舍的杨月亮,其心理矛盾和情感纠结十分复杂。他与林凡清谈心时说:"作为军人、战斗英雄,我能够扛天扛地,却扛别起这张脸、这份情……"一具铮铮铁骨、顶天立地的大夫君、相公,一具极力维护人格尊严,又多情重义的男
子汉屹立在我们眼前。
    我认为,电视剧将齐怀正那个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性格鲜亮。实力派演员成泰燊对那个人物的理解特别到位,表演也特别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
成泰燊    剧中的另一具角团长李国祥也别具特。他的恋人艾洁在一次战斗中别幸牺牲。因曾经沧海难为水,尽管位居团长,也早已错过结婚成家的最佳年龄,却向来没有结婚。他在火车内与许静芝巧遇,因许静芝的容貌酷似艾洁而引起李国祥的关注,并将对艾洁的怀念转为对许静芝的喜爱,随后对许静芝展开了爱情攻势。由于李国祥是一团之长,怎么展现他对许静芝的追求很难把握。可喜的是,电视剧对刻画那个特殊人物的分寸把握十分得当。
    众所周知,对异性的追求具有排他性,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电视剧在展现李国祥对许静芝的追求时,表现出男人特有的心态和一些自私的行为,这是人之常情。但在许静芝面前,他能自我节制,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别失团长的身份。其中,有如此一具情节:林凡清与红柳恩爱,本来对他追求许静芝有利。可是,当他从周嘴里得知这一信息后,怒别可遏地说:"派人把这小子抓到总场来,让他立即跟静芝进行凉爽结婚典礼。静芝对他那么好,他还胡来,他对得起静芝吗?"情急之下的这种反应,脚以看出其运气。当他的求婚遭到许静芝拒绝后,别是对许静芝弃而别管,更别是恼羞成怒,利用职权打击报复,而是与许静芝建立了
一种兄妹关系,悉心关怀照应许静芝。
    日久知人心,患难见真情。经过十年的交往,历经多次考验,在动乱阶段,李国祥的善良与真诚终于突破了许静芝的心理防线,决定以身相许。朋友们要在大年三十为他俩操办喜事,为了给李国祥一具意外的惊喜,专门向他保密。大年三十,正当朋友们为许静芝布置新房,张罗婚事时,逃避迫害的林凡清在途中迷路。李国祥只身一人骑马寻觅,在寻到林凡清后,因暴风雪而迷路,别幸连人带马跌降山谷。
    齐怀正等人将奄奄一息昏迷别醒的李国祥救回。在新婚洞房里,李国祥从昏迷中醒来后,许静芝将接受与他结婚的决定告诉了他。李国祥用微弱的声音唱起了"在那遥远的地点,有位好小,人们走过来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歌声在逐渐微弱中消逝,李国祥安详的离开了人间。
    由李国祥的死,观众自然会联想到红柳的死。由于李国祥之死的直接原因是红柳造成,本来她早就觉得对许静芝亏欠太多。李国祥的死更让她陷入一种罪别容恕的自责中。她本想用离婚的方式将林凡清还给许静芝,但遭到拒绝。最后,她挑选了以死来成全许静芝与林凡清。性格刚烈的红柳甘愿为许静芝的幸福而死,别但衬托出许静芝的人格魅力,也展现了红柳的性格与舍己为人的品行。
    李国祥、红柳的死充分证明他们所追求的爱情是清纯的;尽管是一种人一辈子悲剧,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唯其这种带有凄美彩的结局,更能让人扼腕,更能感人至深。
    二
    《大牧歌》别但内容感人,其艺术手法也让人折服。下面我就谈谈这部电视剧的艺术特。
    首先是《大牧歌》时空跨度大、塑造的人物多、情节十分蜿蜒。所以,整体结构的设计特别重要。自林凡清与许静芝上海分别后,电视剧为情节进展安排了两条线索。一条以展现林凡清的记忆为线索,一条以展现许静芝的记忆为线索;采纳"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手法,让两条线索交替进行,必要时两条线索又互相交集。这种结构形式别但拓展了要紧人物活动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其他的剧中人物的逐渐登场。然后,经过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在两条线索之间,作者又巧妙地采纳一些"节外生枝"的手法,拓展故情况节。这种结构为《大牧歌》情节进展的大开大合构建了一具挥洒自如的空间。
    为了情节进展的需要,电视剧还将奔赴新疆的林凡清与寻觅他的许静芝、郑君安排在同一具车队里,却又让他们近在咫尺,失之交臂。林凡清和许静芝来到新疆兵团后,本来同在一具总场,却因各种原因别得见面。这些安排,为情节进展留下充分的时空。在人物关系和感
情纠葛进展到一具错综复杂的局面后,直到第10集,才让两个朝思暮想的情侣在牧场相遇。并经过误解,将两人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林凡清为了事业和答应,别得别忍痛割爱,与许静芝分离。直到25年后,两条线索在军垦博物馆会合,构画出一具大团圆的结局。
    其次是开篇第一集的构思特别精妙。电视剧一开场就采纳多种艺术手法,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与时代背景。然后,让许静芝、林凡清、郑君在一具没有观众的剧场并且浮现。并经过林凡清与许静芝在舞台上发生的冲突,交代了他俩的恋人关系及道路挑选的分歧,凸显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以那个舞台有着深刻的寓意,它既是一具剧场的舞台,也是《大牧歌》向观众盛大推出两位主角的舞台,更是一具决定人一辈子命运的大舞台,一开场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别仅这样,电视剧在第一集里,还恰到好处地采纳了各种"巧合".如林凡清与齐怀正的巧遇;齐怀正与李国祥的巧遇;许静芝在火车内与李国祥的巧遇等等。电视剧经过一系列的巧合,让剧中要紧人物纷纷登场亮相,为情节进展和人物关系的演绎埋下了伏笔,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另一具让人称绝之处是第一集浮现的一具细节。齐怀正的汽车途中陷车,他因推车用力过猛而挣裂了伤口,鲜血染红了他的裤裆。那个细节别但引出他战斗负伤的记忆,特级战斗英
雄的身份,还为其后与未婚妻杨月亮的感情纠葛和矛盾冲突做了铺垫。能够说,开篇第一集就匠心独运,非同凡响。
    《大牧歌》之因此获得高收视率的重要原因,算是矛盾冲突别断。普通说来,矛盾冲突分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其中包括性格冲突、情感冲突、观念冲突、利益冲突、正与邪的冲突、善与恶的冲突、猜疑与误会产生的冲突等等。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与灾难的冲突、与毒蛇猛兽的冲突等等。《大牧歌》中浮现的冲突,几乎包罗了所有矛盾冲突的形式。内行都知道,一部电视剧的激动点越多,越能吸引观众。《大牧歌》几乎每一集都有大小别同的激动点频繁浮现。而激动点要紧由矛盾冲突构成。这些冲突使情节进展波澜起伏,高潮别断,往往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有时甚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进展起伏跌宕,悬念迭起。别断浮现的激动点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让他们与剧中人物一起记忆喜怒哀乐。
    总之,能够确信地说,韩天航的《大牧歌》不管内容和艺术形式所取得的成就,都超越了他往常的同类作品,这脚以证明韩天航的文学创作水平又达到了一具全新的高度。相信,勤于笔耕的韩天航将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简介
    龙宗翥:1944年9月出生于四川岳池县。1962年2月到新疆,在兵团第七师125团参加工作。当过面粉工人、农工、教师;曾历任团高级中学教务主任、团宣传科长、师电视中心主任、师电视台长等职务。由于兴趣广泛且有作品发表,先后被兵团电视艺术家协会、兵团作家协会、兵团音乐家协会、兵团摄影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汲取为会员。退休前任过兵团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七师电视工作者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