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夕 《原来你非不快乐》有感
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写下这篇文字。
我不是天生快乐的人,也许算是不太容易快乐的人,但在这本书中我寻到了苦海中的心圈,它让我得到了再次浮起来的力量。
初识林夕,是觉得这位词人的名字好美。一林,一夕,合起来便是梦。林夕本名叫梁伟文。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翻译。关于林夕这个笔名的掌故我也听过很多的版本,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钟爱《红楼梦》,林夕二字即由字拆分得来。后来真相大白,林夕接受采访时谈及这个话题,说他之所以叫林夕只因自己十分欣赏林振强,觉得林字好靓,且树林下面有个夕阳好美,而并非由于他喜欢做梦。其实现在觉得,林夕也好,梁伟文也好,都无妨。他用笔名写词,于是歌坛从此多了一个林夕,少了一个梁伟文。又或许,华语乐坛会不曾有林夕这个名字出现,却不会缺了一个梁伟文用另一个名字颠倒众生,写尽爱与不爱的绝望和悲凉。林夕写的歌
《原来你非不快乐》是我读到的林夕的第一本书。或许那时思想肤浅又庸俗,觉得日子过得安
乐自在,只当闲来无事看看别人的故事。甚至觉得,林夕你写这本书完全是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当时的我读不出他入心的话,更听不出入心的词。现在想想,当时自问拥有世俗主流观念中的一些优点:不惜代价追求理想,意志坚强不达标不死心,加起来,原来只落得个偏执,那又有什么意思。
有人说这本书好说教,其实要看你读不读得出书中那分苦心。喜欢林夕这么多年,虽不能像林若宁那样与他心有灵犀,但自认还是能够明白他几分的。2002年他为张国荣、黄耀明合作的专辑《crossover》填了一首动魄惊心的《夜有所梦》。2003年哥哥跳楼。林夕在后来接受访问里说很后悔,不该在当时明知哥哥情绪有问题还用那么写实的手法写噩梦。他说词是应该用来救人的。于是后来他写了《黑择明》:这时期演伤心戏,戏烂人未死。死亡迟早都你,切勿凭自己      他在歌词里将悲伤写得透彻到见肉见血见骨,也是希望可以从中到解药。这书,他说如能令一个读者到一个救圈,便是他最大的快乐了。我想说,这份心意,已足够我感动。
每个人都有抑郁的时候,可是想想,上天还是公平的。给我痛苦,也适时指点我该卸下心中的“包袱”。那是再听到那句“原来你非不快乐,得你一人未发觉。”的时候, 好像心头被针刺
一般猛然惊醒。想起林夕也曾与焦虑症整整搏斗5年,那时他一度听到电话铃响,整个人会发抖,也不愿意外出,整夜整夜失眠,尝试过所有抗拒失眠的方法都没有——只有依靠药物,每天要吃10粒半。但在自己经历焦虑症的折磨之后,他没有黯然退缩,反倒由此对生命、对人性的体会更加成熟和深刻,对于过去,他说:“请勿回望,请勿善忘”。 有时觉得林夕就是一位魔法师,可以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一些让我们掉泪的东西,可以一句词就点破心里面的那层欲语还休,也可以安安静静地描述一霎间的自我情绪,外面满满的全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谁人在歌,歌他还是歌自己。
我明白始终有东西束缚着自己的心境,那我又能逍遥自在到哪里去?我残忍的尝试把这些小包袱们打开,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样——于是再翻出这本《原来你非不快乐》复读。
这一次,我明白原来快乐和不快乐是一回事儿。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执着于快乐,便不快乐。《道德经》里说道:若能心如流水,流到哪里是哪里,随自然环境而改变形状,心无所往而不假外求,与自然成为一体,不为拥有而拥有,内心的空间任我行,无须向天问,与江湖笑而不傲。就好像林夕所讲:“‘未知死焉知生’。我们真的误会了绝境,也误会了快乐。绝境其实并非身体的如履薄冰,而是心境的空空无边际。绝境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不是说穷
人有,富人没有。或者说,在绝境面前,人人平等。绝境是紧贴人生的,有时正因为有绝境,人生才给逼出了原本的模样。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绝境是物质的匮乏或是生活的不顺遂,其实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灵绝境。”字字珠玑,让我心里顿时豁然且释怀了不少,或许我们的人生之美,本相即为平淡,而那些快乐和惊喜实际上只是为这样素净的美丽锦上添花。它不能从外境追求,因为现实挫败难免,只能往自己内在的心修炼,才能无敌无惧于外在遭遇,不用,不用追。
我们常会安慰别人,或者被别人安慰:让心情好起来,或者高兴点,开心点诸如此类。其实,这是一句很空洞的话。谁不知道心情好很重要,高兴起来很舒服阿。问题是,高兴不起来,快乐很遥远。小时候,给我一块漂亮的橡皮,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今,给我全世界,我也未必有幸福的感觉。快乐的感觉越来越难得,快乐的效果越来越短暂。其实快乐与不快乐一定要有一道分水岭么。非不快乐,这种中间状态应该是我们的主流心情吧。能够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忧不上心头,哀不掠眉头,回忆往事淡然一笑,多么快乐啊!
所以,一直觉得人生最应该信奉的是顺其自然这四个字。不强求获得,也不强求失去。对
获得不过于追求,对失去也不过分在意。当自己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就努力去实现,去体验在实现过程中的荣辱得失。最后实现了,值得开心;未能实现,也付之一笑。
足够,就足以忘记。
林夕说,快乐的生母是安乐自在。于我,安乐就已经是种满足了,而快乐已是多余的获得。我安于自己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爱我懂我的亲人朋友,这已是最大的福气。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快乐的定义、一种自身的局限,懂得快乐的人,是要的多也是什么都可以不要的人,因为他是知足的,他已经到他想要的东西,他也明白凡事不一定要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只愿把一切平淡的与不快乐的,都在心上投射,都当作一种必然就可以了。毕竟,快乐只是我们人生中用来锦上添花的东西。正如苏轼那句“无风雨也无晴”,林夕说,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我自然还没到他那个境界,不便把自己没有完全弄清意思的字句硬搬来做口头禅。我不知还要过多少座山,行多少里路才能参透,如今既然看到并留在了心里,那么也好,当是给往后的日子先打了一个补丁,总有一天会用的上。
最后,我想说,林夕:全世界只得你一人最过寂寞。所有的光环都给予了那些歌者,而你——
赋予它们灵魂的人,却是在黑暗中,狭小的角落里,独自数着自己的快乐;其实最荒凉的人是你,最不快乐的是你吧!
  把疼痛撕开来给别人看,告知世人引以为戒,要快乐,要看开,因为你知道若不这样会身陷无底的黑洞,要如何说出其实我心荒凉无比,其实我不快乐呢?你没有。你是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人。你知道,你的伤悲只需自己体会,你知道,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惜,因为你连自怜都不会.
谢谢你写了这本书和那些词,让我懂得爱自己,给予自我最大的力量。你说:“仰望到太高,贬低的只有自己。”对你,我宁愿仰望,因为我是那样的渺小,小到只能仰望。你说你理想的爱情模式是两个人相互平等,相互容忍相互扶持,共同进步。顿时心惊,那正是我所渴求的。但是我们不是不知道在爱情里,若真是深爱上他,我们总是不自知的变成沙砾,低到尘埃里去.
“原来你非不快乐,得我一人未发觉。”这句词,这本书,他带着我,一路深刻,让我对快乐开了些窍。关于这本书,暂时就想写的就是这么多,我看的很浅显,只是给自己一个纪念,多年后再看看这篇文字,自问快乐学这门课程有没有进步。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陈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