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2015年第1期(总第302期)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把握与直播能力
——以央视《新闻1+1》节目为例
●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刘君竹
《新闻1+1》是央视一档时效性强、信息密集、影响力大的新闻时事评论直播节目。自2008年创办以来,节目在赢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受到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关注,并获得社会好评。有评论指出,该节目已“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开创了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该节目是比较典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其特点一是日播的直播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晚9:30~10:00播出;二是选题当天确定,每期节目会从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公共题材中选取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三是节目一般分三个部分,每部分包括小片介绍背景、主持人解说评论和嘉宾连线对话。分析以上三个特点可以看出,主持人要胜任此节目,需
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搜集相关信息进行备稿的能力、与嘉宾特别是专家即兴互动问答的能力、对节目内容进行即兴表达和即兴评论的能力等。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节目相关资料文献,并对播出前的策划方案和播出后主持人实际表达的对比分析,聚焦于央视《新闻1+1》中主持人的现场解说、评论、提问等表现,梳理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所彰显的风格特,进而挖掘其背后蕴含和承载的能力特征。
一、《新闻1+1》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把握
作为一档直播的电视日播节目,《新闻1+1》主持人对节目和自身角的定位把握非常重要。关于主持
人的功能定位,申鹤老师曾有如此论述:“节目主持人不同于一般的播音员,播音员的职责主要在于完好、准确地将既定的内容播出,而节目主持人则需要将整个节目作为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来完成。”①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在于大部分内容可以提前进行准备,但电视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表达则需要现场呈现,即使有一些提前准备的文字稿,但因为新闻事件不同,每个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不同,所遇的嘉宾不同,以及不能低头看稿且没有提词器等诸多技术条件的限制,节目主持人需要现场发挥、即兴表达已属常态。通过对播出前的策划文案和播出后的文字稿进行对比,发现节目主持人在播出时,都没有完全按照编辑提前准备好的文稿进行,甚至于有些是完全没有使用文稿,而是按照文案主题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再创造呈现,因而呈现出鲜明的节目主持人角的表达风格与特征。
1.运用进行时,增强现场感
一档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的要素,包括鲜明的主题和新闻价值,同时强烈的现场感也不可或缺。现场感所引发的视觉及心理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是一档节目维持稳定观众、增强播出效果的关键要素。
节目主持人身在演播室中,并没有到一线进行采访,要通过语言、表情和互动,调动、连接、还原新闻事件的现场,产生有如亲自在采访、拍摄过程中所具有的现场感受,从而把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的声音和图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传达给观众,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对主持人能
播音主持艺术
电视研究・TV RESEARCH
45
ART OF PROGRAM HOSTING 力素质的具体挑战和考验。
对《新闻1+1》节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节目主持人通过对现场气氛的调度和把握,运用具有正在发生的现场特点的语言、声音和语态,有利于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从而让观众有置身其中之感,形成与节目同步的感受。
具体而言,《新闻1+1》策划文案的开场白部分,稿件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而主持人的开场白则为:“各位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新闻1+1》。”主持人加上了“这里”“为您”等字眼,更加强调了这个节目在新闻的现场,体现了“观众朋友正在和我们一起”等具有强烈现场感的含义。在《疫苗,不能成为“疑苗”!》节目中,关于疫苗是否通过闻一闻就会中毒甚至死亡的情况,策划文案给主持人准备的台本是:“在这个报道当中,寄违禁物品的企业人士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不可能闻了它,甚至不可能碰了它就导致死亡啊。我敢当着所有人面闻这个违禁的物品,甚至敢把它涂在我的皮肤上。他怀疑是不是在抢救、转治,或者其他的因素出了问题导致死亡呢?”
节目播出时主持人表达如下:“化工厂的负责人信誓旦旦地说,怎么可能闻一闻就会中毒死亡呢?我可以当众闻一闻这样的东西,同时还可以把它涂抹在皮肤上,是不是在救治等其他的过程当中存在问题?”
同样一段话在文稿中,企业人士的表达基本是用第三人称,如他说,他怀疑等。而在播出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节目主持人巧妙地将这段话进行了转换,去掉了比较鲜明的“他”,并成功地从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增加了这一事件正在发生的情境和语境,从而增加了这一事件对观众的吸引力、冲击力,使得观众愿意随时间的铺陈而持续关注此事件的发生、发展直至结果。
2.巧妙提问题,提升关注度
在《新闻1+1》节目策划与编排中,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交流是该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从心理学的角
度来说,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好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嘉宾回答问题的思维,也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从而提升对节目及其内容的关注度。主持人的作用,不仅是节目各个环节的黏合剂,更是和嘉宾对话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主持人的提问水平,与节目受关注和受欢迎的程度有很高的关联度。
如在以《安倍的右倾路线图》为主题的节目中,策划文案和节目实际播出中都有主持人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先生的环节。
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记者现场的提问将原
来文案中的三个问题缩减到两个问题,将与专家的对话进一步集中到“修宪”上来,提问也采用了“修宪”与“提振经济”两者选取一个的提法,而非“参拜”“对华关系”和“修宪”三者选一的提问方法。这种提问方法,使得问题更加迅速集中到观众关心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也更为直接、清晰,很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节目的提问功能和作用。
3.解读新信息,增强理解力
新闻事件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有的事件是重大国际政治事件,有的事件是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的事件是司法制度事件,等等。因此,新现象、新事件出现的同时,新词汇、专业术语也频繁出现,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辨识能力、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新闻1+1》节目主持人较好地将一些晦涩、枯燥的专业术语,转化成普通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并配以看得明白的画面,从而增加了与观众知识的贴近度,提高了观众收看的兴趣。为节目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增强了节目在观众心中的亲和度和贴近度。
朱丹直播回应口误4.评论少而简,力求有深度
《新闻1+1》主持人队伍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具有较强的评论能力,而且是即兴评论的能力。综合看来,《新闻1+1》主持人的工作,一是就新闻中的事实和现象进行陈述和解说;二是与嘉宾进行连线对话的交流;三是就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评论。当然,三者相比,评论是三项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也是最能够显示出主持人水平的。
以《正在谢幕的劳教制度》节目为例。在准备好的文案中,编辑给主持人撰写的结束语是:“一项制度的废止,并不是简单废除,它意味着相关配套的全面改革才刚刚开始。未来需要做的,更加考验我们管理部门的智慧和勇气。”在正式播出时,我们观察到,节目主持人将评论性的结束语做了如下修改:“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三中全会,把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尽管很多人说这是一次法制的进步,但是我看到有评论更精准地评价它,说这种改革应该说是一次改错,它是纠正了错的,而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节目主持人修改的结束语更加具有触动心灵的作用,也更加契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精神,既显示出错了就要改的勇气,也显示出主持人对三中全会的全面理解与把握。可以说,主持人的评论尽力做
到了切中要害,体现深度,体现新意,体现勇气。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直播能力分析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表现是其背后综合素质和
46
2015年第1期(总第302期)
能力的反映,也是主持人长期积累和实践的反映。尽管节目主持人在直播之前都会经过查阅资料、分析背景、构思方案的准备过程,但是一旦进入直播环节,常常有偶发因素的出现。这些偶发因素既可能会为主持人带来即兴创作的灵感,也可能会打乱主持人预先设置的场景和内容。观察可见,《新闻1+1》节目的主持人,在没有现成台词的情况下,一次次顺利地完成了直播,既要遵循契合主题的播出原则,又要不断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完成直播,反映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即兴创作、表达的能力。透过以上对《新闻1+1》节目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1+1》节目主持人所表现出的以下几种能力,也应是合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应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的直播能力。
1.环境营造能力
《新闻1+1》节目是以利用现有素材进行节目策划、编排、后期制作、加工的一档节目。该节目以及时性和有深度分析见长,但是由于没有前期采访,没有自己的记者,因此如何营造一个真实的拟态新闻环境很重要。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营造现场感,巧妙地营造了一个环境空间,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事件当中,跟随事件的来龙去脉去感知、去思考。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有很好的环境营造能力。节目主持人拥有良好的环境营造能力,意味着作为节目的核心和灵魂,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要把各个环节、单元、部分、素材进行整合,串联起来,成为有机的整体,而且要吸引观众,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虽然表现上只是环境的营造,其实背后是需要对节目有深刻把握,对受众心理有透彻了解,对传播规律有充分认识的。这种能力的养成,除了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外,还需要透过新闻实践,在直播的情景中,在实训的环境下,反复实践,不断探索,使得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新闻环境中身临其境,使得新闻环境配合主持人的述评,真正做到将主持人和节目融为一体、无缝对接,相得益彰。
2.反馈应变能力
《新闻1+1》节目主持人与嘉宾连线交流的过程,反映出他们所具备的极强的反馈应变能力。尽管和嘉宾连线环节所提的问题,通常是提前设计的,但其实针对不同的现场和嘉宾,很多问题必须临时调整甚至更改,以配合与嘉宾之间有效的互动。特别是节目主持人通常要对嘉宾提出好几个问题,也就是说所
有的问题都要针对嘉宾就上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而重新设计,这不仅要求节目主持人事先对此有充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还要求节目主持人有良好的反馈应变能力。与嘉宾、观众等之间的提问互动是节目主持人采访艺
术与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更是衡量节目主持人理解、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等反馈应变能力的重要标准。
3.信息补充能力
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大众传媒也在每天不停地制造大量的信息来增强竞争力。尽管《新闻1+1》所做的节目都是当前或一两天前发生的重大事件,但并非每个观众都熟悉所报道的题材或事件,更不要说会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信息补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节目所必须。主持人需要对节目的画面、解说及连线没有呈现出的信息部分,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提问等方式及时加以补充,从而丰富信息的内容量和完整度,以达到使观众容易明白、理解,锁定并持续观看这档节目的目的。
信息补充能力看似轻松,实则既需要准确的判断和把握,也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也就是说,要非常明白什么地方已经说清楚,不需要画蛇添足,什么地方还需要节目主持人进一步阐释清楚。
在应该补充的地方,需要在开播前很短的时间内甚至是在直播现场将信息补充完整。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平时必须注重对各种知识的研读、积累,这样才能在各种选题面前游刃有余。
4.信息评论能力
《新闻1+1》是一档对节目主持人要求很高的节目。这种高难度的要求首先体现在直播方面,然而更多地则体现在评论方面。和相对简单的备稿、播报相比,即兴评述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所面对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用最短的时间调动自己沉淀的知识和信息,服务于节目的主题,完成导播的要求,用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还要兼顾镜头前的表现与现场、嘉宾的呼应等各种直播形态,从而吸引观众观看并引发观众的共鸣或思考,以上这些都使得即兴评述这一环节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也充满魅力。评论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判断能力,是对浮于表面的现象和事件进行解读、剖析和评价。评论能力既是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每位主持人需要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方向。
□本文编辑:姜雨杉
————
注:
① 申鹤:《〈新闻1+1〉的新闻评论特点》,载《青年记
者》,201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