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谪仙记》后感——对李彤的人物分析
“谪仙”顾名思义,本应是天上的神仙,却被贬下凡。常常形容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而白先勇将这篇小说以谪仙命名,指的自然是小说的主人公李彤了。在小说中,李彤的每次出场都是惊鸿一瞥,当我们还在为她的美丽、不驯感叹时,已传来这位仙子陨落的消息。令人在叹息的同时不禁思考这位神采飞扬的女子为何会走上这样一条决绝的道路?
通观全文,李彤每次出场作者都对她的衣饰做了一定的描写,其中,有些描写相当的耐人寻味。
李彤的衣服明显有一个有红转黑的过程。在黄慧芬叙述的过去中,李彤自称是中国,因为“她的旗袍红得最艳”,由此可见,红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对应的,黑代表的自然是西方文化。这个过程可视为李彤被西方文化侵蚀的过程。
另外,蜘蛛发饰在文中曾多次出现。我觉得很奇怪,蜘蛛是个比较丑陋的东西,李彤为何要佩戴它呢?蜘蛛要依附网才能生存,在文中,李彤的头发就充当了这个角,我们由文中蜘蛛发饰的位置可看出,它越来越摇摇欲坠,最后干脆不见了,这与李彤的境况相当相似,也许,这只蜘蛛也暗示了李彤的命运。
为了对李彤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们不妨看看不同阶段作者对她的描述。
1、 机场送别,“她的旗袍红得最艳”,并自称是中国。这个时期的李彤无疑是最得意的,她家世、相貌无一不好,自是风采照人。
陈文媛图片2、 陈寅与黄慧芬的婚礼上,“李彤那天穿了一袭银白底子飘满了枫叶的闪光缎子旗袍,那些枫叶全有巴掌大,红得像一球球火焰一般”“左边平着耳际却插着一枚碎钻镶成的大蜘蛛,蜘蛛的四对足紧紧蟠在鬓发上,一个鼓圆的身子却高高的飞翘起来”。陈寅说李彤“像一轮骤从海里跳出来的太阳,周身一道道的光芒都是扎得人眼睛发疼的”,可见这时的李彤依然是得意的。虽然她家里出了事,已不再是大家小,但她仍旧以自己坚持中国文化传统为荣。这时候的李彤就像一个光芒聚集体,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神气得很。
3、 应邀赴周大庆的约会时,李彤“一袭云红纱的晚礼服,相当潇洒,可是她那枚大蜘蛛不知怎的却爬到了她的肩膀的发尾上来,甩荡甩荡的,好像吊在蛛丝上一般,十分刺目。”这里我们发现李彤的衣服由旗袍转为晚礼服,中式变为了西式。而她的蜘蛛发饰也摇摇欲坠,可见李彤的境况不太好。而之后,李彤说“她守不住财,总是先赢后输”,也暗示了她的抑郁。在那场舞蹈中,“李彤仰起头,垂着眼,眉头皱起,身子急切的左右摆动,好像一条受魔笛制住
了的眼镜蛇,不由己在痛苦的舞动着,舞得要解体了一般”,也正说明了李彤的痛苦。我认为,这场疯狂的舞蹈正是李彤当时心境的一种写照。
4、 时,“李彤穿了一条紫红的短裤子,白衬衫的领子高高倒翻起来,很是好看”。这段中,李彤总是不听劝,偏要压冷僻的马。这种赌法要么赢得钵满盆满,要么输得一塌糊涂,没有中间路线可走,这也正是 李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神的另类表现。李彤这次的男伴邓茂昌是个跑马专家,可李彤偏要和他对着干,可见李彤的反抗精神。我认为在这里,可以把邓茂昌看成是社会主流态度,而李彤恰恰是那个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而她在上的惨败似乎也预示了她反抗不果的惨淡结局。
5、 黄慧芬乔迁庆宴时,李彤“一袭绛红的长裙,差不多拖跌在地上,在灯光下,颜陈暗,好像裹着一张褪了的旧绒毯似的”,“她的头发似乎留长了许多,覆过她的左面,大绺大绺的堆在胸前,插在她发上的那枚大蜘蛛,一圈银光十分生猛的伏在她的腮上”。这里的李彤已经与先前不同了。之前她“总是那么佻挞,那么不驯,好像永远不肯睡倒下去似的”,但这次的她显得极为疲惫,这似乎预示着她已无力再反抗。而事实证明,这次之后,跟她相关的就只剩下西方的事物了。
6、 公路上的擦身而过只见到李彤“头上系了一块黑的大头巾”,“她身旁开车的那个男人,身材硕大,好像是个外国人”。在此之前,李彤的男伴一直都是中国人,但这一次她的男伴变成了一个外国人。另外,李彤的服饰变成了黑,感觉上,李彤向西方文明妥协了,但是,这样一个决绝的人真的能够妥协吗?果然,对李彤而言,妥协就意味着全盘崩裂,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她,之后就传来了她的死讯。
我认为李彤是以死来殉她的文化,她死前以骄傲的姿态在比萨斜塔前留影,她“左手捞开身上一件黑大衣,很佻挞的扠在腰上,右手却戴了白手套做着招挥的姿势”,她揭开黑大衣,仿佛在昭示她的内心依然是中国的,而招挥的姿势更像是在向她三个苦难的姊妹告别。
通篇分析下来,李彤的死早有预示。家里突然的劫难、她决绝的性情以及西方社会对她的压力共同造就了这个悲剧。也许,对李彤来说,这样的结局未尝不好,不合乎世俗的“谪仙”也只有离开才能得到解脱。
汤晓宇
F0912008
50912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