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GLOBAL CITY
GEOGRAPHY 苏中地区县级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以江苏省靖江市为例
王 卫 洪小春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摘要:
江苏沿江地区是江苏省城镇较为密集的地区,但长江北岸的苏中地区由于南北向联系通道的缺乏,竞争力提升缓慢。
本文以江苏省靖江市为例分析苏中地区城镇在长三角经济圈带
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对城镇空间的合
理布局来提高其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
关键字:
苏中地区;城市空间结构;交通;产业聚集历史上,长江北岸的苏中三市因为京杭大运河的繁荣而创造了辉煌的经济,而近代以来由于运河的淤塞以及缺少铁路过境等因素逐渐衰落。近年来,数座长江大桥先后通车,交通设施建设使得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快速提升阶段。本文以泰州靖江市为例,着重分析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和资本投资引起的产业调整和聚集对苏中地区县
级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一、靖江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区域背景靖江位于江苏省苏中平原的南端,地势较为平坦,东西南三面濒江,新长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和沪陕高速公路穿行其间,南部有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连接江南。全市拥有优质长江岸线52.3公里,为国家一类独立开放口岸。城镇主要分布着船舶修造、机电及汽车配件、空调产业、医药及精细化工等主要工业。 图1 靖江市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地理位置      (二)交通干线对靖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交通条件的变化是最能直接导致区域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的因素之一,交通干线越丰富的地区经济也很有可能越发达,人口聚集程度越大,城镇吸引范围也较大,因而有可能改变城镇在空间上的分布。(1)公路京沪高速、沪陕高速和336省道贯穿全境,作为过境交通,我们应警惕这种京沪高速南北向穿城布局带来的正负效应。靖江作为一个狭长的东西向的沿江城市,南北向的穿城布局或许是个比较折衷的做法。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的建成,提高了泰州沿江地区的可达性。2005年,靖江客运汽车站由原来的市中
心西侧搬迁到南部新城区长江大桥北出入口附近,除了大桥的
通车加快了资源、人口的流动需求这一主要因素,老城区的向
外扩张需求也是车站搬迁的原因之一。如今,车站所在的新城
区先后迁入了省高级中学,市人民政府,市人民医院,大型公
园以及大量成片的居住区,并向东延伸出另一个新城区——滨
江新城,城市呈不规则状蔓延。
(2)铁路
江苏作为一个南北长东西短的省份,铁路以东西走向为主,
目前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也是靖江全境唯一一条铁路——
新长铁路。这条纵贯江苏省的铁路自2003年正式投入至今十年,
在海安至靖江段曾短暂通行过客车,但很快便废止,而靖江至
长兴段,则从未走过客运列车。新长铁路对它所经过的地区带
来的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空间格局上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当前比较困难的是解决过江大桥这一根本性问题,所以靖江目前的对外交通以公路和航道运输为主。(3)河流航线靖江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与江阴、张家港两地共同拥有长江中下游最佳的航道和较大的港口。2015年靖江港货物吞吐量达1.07亿吨,也是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目前,靖江遍
布江边的船舶业,把沿江产业发展推向了发展主阵地,并对原有使用岸线不合理的其他企业和一些村庄,进行了搬迁和调整,把大部分岸线资源占据以满足船舶工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三)产业调整和聚集对靖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靖江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自90年代以来,外来资本有力地推动了靖江沿江开发和经济发展,形成了如今产业聚集的格局:靖江老城区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城北园区则主要以医
药化工等工业为主;南部的滨江新城是城市未来的功能集中区域;城南园区则是城市重要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所辖的8个镇正在努力发展成各具历史文化特的生态农业区。
其中,滨江新城是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中的增长中心,经济活动向滨江新城聚集并逐步成为整个地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增长中心产生的扩散效应,新城将带动邻近地区共同发展。
二、结论与展望城市在空间形态演化进程中总是沿着地形最为有利、阻碍最小的方向扩展,像靖江这个苏中地区的沿江城市,城市形状也是尽可能争取长江岸线而形成了东西长南北短的片状。这种发展趋势本就是内在的,只不过得益于交通发展和资本投资引起的产业调整与聚集,这种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地显露出来,逐步形成如今新老两城区南北并存的格局。城市东部、西部的副
中心城镇——两个1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区,犹如“两翼”正在形成,多个特城镇又围绕着城区及副中心城镇展开,整个区域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副中心城镇—特镇”三级城乡体系。靖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只是众多苏中沿江地区其中的一个,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江大桥和隧道接连建成,区位优势逐渐显现,过去长江很大程度上曾是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如今天堑变通途,城市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提高自身在长江三角洲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1] 沈惊宏.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2] 陈雷.关于长三角地区空间发展结构的几点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8,(3):54-55.[3] 刘少丽.江苏省沿江地区城镇空间
布局构想[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09-114.[4] 王志宪,虞孝感,刘兆德.江苏省沿江城市带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274-280.作者简介:王卫(1991—),女,汉,江苏靖江,硕士在读,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小春(1993—),男,汉,安徽安庆,硕士在读,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