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分布——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分析
作者:孙 富 金之宏 谈永仁 孟显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3期
        [摘要]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经济在正确的政策和稳定的环境下都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均衡的,在结构格局上呈现诸多特点。文章以西方区位经济理论为指导,介绍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一个特点:制造产业集聚,浅要分析其中原因,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区位经济;产业集聚;产业集;长三角地区
        [作者简介]孙富,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金之宏,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谈永仁,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孟显铎,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3-0118-000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理面积广大的国家,其经济的分布向来是不均衡的。在经济相对封闭的历史时期,其分布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地理上并无规律可循。历史上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一直是经济活动相对聚集和活跃的地方。建国前,受战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在地理位置上高度集中,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地区,上海、无锡、天津和青岛集中了大量的纺织和机械修理等轻工业。建国后受到中苏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重工业逐渐向内陆省份转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政府将六成以上的新工业布局于内陆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大幅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凭借国际贸易上的地理优势、历史形成的工业基础以及配套的政策优惠,东部沿海各种对外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交通运输尤其是海洋运输上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政策优惠措施,东部沿海省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这就解决了私人储蓄不足的制约,诱发了一个类似“大推动”的工业化过程。第二,沿海地区由于靠近国外市场,当地个体私营企业在管制解除后借助相对较大的市场获得迅速发展。第三,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创造出“后向联系”使得内地资本要素和其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向东部汇集。
        二、中国经济在区域分布上的特点
        中国经济中心地带经历了从西—中—东部的转移过程。自唐宋以来,随着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元、明、清时期,东部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新地区新产业的开发。到了清朝晚期,东部沿海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整个清朝的经济支柱。在经济中心转移的同时,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大量中、西部人才向东部靠拢,造成当地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受地理位置影响,我国东部大多地区水量充足、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如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素有“鱼米之乡”美名,物产丰富,且处于沿海地区,与国外贸易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道路交通发展缓慢,对外经济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并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交流少,特别是西部地区,思想和经济观念落后。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平、求稳,安于现状的心态重;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创新意识差;三是行动迟缓,对国家政策反应慢,常常是步东部后尘而错过了发挥政策效益的最好时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稳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种经济发展在东西部的表现也
是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主要特点依旧是东强西弱。东部经济在近30年间突飞猛进,西部虽有发展,但是和东部相比还差之较远。东部地区依靠便利的交通、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人才储备、信息渠道的通畅、社会财富的集中、技术和知识的溢出等西部所不具备的条件吸引了数目巨大的资金进入,经济发展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使得东、西部地区之间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行政划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长三角地区则是由16个城市组成(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2006年3月,被纳入长三角城镇规划的城市已达23个。除原先的16个城市外,新增了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7个城市。这些地区临江沿海,地理优势明显,十六座城市中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一个经济关系密切城市,现在该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国际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从宏观上看,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巨大的经济发展网络,数量众多的外资企业、人才齐备的高等学府、完善的金融机构、强大的资本市场等,都是这个经济网络得以出现的重要因素,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良性发展。特别是在利用国际资金,加大对产品的自主研发上,提高各个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强调创立自主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跨国制造业的集聚雏形已经形成,其中以苏州为最,并带动周边昆山、吴江等地迅速发展,大多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产业供应链基本构建完整,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半径缩短,采购成本降低,沿海港口物流更为便捷,整个区域的产业配套能力更强。
        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最具特点的就是发展迅速、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集现象。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产业集最显著的特点是空间的聚集性和产业的关联性。一般地,产业集综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市场或科层组织所不拥有的整体竞争优势。就浙江省而言,产业集已经超过500个。在江苏和上海之间的宁沪信息产业带则分布着苏州高新区、南京江宁开发区、无锡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吴江开发区、南京珠江
路科技园区等一批以电子信息类项目为主体、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信息产业园区。集聚产业的出现,将大批相关产业吸引到某个区域,共同发展、共同面对挑战。这里的企业将不再以单个主体作为市场竞争单位,而是以整个集整体来参与市场,相对于微小的企业个体而言,产业集拥有其所不具备的规模竞争优势,体现出的是“1+1>2”的集效应。
        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地方优势行业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鞋、 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如上海的中高档轿车、精品钢材,南京、扬州的各类客车,江苏和浙江的普通钢和特种钢,浙江的中低档轿车、特种行业用车和摩托车以及绍兴的服装面料、海宁的工业用布,苏州的丝织品,温州的鞋业,嘉兴的服装,这些行业的在长三角地区的集聚发展,专业化程度要比其他地区高出许多。近年来国际大型企业纷纷在长三角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此地区在生产方面的巨大优势,例如在江苏,有超过1/3的世界500强企业现已落户在此,其中超过九成是以制造业为主的。
        四、对长三角地区集聚经济发展原因的探讨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偶然现象,绝大多数的国际制造业在此聚集,是因为这里有着中国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第一,历史方面的因素。历史上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宋元时的瓷器生产远近闻名,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代表当时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当时官窑瓷器的生产。我国是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在大汶口文化晚期,丝织业技术有了进步,在汉代、唐朝、宋代和明清得到重要发展,苏杭织锦天下闻名,大批产品由江南地区销往各地,晚清时期更是在丝织业里产生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当时江南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地理位置优越和基础设施健全。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海沿岸中点,扼长江入东海海口,临江濒海,靠近世界环球航线附近。大陆海岸线长达上千公里,沿岸分布着上海港、宁波港、北仑港、南京港等,构成了以上海为支点,南京港为顶点,北仑港和江苏吕四港为两端的倒“T”型港口体系,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集于一体。由于国家政策和经济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公路、机场、通讯和水利等设施的建设非常完善。交通网络的完善为企业节省了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为经济保驾护航。
        第三,人力资本优势明显。中国人口多,分布密度也不均匀。在中国户籍制度影响下,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所以人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没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在国家放宽对户籍的限制后,人才流动明显活跃起来,主要特点就是从内地、北方向东南沿海转移。受现代城市化和区域高等教育培养能力、高薪和就业环境、经济发展潜力和庞大企业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极为突出,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工人来此寻求发展机会。反之,这些人的到来也刺激了当地经济的腾飞,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第四,规模经济和马歇尔外在性。根据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当单个企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减少,则该生产过程就会呈规模收益递增。这种现象在企业集中同样会发生,收益递增也可能是外在于企业。某种行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中生产从而降低该行业的成本,而行业中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可能很小,这时的规模经济就是存在于行业内而非单个企业。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通常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一些具有传统特的地方行业,很多都是“一地一行业”或“一地一产业”。一个村落或城镇围绕一种产品展开生产,衍生出新的相关产业,上、下游生产环节紧密联结,供产销三方面相当完整,近乎一个完善的生产网络,规模巨大,有利于产生上面所说的外部规模经济。
        第五,知识信息的获得及时。知识、技术作为一种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可以通过许多的途径进行传播,但信息的获得也就是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和溢出要受到地理局限,否则就无需因外在性而集聚。Keller.W曾经对14个OECD国家在1970~1995年期间的制造业进行检验,考察跨国技术扩散、知识溢出和生产率获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技术的扩散和R&D的溢出具有很强的空间局限性,外国R&D对本国生产率的效果与两国间距离呈反比关系,说明空间距离在决定技术知识的传递中是很重要的。这种现象在长三角地区也得以表现出来,因为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之间几乎不存在距离问题,且大多企业具有相似的生产特点,一旦有某些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或方法,那这些技术和方法就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其他的企业,而那些距离此地很远地区的企业,就很难及时获得这些信息。
        五、结语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使该区域的生产制造能力得以空前发展。但也应看到,长三角地区生产的产品大多是低端、经济附加值很小的工业制品,企业扮演的是中间加工者的角,所获得经济利益大多是其中的加工费用,产品真正的利润则是开发商所得。有人形象地说:中国每出口4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波音747客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虽
然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历史上曾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等都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