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经济
1、 长三角经济区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8城市浙江省6个城市,共计15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长三角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区域。
  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
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
  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发表《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浦东新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8.60万。大浦东突破行政区划,使得土地、政策、资金、竞争等诸多掣肘迎刃而解,而上海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迪斯尼项目等将能通盘考虑。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3月28日,沪、苏、浙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签署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
  2010年5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
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199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由1992年建立的长三角15个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发展而来,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
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省嘉兴市举行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等6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此次扩容后,协调会成员城市达22个。
2、 珠三角经济区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至此,珠三角实际上 涵括
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经济区,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一般来说它的最西点定义在三水。 200918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规划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3、 京津冀经济区
京津冀经济区,是中国主要的规划经济区之一,被业界广泛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它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整个沿海经济布局中将与长三角、珠三角处于同等重要位置。这一经济区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
8个地市。 20042月,京津冀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廊坊共识,被认为是铺就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度合作之路。随后,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建立,三地合作开始从务虚转为务实,区域规划开始进行调研编制。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在2007年就基本编制完成,形成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发展轴,以京津冀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大格局,已经进入报批和实施的阶段。该区域的整体定位是以我国首都为中枢,具有京津双核结构特征和较高区域和谐发展水平的新型国际化大都市圈;以技术、信息、金融、客货交流枢纽为依托,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门户地区。
4、 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绵阳、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阆中、华蓥、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
2009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讨论成渝经济区区
成渝经济区
域规划,规划将涵盖重庆的31个区县和四川的15个市,总面积约20.61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9840.7万,2011GDP总量为2.8万亿元。其中除了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外,还包括渝东北的万州、垫江、梁平、丰都、开县、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被纳入了成渝经济区,整个成渝经济区涉及重庆的面积是1.15万,占重庆总面积的37.56%,涉及重庆人口2380万,占重庆总人口的62.5%
  20113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
20115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1]
5、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省部
5、中原经济区
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京津冀”成渝经济区四大经济区之后,由豫鲁皖冀晋等5302县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之成为支撑全
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十一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范围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共5302县。[14]
  河南省郑州洛阳商丘安阳南阳开封平顶山许昌焦作新乡鹤壁濮阳漯河三门峡周口信阳驻马店济源
  河北省邯郸邢台
  山东省菏泽聊城
  山西省运城晋城长治
  安徽省亳州淮北阜阳 宿州蚌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