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馆推双语菜单 豆汁更名“Douzhir”
北京餐馆推双语菜单 豆汁更名“Douzhir”
    随着奥运临近,北京各大酒楼包括一些老字号的传统小吃都配上了洋名,这些翻译的洋名可谓五花八门,比如“驴打滚”被译成了“Rollingdonkey”(打滚的驴),对此一名外国人表示中式英语很可爱。在即将面世的北京老字号小吃英文菜单中,豆汁音译成了“Douzhir”。
    在北京西二环边上,经营北京传统特菜的京味楼门面古朴,透着浓浓的“京味”,一本厚厚的菜单中英文俱全,宫爆鸡丁、坛子肉等北京家常菜都附有英文翻译。随着奥运会临近,京城各家酒楼,甚至一些小饭馆都推出双语菜单,并以日前出台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标准,向外国游客推出面貌一新的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中国菜。
    四喜丸子仍译“四个欢喜的肉团”
    京味楼车公庄店丁主管告诉记者,酒楼做好了迎接外宾的各种准备,其中就包括了中英文菜单。
北京的小吃
    “老外看到菜单上面的图片,差不多就能点菜了,菜单上的英文翻译也能让他们点起菜来不那么费劲。”
    记者注意到,“四喜丸子”在京味楼还是被翻译成“Four Happiness Meatballs”(四个欢喜的肉团),常接待外宾的服务员国敬欢说:“这个菜名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虽然我还没有看到《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是怎么译这个菜名的,但觉得这个翻译其实还挺谐趣。不至于像"麻婆豆腐"被翻译成了"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或是"夫妻肺片"被译成"man and wife lungslice"(夫妻的肺片)那么恐怖。”
    国敬欢说,公司为培养服务员学习英语的习惯,前几个月在前台挂起了一个小黑板,在上面写着每日一句餐饮行业常用英语,集体加紧“恶补”英语,大家现在大都对筷子、刀叉、汤匙等英语词汇都能听能说。
老外觉得中式英文也挺可爱
    在《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出台之前,北京中式餐馆常常开起“国际玩笑”,比如红烧狮子头被译成“RedBurnedLionHead”(烧红了的狮子头),“驴打滚”被译成“Rollingdonkey”(打滚的驴),“老虎菜”被错译成“tigerdish”(老虎做的菜),“童子鸡”被译成“Chickenwithoutsexuallife”(没有性生活的鸡)。老外们往往啼笑皆非或吓得不轻。
    今年6月,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和旅游局合作编撰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正式与媒体见面,并发放给北京所有星级饭店、餐厅以及住宿达标单位。此书对中国常见的2000余个菜品、主食小吃、甜点、酒类的名字做了英文翻译。大部分菜名,是按菜的原料、做法翻译的。宫保鸡丁被翻译成“花生、辣椒、葱炒鸡肉”;过桥米线被翻译成“加鸡肉的鸡汤粉丝”。翻译方法分为几种,分别以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口感甚至人名地名为主。对难以体现做法及主配料的,就尽量使用汉语拼音“原汁原味”地表述,并在其后标注英文注释,如锅贴翻译成Guotie(Pan-friedDumpling)。
    昨天,在北京生活了13年的南非小伙子金玉米告诉记者:“虽然干锅鱼头被错译成fuckafishhead(和一个鱼头发生关系)很好笑,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式英文有时候挺可爱,有自己的特。”此次饺子的译法被匡正为“Jiaozi”,而不是用在国外被广泛认可的“Dumpling”。
北京粤菜早有规范英文菜单
    粤菜在北京占有一席之地,顺峰酒楼北京区总监胡景泉给记者搬出了好几本制作精良的双语菜单,在一本菜单上,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养生佛跳墙”被音译成Fotiaoqiang,并在后面注有英文解释,据介绍,其实这个译法已沿袭多年了。
    “粤菜早就走出了国门,很多都有固定的译法。”胡总监说,“《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是滞后于现实的,我们早就自我规范过了。”他说,由于粤菜与香港菜系一脉相承,很多粤菜早有习惯的英文译法,一般不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如烧鹅译为“RoastedGoose”,过桥响螺片译为“Conchinhotsoup”,卤水拼盘译为“Pot-stewedMeat”。
    每家老字号5道菜上小吃英文榜
    豆汁、焦圈、麻豆腐、豌豆黄、炒红果、爆肚、卤煮……老北京的这些小吃也在大张旗鼓地起了洋名,后海的“九门小吃”负责人袁庆华告诉记者,英文菜单一两天后即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