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识
避震自救知识
  一、形成的原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二、什么是余震
  一次强烈地震之后,岩层一般不会立刻平稳下来,还会继续活动一段时间,把岩层中剩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这就是所谓的余震。
  三、余震的破坏力
  一般来说,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有时也可能出现已变得不太牢固。这时,如果再来
一次较强的余震,尽管它的震级小于主震,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四、地震造成的人体损伤
  1、骨折
  许多伤者的截瘫状况是由于搬运方法不当或搬运路途颠簸等造成的。
  2、挤压综合症
  挤压综合症死亡率极高,甚至会在病症发生的几分钟之内致人死亡,程度稍轻者也会影响以后的肌肉功能。
  3、休克、外伤感染、饥饿、缺水等,也是导致受伤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地震的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地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
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震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地震自救“十大”误区
  人们通常采用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存在着认识及操作误区,在地震灾害自救时应严格避免。
  一、颅脑损伤忌堵塞
  震中由于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后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 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二、胸部有锐物刺入忌拔
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地顺手将锐器拔出。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应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三、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遇到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的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
这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
  四、近肢端动脉出血绑扎点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脚的踝部)动脉出血,在绑扎时,要注意不能在出血点就近部位缚扎,应选择过膝、过肘的绑扎点。
  五、皮肤出血忌用泥土糊
  拿泥土糊以消炎止血其实是一个误区。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此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六、骨折后忌“轻举妄动”
  自救时避免活动被砸部位,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可因地制宜,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七、有害气体泄漏忌顺风躲
  很多灾民遇到有害气体泄漏时都十分慌乱,只顾逃跑躲避忽略风向。要注意,此时逆风而上是最正确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顺风而下,导致人体受到的伤害。
  八、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盲目地持续大喊大叫会过多地消耗体力,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时应抓住时机有效呼叫,可利用手边金属物进行敲击,或采用发光的亮片通过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九、颈椎损伤忌抬颌后仰
  这样容易导致颈髓横断,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避免颈髓横断带来致命性二次损伤。
  十、被困时呼吸忌快而浅
  快而浅的呼吸容易致机体缺氧更进一步恶化;由此导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故自救时应控制情绪、保持镇静,宜采用慢而缓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况。
关于地震的小常识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1.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2.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3.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便应急躲藏、避难。
  4.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抬伤员等技能及知识。
  5.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地震的应急措施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
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的个人自救方法